續秀梅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持續的發展,與此同時,電商物流業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銜接不順暢、不協調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電子商務和物流運行特點不一致導致的物流配送服務周期較長,電子商務低價競爭導致物流服務水平提高緩慢,電子商務和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系統。本文針對這三個問題從物流企業自身的發展、電子商務和物流雙方的公平地位及構建電子商務和物流有效的協同系統平臺三個方面提出解決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 物流 協同發展
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持續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交易額達到2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約27%;網絡零售額達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業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包括電商自建物流和第三方快遞業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139.6億件,同比增長51.9%,業務收入累計完成 2045.4 億元,同比增長 41.9%。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快遞業已連續四年保持年均增幅超過50%的速度。在電子商務業務運行的產業鏈中,按照專業化分工的內在規律,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企業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合作關系,但是由于雙方各自的行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銜接不順暢、不協調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電子商務及網絡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解決電子商務和物流協同發展問題成為一個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重要的課題。
我國電子商務和物流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和物流運行特點不一致導致物流配送服務周期較長
首先,電子商務和物流運行特點不一致導致物流配送服務周期長。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信息流、物流、商流以及資金流的處理,由于專業分工的合理性,電子商務企業主要業務是完成信息流和商流活動,物流業務則由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電子商務企業面對的是分散隨機的在線網絡客戶,這些網絡客戶具有多樣化的不同層次的需求,與之匹配的是小批量、高頻率及個性化的物流配送需求,同時網絡客戶的需求具有淡旺季的不確定特點,消費行為會出現波峰波谷的波動特征。而物流企業具有規模運作的特點,特別是運輸及配送環節必須批量操作才能降低成本;物流企業的投資耗資大,具有一定的時間周期,在一定時間內物流企業的運力、倉儲和配送能力只能保持在滿足基本的正常訂單的水平下,因此電子商務企業促銷活動及節假日旺季帶來的訂單量增長,物流企業就會出現“爆倉”、延遲發貨、甚至是野蠻裝卸等狀況。相反在淡季,物流企業不可能實時處理訂單,常要等到訂單累積到一定量后再統一處理,這就導致了物流配送的延遲。最終是物流配送服務周期時間較長,不能滿足電子商務客戶的需求。
其次,物流企業的單一服務內容難以滿足電子商務多元化服務需求。面對需求各不相同的消費者,電子商務對物流的需求必然也是多元化的,既要求物流企業提供標準化的均質化的服務,又需要定制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當前,大多數物流企業無論是配送時間還是服務質量,均未實現按不同的要求分層提供物流服務,不同價值的商品、配送距離以及時效性要求均同等對待。這種同質化的市場一方面導致物流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導致物流企業相互競價,利潤越來越微薄,另一方面阻礙了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低價競爭導致物流服務水平提高緩慢
我國的電子商務雖然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仍然采取的是低價低成本營銷策略。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及客戶的關注度,大部分電商企業采取了低成本的競爭策略,電子商務企業利用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和壟斷地位,必然要把這種低價策略傳導到物流環節,擠壓物流環節的收入。物流企業只能采取“以價換量”的競爭模式了來維持生存狀態,沒有更多的利潤進行擴大規模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低門檻使得電商物流特別是快遞業早已進入到白熱化的競爭狀態,快遞企業甚至已經進入了“五毛”時代,即每個快件利潤低于0.5元。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滑,物流企業經營活動呈現“微利化、無利化、虧損化”趨勢,盡管近年來物流企業的服務態度及服務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物流服務水平遠不能達到消費者的期望值,并直接限制了網購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阻礙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三)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企業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系統
電子商務的快速高效運行必須有快速高效的信息傳遞系統。但是,我國電商物流缺乏一個這樣的信息溝通系統。
首先,我國絕大部分的物流企業由于規模所限,所能提供的服務比較單一,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活動由多家企業共同完成,這種松散的物流組織結構使得各個環節的企業信息溝通存在一定的困難,直接影響著物流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反應速度。目前,不少物流企業還處于電話聯系、手工操作、人工裝卸等較低層次的運作階段,缺乏實時準確的信息傳遞 ,這種較低水平的信息化程度難以實現信息整合,導致物流企業不能夠最經濟、最有效地配置資源,從而引起物流運行緩慢及整體成本的上升。
其次,我國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平臺。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各有自己的信息系統,雙方還會有一些不能或者不愿共享的信息,導致信息溝通和對接存在問題,引起配送方案不合理、配送不及時、錯貨等情況的發生。當由于促銷旺季導致的訂單激增或者淡季訂單減少時,無法通過一個高效快速的信息平臺整合社會資源來解決。
電子商務和物流協同發展對策
(一)構建電子商務產業鏈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
電子商務是一個涉及到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多環節的產業鏈,各個環節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上游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必然需要下游環節的物流及其它環節與之匹配。不管是純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傳統的企業做電子商務,必然涉及到各個環節的利益分配機制,涉及到電商平臺、經銷商、物流企業、支付方式等的利益分配。這個利益分配機制是企業電商運營中一個不可缺失的組成。對于企業來說,因為業務流程的互聯網化優化,勢必導致業務流程的各參與方其功能及作用大小的變化,改變業務流程的成本結構,所以也需要相應改變業務的利益分配結構。電子商務企業首先應該樹立一種理念:必須構建公平合理的利潤分配機制,各個環節的業務才能順利執行,否則會影響電子商務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其次利潤分配機制應該由各個環節的作用和貢獻大小來決定,即電子商務企業應該對所有參與環節進行功能定位確定其所得的利益。物流環節是電商務的基礎環節和關鍵環節,因此應該有一個與之付出相對應的利益分成,這樣才能使物流企業有足夠的再生產資金擴大規模,改善物流設施和設備,提升業務處理能力。
(二)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和物流協同作業系統平臺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商務和物流協同作業平臺的建立和健全是電子商務高效順暢運行的關鍵。首先,構建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協同作業平臺,能夠實現全平臺的數據交換和數據共享,增加系統的透明度和規范化,促進供應鏈各環節的有效整合。其次,通過運用業務流程的電子化設計構建協同作業信息平臺,能及時、準確、合理地調配物流企業資源,特別是當旺季(促銷季)單個物流企業的資源無法承擔大量訂單需求時,則可以通過協同平臺整合社會物流資源來解決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而當淡季單個企業的物流資源閑置時,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資源的余缺調劑。這個協同平臺能夠起到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作用。最后,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貨物配送跟蹤信息和銷售反饋信息,使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不斷上升,降低物流企業的成本,不但能贏得客戶,而且能促進電子商務的效率不斷提高,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企業雙方也能同步發展。
(三)提升物流企業服務能力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
電商和物流的融合發展僅靠外部的協同是遠不夠的,還需要物流企業自身的不斷努力。
首先,在服務水平方面,快遞企業應該加強配送業務中各環節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增強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以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
其次,要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層次的多元化物流服務,既有一般客戶的標準化服務,又有能滿足不同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增值服務。因此,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為客戶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
再次,在管理體制方面,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推行科學的管理模式,并且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創新,達到挖掘內部潛力、改善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效率、優化配送路徑以及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以更加規范的運行機制來迎合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
最后,提升物流企業的網絡化和信息化能力。首先要完善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F代物流管理是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管理活動,沒有信息化的支持就沒有現代物流管理。物流企業應逐步建立計算機信息系統,如物流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運輸信息管理系統及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等,使加工、儲存、運輸、配送等作業有機地聯系起來,盡快實現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學化,為與外部信息溝通打下基礎。此外,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的網點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或者電商企業合資或合作。
參考文獻:
1.李斌.面向電子商務應用的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平臺構建[J].企業經濟,2010(5)
2.廣小利.B2C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協同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5(42)
3.段余君.基于SCOR模型的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模型構建[J].物流技術,2015(8)
4.張佳彤.快遞物流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策略分析[J].管理觀察,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