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陽+康海燕+涂其弓

[摘要] 目的 對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檢驗診斷糖尿病的價值進行分析及研究。 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收治時間均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間,另抽選同期在該院體檢的健康人員40名作為對照組,對兩組觀察對象的血清與空腹血糖水平進行檢驗和比較。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顯較對照組高,其空腹血糖水平亦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糖化血清白蛋白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價值較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尿病;血糖水平;檢驗;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value of glycated albumin in testing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dmission time was from February 2015 to April 2016, and 4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s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rum albumin level and fasting blood sugar leve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erum albumin level and fasting blood sugar lev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value of glycated albumin in testing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 Glycated albumin; Diabetes; Blood sugar level; Test; Clinical value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慢性代謝終身性疾病,近年來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1]。若疾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出現視網膜脫落、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病變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健康等均存在不良影響[2]。有效控制血糖的水平可將疾病進展的速度延緩,進而對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降低。糖化血清白蛋白是臨床對血糖進行檢驗較為常用的一項指標,該次研究旨在探究該指標在診斷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為今后臨床對糖尿病的診治提供相關依據。該次研究選取該院(永春縣醫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間治療的5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2月—2016年4月間在該院(永春縣醫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該次研究中的觀察組,另抽選同期在該院接受體檢的健康人員40名作為對照組。對照組40名健康體檢人員當中,有男性22名,女性18名;年齡在45~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03±4.12)歲。觀察組50例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在47~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82±4.07)歲;患者病程為1~9年,平均病程為(5.15±0.72)年;其中有19例患者存在視網膜合并癥,31例患者未有合并癥情況出現。納入標準:自愿納入研究者;存在妊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或者正在接受高血壓相關治療的患者;血脂異常的患者;存在一過性糖皮質激素誘發糖尿病史的患者。排除標準:近期內服用過對糖代謝產生影響的藥物;存在慢性肝病或腎病的患者;存在內分泌疾病的患者;存在急性感染或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經診斷確診為IGR或DM的患者。上述兩組觀察對象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取受檢人員清晨空腹靜脈血4 mL,在4 mL靜脈血中取2 mL通過肝素進行抗凝。血液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利用酮胺氧化酶法檢測。剩余的2 mL靜脈血則開展空腹血糖水平的檢測。血糖監測的用時控制在1 h之內,由專業人士開展血液抽取及血樣檢驗等工作,以確保檢測的有效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兩組觀察對象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與空腹血糖水平。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有相關數據均經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x±s)表示兩組觀察對象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與血糖水平,組間對比采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顯較對照組高,其空腹血糖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具有較高臨床發病概率的疾病,是對人們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存在極大影響的慢性終身性疾病[3]。患者發病后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物對血糖水平進行控制,以此控制糖尿病的發展,改善疾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均為導致患者發生糖尿病的原因,胰島素出現較為明顯的抵抗情況即為該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現[4]。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細胞敏感度受疾病的影響,均較為低下,因此對糖代謝的情況產生影響,且可以誘發患者出現疾病并發癥,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空腹血糖與耐糖量是臨床對糖尿病進行診斷較為常用的參考指標[5],其中空腹血糖的使用概率較高,由于該指標可以對機體糖代謝的水平進行有效的反映,對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但是空腹血糖僅可以反映抽出血液時的血糖水平情況,且存在較強的不穩定型,其檢測結果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出現偏差,其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機體內的血清蛋白N末端和葡萄糖均可誘導不同程度糖基化的反應,其可有機結合賴氨酸189位,對酮胺結構生成,進一步產生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其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所占比例超過90%[6]。即說明臨床可以將糖化血清白蛋白用于對糖化血清蛋白整體水平反映的指標。相關研究表明[7],檢測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有利于醫務人員鑒別與判斷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情況。醫務人員為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其檢測情況判斷病情,進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8-9]。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以直接性損害患者的視網膜,誘發其出現視網膜病變,若未及時給予干預措施可誘發患者失明。若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較高且持續的時間較長,可對其腎臟產生較為嚴重的損害,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腎臟疾病。由于患者的尿酸、膽紅素、肌酐、血紅蛋白水平以及飲食情況等均對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無明顯影響,相比于其他檢驗的指標,該指標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以對患者近時間段內的血糖變化情況進行清楚的反映,因此臨床通過對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進行檢驗,可以對患者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進行準確、及時的反映,為臨床診治該疾病提供較高的指導價值。
該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較高(P<0.05)。表明通過檢測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該指標可對患者的病情以及并發癥情況進行有效的反映,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亭,何訸,楊惠嵐,等.糖化血清白蛋白用于診斷糖尿病及糖調節異常的價值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 45(2):274-277.
[2] 吳冀川,李蓬秋,劉麗梅,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及影響因素[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12):1240-1243.
[3] 付紅軍. 糖化血清白蛋白檢驗在糖尿病診治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2):1176-1177.
[4] 王鳳環. 糖化血清白蛋白在正常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的臨床研究[D]. 蘇州:蘇州大學, 2014.
[5] 余紅梅,李雪峰,孫明謹,等.糖化血清白蛋白檢測在妊娠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 8(35):188-199.
[6] 秦貴軍,郭長江,翟紹忠,等.糖化血清蛋白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和分泌型膠原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 9(26):506-507.
[7] 呂艷, 王路長, 夏汝杰,等. 糖化血清白蛋白診斷糖尿病的價值研究[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6, 13(4):104-106.
[8] 趙薇, 崔煥波.糖化血清白蛋白檢測在糖調節受損及新診斷糖尿病人群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療,2015,24(9):195-196.
[9] 趙翠伶,王連英,杜學文,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與糖化血紅蛋白及血糖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刊,2013,48(9):51-52.
(收稿日期: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