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九偉

[摘要] 目的 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評價研究。 方法 選擇該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共80例初步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兩組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前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方式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方式進行護理。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對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比較。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方面也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明顯,能夠有效減低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并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因此十分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初診糖尿病患者;臨床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137-02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上的糖尿病發病率也有所上升。糖尿病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同時也將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家庭等方面都造成不良影響。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為特定患者所指定的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計劃和住院護理模式,對于提升護理質量,減少住院時間等方面均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在該次研究中主要選擇該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共80例初步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進行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共80例初步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兩組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前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共有患者40例。兩組患者年齡在48~69歲之間,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包含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干預、生活環境干預、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等日常護理內容,并及時的為患者解決所存在的疑惑問題。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方式進行護理,首先要成立起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責任護士、主管醫師和健康教育護士等組成,根據患者的年齡和性別以及家庭情況等來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進行評估,并制定出適合患者的相應臨床護理計劃[1]。具體如下:①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對于初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由護士人員和主管醫生等幫助患者完成各種檢查,并講解科室管理制度,為良好的護患關系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要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評估,并制定教育計劃。②在患者入院2~7 d,應當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你并進行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講解飲食的目的和重要性,教會患者正確的進行飲食。在運動方面,要讓患者了解到運動的目的,并掌握正確的運動時間和強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指定運動計劃。關于并發癥方面的指導,需要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學會觀察自身狀態,在出現問題的情況能夠及時的自救。在心理方面,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少患者心理壓力,引導患者積極的面對疾病,以便于配合治療。③在患者入院1周以后,應當對患者進行再一次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評估,并進行二次強化教育和指導。糾正患者所出現的錯誤護理行為[2]。④在患者準備出院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健康手冊發放,并將藥物的使用說明標明告知患者,備注聯系電話,并告知患者定期進行復查。在患者出院當天,進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發放和收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對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比較。患者滿意度=表示滿意患者數/患者總數量×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了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96%(38/40)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75%(30/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745,P<0.05)。觀察組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方面也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一直以來都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上升,糖尿病患者數量也逐漸呈現遞增趨勢。在對糖尿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合理的飲食控制、適當的運動以及藥物治療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當中對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核心所在。通過對患者所實施的糖尿病教育,不僅能促使患者在臨床治療上更加的配合,同時也鞥有效的改善患者糖尿病的控制現狀,預防出現類似的并發癥和其他問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一般性的健康教育當中由于缺少針對性,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因此所實施的效果并不十分樂觀[3]。而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護理,所指定的健康教育更加的具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因此更能體現出健康教育的效果,對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糖尿病初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治療方法。因為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比較特殊,再加上有著終身性的特點,因此在控制方面也較為復雜化。這就要求在臨床護理上一定要重視起護患之間的關系建立,能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并積極的采取措施進行自我管理,從而更好的控制病情發展。通過有效的護理路徑能夠有效的控制血糖,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的發展,對于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4]。此外,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對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以及飲食等方面的控制能產生積極意義。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能夠促使患者及其家屬對于醫療護理的相關內容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并促使患者主動的參與其中,有效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從而減輕患者焦慮,促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和滿足感,最終得到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作為護士人員應當注意方式和時間,盡量的使用簡短的話語進行教育,以便于患者更加容易接受[5]。用多次少量的教育方式能夠增加與患者之間交流的次數,這對于患者來說也將得到心理上的改善。在該次研究中顯示,觀察組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要遠遠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充分的說明了臨床護理路徑的重要作用。臨床護理路徑是當前一種較為新穎的管理模式,將盡早出院和盡量減少費用的投入放在了護理當中,并作為了一個重要的內容。這種方式下醫護人員每天都需要嚴格的按照程序進行工作執行,并溝通當天的護理情況,從而促使醫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處理,避免發生資源浪費[6]。在該次研究中發現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方面也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方法能幫助患者提升對糖尿病的認識,主動配合進行治療和護理,從而實現最佳的護理效果[7]。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明顯,能夠有效減低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并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因此十分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和應用。該次研究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問題,還需要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可以進一步對此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 李萍,張桂花.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2):777-789.
[2] 左守鳳.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4(16):1236-1258.
[3] 李慧英.糖尿病孕婦26例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8):215-246.
[4] 谷美麗.妊娠期糖尿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臨床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2):412-442.
[5] 康慧思.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4(30):312-315.
[6] 田小英,田小飛,符素娥.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及健康教育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1(16):77-79.
[7] 龔孟權.糖尿病患者120例的監測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6):682-696.
(收稿日期: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