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摘要] 目的 觀察糖尿病飲食指導卡應用于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的效果。方法 以10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常規指導,觀察組加用飲食指導卡護理。結果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的血糖水平、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數據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糖尿病飲食指導卡應用于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效果顯著,適于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飲食指導卡;糖尿病患者
[中圖分類號] R7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15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abetic diet instruction card in guiding the diet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guidanc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diabetic diet instruction card nursing. Results FPG,2hPBG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abetic diet instruction card in guiding the diet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obvious,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Diabetic diet instruction car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基礎性疾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越來越成為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目前,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為目的,包括藥物治療 、運動治療、飲食控制等方式,而飲食控制是能夠避免攝入更多外源性糖類,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2]。該研究將飲食指導卡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7月—2016年11月該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所選患者均滿足WHO所制定的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3],其中觀察組包括男、女患者各27、23例;年齡37~82歲,平均(62.5±6.2)歲;對照組包括男、女性患者各28、22例;年齡39~83歲,平均(64.2±4.5);所選患者均不具有精神及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以及嚴重臟器功能衰竭、心腦血管疾病等影響該研究進行的嚴重疾病, 兩組予以相同的常規藥物治療和運動療法。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在給藥等其他治療方面均相同,只是飲食指導有所不同: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飲食指導卡:①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詳細信息如:患者姓名、年齡、性別、患病程度、身高、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等進行記錄。②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確定其每日所需熱量,進一步轉換成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需要量。在確定營養物質攝入量時應遵循:糖類攝入量200~350 g/d,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谷物粗糧;嚴格控制患者的脂肪攝入量,盡量避免不飽和脂肪的攝入;保持蛋白質的每日攝入量保持在0.8~1.2 g/kg體重為宜,主要以蛋類、牛奶、魚肉等為蛋白質主要來源。③使患者明確飲食控制對于糖尿病的康復治療的重要意義所在,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飲食指導卡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④可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使患者分多次進食,在不超過每日允許攝入總熱量的范圍內允許患者適當加餐,加餐時間在餐后2 h左右為宜,主要輔以低糖水果與奶類。護理人員監督患者每日的進食情況,并督促患者嚴格按照飲食指導卡規定內容進行飲食。⑤為患者列舉出幾種一日食譜作為參考。并附上日常飲食所含各營養物質含量。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護理滿意度:以調查問卷形式請患者填寫,分為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非常滿意??倽M意度為滿意與非常滿意率之和。②糖尿病飲食知識與行為的掌握率: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總分100分,得分0~49分為未掌握;50~69分為基本掌握;70~79分為掌握;80~100分為完全掌握。總掌握率為掌握與完全掌握率之和。③治療結束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的血糖含量。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該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糖尿病飲食知識與行為的掌握情況
在糖尿病的飲食知識與行為的掌握情況上,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飲食治療作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的一種重要基礎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通常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患病程度較輕的患者,甚至能夠達到治愈目的[4]。飲食指導卡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具體信息得出患者每日所需總熱量,并將患者每日所需熱量、適于患者攝入的食物種類、每日食譜示例等內容明確列出,能夠為患者的日常飲食提供參考,同時也可達到督促患者控制飲食、遵守飲食計劃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這種方式對于減輕患者體重,緩解胰島β細胞壓力以及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5]。
該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飲食指導卡的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在飲食知識與行為掌握率的比較上,觀察組為8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表明采用飲食指導卡的方式對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飲食指導卡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過程,有助于督促患者遵循飲食計劃,控制飲食,有效降低血糖含量,與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相結合能夠達到有效促進患者康復的效果,適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君慧.常規用藥護理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護理策略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11(2):299.
[2] 張海英.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39(19):182.
[3] 胡鵬,陶靜,徐蓉.飲食體驗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 2012,19(9):233-234.
[4] 胡鵬,鄭良芬,陶靜.手測量法則在2 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11,17(9):132.
[5] 劉桂英,楊桂云,李琦.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和健康教育[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1(5):186-187.
(收稿日期: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