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英

[摘要] 目的 評價對2型糖尿病的患者應用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該院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83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成二甲雙胍組和聯合組,二甲雙胍組有42例患者,采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聯合組有41例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記錄兩種用藥方式下,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聯合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體質指數、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平均空腹血糖、體質指數、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者惡心、嘔吐的有2例,頭痛的有2例,乏力的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二甲雙胍組患者頭痛的有3例,乏力的有1例,惡心、嘔吐的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聯合應用沙格列汀、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較好,并且其不良反應情況不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沙格列汀;二甲雙胍;2型糖尿病;療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106-02
在我國,2型糖尿病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是慢性疾病中非常常見的一種,2型糖尿病的主要表現為血管發生硬化,血脂升高,血管彈性下降等,是引發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發病因素之一[1]。中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好發人群,患者體內有部分胰島素能力,還有一種類型的患者胰島素分泌過多,作用效果不佳。關于沙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理機制的研究較少,但其治療的臨床效果滿意,該次研究選取了該院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應用沙格列汀、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臨床效果滿意[2],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該院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83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原則。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成二甲雙胍組和聯合組,二甲雙胍組有42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齡37~69歲,平均年齡(51.23±2.56)歲,病程6個月~14年,平均病程(6.25±1.46)年;聯合組有41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2.23±2.86)歲,病程7個月~13年,平均病程(6.71±1.12)年;排除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及合并除糖尿病以外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例數、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二甲雙胍組患者采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聯合組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二甲雙胍組的治療方法為:二甲雙胍從0.5 g/d的初始劑量逐漸增加至2 g/d的治療劑量,每日劑量分2次服用,持續治療3個月。聯合組的治療方法為:在二甲雙胍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加服沙格列汀,5 g/d,每日分2次服用,治療時間均為3個月。
1.3 評價標準
經過3個月的用藥療程后,兩組患者進行檢查化驗,化驗項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體質指數,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以此作為該次研究的藥效評價標準,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方法
兩組患者的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通過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化驗結果發現,聯合組的空腹血糖平均(8.36±0.98)mmol/L,體質指數平均(23.11±0.89)kg/m2,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6.98±0.79)%;二甲雙胍組的空腹血糖平均(9.58±0.78)mmol/L,體質指數平均(27.11±0.71)kg/m2,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9.18±0.68)%;聯合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聯合組患者惡心、嘔吐的有2例,頭痛的有2例,乏力的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5/41);二甲雙胍組患者頭痛的有3例,乏力的有1例,惡心、嘔吐的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6/4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7 4,P=0.7550>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數身體較為肥胖,早期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只有易口渴,身體輕度乏力等表現,一旦發現明顯癥狀并經過確診后,就有發生大血管病變及糖尿病并發癥的可能[3]。還有一類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病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這類患者治療過程中,就需要補充外源性的胰島素。
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糖尿病的降糖藥物中,二甲雙胍屬于常見的一種,其作用機制為通過緩解胃腸道中葡萄糖的攝取量,或使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從而使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最終達到改善葡萄糖外周代謝的作用。二甲雙胍還能提高胰島素和受體的結合,從而使胰島素清除血糖的作用增強。在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的過程中,常用的用藥方式為二甲雙胍單獨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療效不佳。
沙格列汀屬于高效的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二肽基酶-4,使內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升高,及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釋放多肽水平上升,達到調節患者血糖的目的。沙格列汀經過口服消化,通過全身血液代謝,分布在患者的腸道,在患者用餐時立即在腸道分泌[4]。通過刺激胰島素,使其分泌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沙格列汀還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達到使患者胃排空時間延長的目的[5]。在不影響患者體重及不會出現明顯低血糖癥狀的情況下,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沙格列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得到了臨床醫生及患者的肯定。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的治療方式,患者腸促胰島素失活的情況得到延緩,使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釋放得到增加,餐后胰高血糖素的釋放減少,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治療作用[6-7]。
通過該次研究的數據顯示,聯合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體質指數、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者惡心、嘔吐的有2例,頭痛的有2例,乏力的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二甲雙胍組患者頭痛的有3例,乏力的有1例,惡心、嘔吐的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時,應用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方式,治療效果較好,并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卜海青,李卓,陳銘軍,等.二甲雙胍和沙格列汀復方緩釋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8-9.
[2] 陳超,葉山東,邢學農,等.沙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伴正常體重的代謝性肥胖患者體脂成分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8):693-696.
[3] Lin Yongqiang, Zhao Runying, Jiang Yi, et al. Study 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two peptide based on the inhibitor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14(9): 1509-1511,1543.
[4] 喬彥,趙景宏,謝席勝,等.沙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對初診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6,28(2):212-214.
[5] 王雯,陳一丁,錢鐵鏞,等.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壓及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332-333.
[6] 單玲,魯麗,王洋,等.沙格列汀聯用門冬胰島素30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6):139-140.
[7] 何佩芳,張紅,劉輝,等.HPLC法同時測定復方鹽酸二甲雙胍/沙格列汀滲透泵控釋片的含量[J].中國藥師,2016,19(1):25-28.
(收稿日期: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