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明
摘要:目的:系統分析當前胸外科手術后臨床護理的具體對策,為胸外術后護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提升病患的生存質量。方法:選取本院胸外手術病患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1例病患。對照組采用常規護里手段,研究組采用術后疼痛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并發癥護理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護理方式。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病患人均住院時間為15.02±0.23d,并發癥率、術后三級疼痛率、護理滿意率分別為12.20%、14.63%、95.12%,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護理引入胸外術后臨床護理中來,對于病患住院時間的縮短以及綜合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胸外科 術后護理 療效
作為當前階段外科手術中的常見手術,胸外科手術不僅手術所帶來的創面較大,而且術后病患疼痛率較高,有一定概率出現體位不適、特通等問題,對病患術后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胸外科手術術后并發癥率相對較高,如護理不當將會對病患帶來巨大的痛苦,同時也將會給病患家屬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隨著護理技術的發展和護理理論的日漸成熟,胸外術后優質護理已經成為廣大病患及其家屬的普遍要求,良好的護理措施,不僅能夠為病患并發癥率降低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對于病患身體的快速康復、及早出院也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值得我們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本文研究中,重點論述了胸外科術后護理的具體對策和特點,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我院胸外科收治病患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1例病患。實驗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分布(49.15±1.28)歲;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分布46.01±1.83)歲。賁門腫瘤11例,食管腫瘤13例,肺部腫瘤16例,縱隔腫瘤4例,胸部損傷27例,膿氣胸11例。兩組病患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統計學差(P<0.05)。
1.2方法
為兩組病患在術后提供護理。其中,對照組給與常規護理,包括及時換藥、輔導病患用藥、保證病房清潔、監控生命指標、輔助病患更換臥床姿勢等,并定期用紫外線對病房進行消毒,以最大限度規避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實驗組病患給予綜合護理。具體護理手段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心理護理。針對病患術后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壓力過大、焦躁、抑郁等情緒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尤其是要對病患術后疼痛所導致的煩躁心理給予高度重視,并通過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對其加以引導。針對部分不配合護理措施的病患,要加強和病患及其家屬的溝通和交流,為他們講解成功康復的案例,通過精心的護理和溫柔的語言,讓病患感受到醫院的溫暖,重建康復的信心,從而配合護理措施的開展。在具體操作中,忽視還要及時告知術后注意事項以及正常不良反應,讓病患及其家屬做到心中有數,以免過度恐慌影響術后恢復效果。
(2)術后疼痛護理。由于胸外科手術術后疼痛在胸外科手術完成后的臨床常見癥狀,因此必須及時采取疼痛護理干預。而術后疼痛作為影響病患術后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不僅對病患的情緒有著直接的負面影響,而且部分情況下還會對病患的呼吸產生嚴重的干擾。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可結合病患的實際情況給予自控鎮痛泵。部分疼痛癥狀較為輕微的病患,可為其提供音樂、聊天等護理手段,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而對于疼痛感較強的病患,則應在醫囑下及時提供止疼藥物,以避免疼痛影響病患的睡眠質量。
(3)并發癥護理。完成胸外科手術后,應在6h內引導病患進行雙側肢體適當被動運動護理干預,術后6h后應對其臥床體位進行及時的調整,以避免血液循環不暢帶來的皮膚受損。同時,護理中要保證術后引流管、導尿管的通暢,并及時進行消毒處理,避免二次感染。術后要對病患給予適當的鼓勵,宣傳翻身、咳痰等動作的標準規范,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產生。除了以上三點,實驗組還采用了常規護理的常見方法,包括紫外線燈照射效度、病房清潔、按醫囑用藥等護理干預措施。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病患的術后三級疼痛率、平均住院時間、并發癥率以及護理滿意率進行對比。
本文中所重點比較的三級疼痛率主要是指,強烈持續性疼痛,病患在疼痛期內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干擾,無法自主睡眠,需要止痛藥輔助睡眠的病患所占比例;二級疼痛率主要是指,在術后麻醉期過后,有明顯疼痛感,但是對其睡眠質量沒有直接影響、無需藥物輔助即可入睡的病患所占比例;一級疼痛率主要指術后疼痛感輕微病患在總病患中的占比情況;零級疼痛率主要是無明顯疼痛病患在總病患樣本中的占比情況。
1.3統計學分析
將統計數據代入SPSS16.0軟件處理。以(±s)表示數據,以t檢驗兩組情況,用X2檢驗百分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經過綜合護理后,平均住院時間保持在14.32d,并發癥率為12.20%,術后三級疼痛率為14.63%,護理滿意率為95.12%,相對于對照組數據有明顯提升(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兩組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胸外科手術對病患身體素質改變較大,不僅術后創傷大,并且臨床上常伴有劇烈疼痛,術后愈合相對緩慢。同時術后病患在護理過程中,其身體虛弱期較長,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有著明顯的變化。如果能夠從病患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夠為其生理上疼痛的緩解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時對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的治療態度都有著直接的積極意義,值得我們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高水平的胸外科綜合護理,對于病患的生理情況、心理環境等對術后康復影響較大的指標均有較好的改善效果。綜合護理可為病患提供人性化、科學化的針對性護理,從而有效的消除病患的負面情緒,為其更好地配合治療措施、護理干預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并且在提升病患術后生活質量上也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本文對胸外術后臨床護理中引入綜合護理干預的具體對策進行了研究和討論。通過研究發現,為病患提供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并發癥護理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護理,對于病患術后三級疼痛率、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率的提升都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相對于對照組來說,病患各方面指標的提升明顯,相關數據統計學差異明顯。因此胸外科術后綜合護理干預,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蘇艷華,王萍.綜合性心理干預對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08):1547.
[2]王慧芝.舒適護理模式對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與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09,(2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