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敏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方法 選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所有患者均展開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圍手術期展開綜合性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取得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4%,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圍手術期給予綜合性的護理方法,將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同時還可促進手術順利實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結石性膽囊炎;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131-02
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完善,人們生活模式也在不斷調整,生活水平提高,促使飲食結構發生改變[1]。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持續性升高。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療難度也在增加。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必要在患者接受治療措施的同時予以相應的護理措施。該文研究分析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齡為22~60歲,平均年齡為(36.7±4.8)歲。其中原發性膽道結石17例,繼發性膽道結石13例,膽囊結石1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患者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為(35.9±5.3)歲。原發性膽道結石18例,繼發性膽道結石12例,膽囊結石11例。對照組與觀察組一般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告知患者按時服用藥物,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提高治療依從性。觀察組在圍手術期展開綜合性護理模式。具體操作流程如下:①術前護理。在手術操作前,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說明術前檢查的目的與意義,了解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并協助患者接受各項檢查。對患者進行評估,了解用藥史、止痛、解痙等治療,檢測空腹與餐后2 h血糖,加強術前血糖水平的控制。患者使用胰島素的時候,應注意觀察血糖變化[2]。為保證手術順利實施,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向其進行必要的解釋,講解手術方法與麻醉措施,進一步消除患者的顧慮,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準備手術。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擔心術后血糖控制與傷口愈合情況,護理人員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手術治療與護理方案,減輕患者緊張情緒,促使其能夠積極接受和面對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協助患者做好各項輔助性檢查,以進一步了解患者肝腎功能與凝血功能。為預防出現傷口感染,護理人員需術前幫助患者徹底清潔肚臍。清潔肚臍的時候,可使用潤膚油、肥皂水、碘伏,盡可能減輕棉簽對臍孔皮膚的刺激,保證手術視野皮膚無損傷與無菌性,同時還可有效預防手術切口感染。告知患者,手術前晚需清潔灌腸,手術早晨灌腸,有利于空腹下進行手術。為減少腸積氣,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術前1 d食用容易消化的半流質性食物,避免食用產氣類食物。為保證患者手術質量,護理人員可在術前給予患者5 mg安定片。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將手術室的燈光、溫度、濕度調整至最佳狀態,營造舒適的手術環境。在患者進入手術室時,護理人員應保持友好的態度,以此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同時可向患者解釋手術操作的必要性與目的性。護理人員放置患者體位的時候,動作要輕柔。手術操作期間做好必要的約束性保護措施。手術操作時注意交流方式,增強患者的安全感。手術結束后觀察傷口是否出現滲血情況。使用溫鹽水擦拭患者手術切口,保證敷料干凈整潔[3]。③術后護理。對手術治療患者來說,術后護理屬于非常重要的護理階段,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應予以重視。首先,呼吸道護理。在患者麻醉尚未清醒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讓患者去枕保持平臥,頭部偏向一側,同時給予患者吸氧,以此提高氧分壓,促進CO2排出,避免CO2產生碳酸引發反射性肩痛。如患者清醒,可讓其保持半臥位,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指導進行深呼吸與有效咳痰。在必要時候進行霧化,預防出現肺不張。協助患者翻身,采取半臥位,促使胸腔內臟器稍微下移,增大胸腔,減輕心肺負擔,保證呼吸順暢。做好皮膚護理,以免出現壓瘡。其次,加強生命體征的觀察。患者手術結束后,應使用常規心電監護儀監測患者心電、血氧飽和度與血壓,同時做好詳細記錄。再次,傷口護理。一般情況下,如患者手術切口大小在0.5~1.0 cm,就可用創可貼拉合,同時加強抗感染治療[4]。通常情況下,傷口可在5 d內愈合。傷口愈合后便可去除創可貼。最后,飲食指導。在患者清醒前,絕對禁食。術后8 h如無腹脹、腹痛有腸鳴音,就可進食少量流質性食物,禁止食用不易消化與產氣的食物,避免出現術后腹脹。同時還要遵循糖尿病患者飲食原則,三餐定量,多食用粗糧富含維生素的食物。④術后并發癥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觀察是否存在出血、膽瘺與感染等情況。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對較低,容易出現感染,同時手術切口愈合的速度比較緩慢,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以免出現感染。鼓勵患者有效咳痰,預防呼吸道感染。每天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刺激食欲。患者便后應告知其清洗外陰,預防瘙癢與濕疹。觀察患者皮膚溫度、顏色,是否出現水皰、潰瘍等。冬天的時候注意足部保暖,盡可能不用熱水袋,避免燙傷皮膚引發感染。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每天使用溫水泡腳。泡腳后使用毛巾擦干腳趾間的水分,保持腳趾間干爽,皮膚干燥。為促進患者康復,可適當的進行足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5]。⑤出院指導。在患者即將出院的時候,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3個月內保持低脂肪飲食,遵循糖尿病飲食原則。定時定量進食,控制熱量,限制甜食,多飲水,使大便保持通暢,同時定期檢測體重。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根據自身身體耐受性與恢復情況,合理選擇運動方式,注意血糖變化。口服降糖藥物,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卡,寫明用藥的時間與劑量,指導患者自測血糖。
1.3 統計方法
處理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對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等計量資料進行比較;采用χ2檢驗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性指標等計數資料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4%,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00,P<0.05);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是外科手術中危險性比較高,且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的病癥。同時也是慢性消耗性代謝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力較差,容易出現傷口感染。在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過程中,術前血糖控制顯得非常重要。術前術后需每天監測其血糖的變化。在患者血糖比較高的狀態下,就需使用胰島素泵,促使術后血糖達到穩定狀態。在圍術期合理應用抗生素,可預防感染的出現。從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的特點中了解到,患者存在電解質紊亂的現象。如手術治療,切口不容易愈合,此時患者非常容易出現不良情緒[6]。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面對治療,調整心態。護理人員從手術操作的各方面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在此次研究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圍手術期提供綜合性的護理模式,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圍手術期給予綜合性的護理方法,將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同時還可促進手術順利實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娟.結石性膽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4(19):193-195.
[2] 尚淑艷.結石性膽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人人健康,2016,14(6):897.
[3] 葉曉玲,邱振明.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結石性膽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 13(3):138-139.
[4] 李淑娟.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結石性膽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醫學信息,2015,14(20):43.
[5] 高建蕾.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5(36):204-205.
[6] 蔡桂程,馬小玲.循證護理在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實施效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4,13(14):2182-2183.
(收稿日期: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