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海峰
物理探究活動離不開觀察與實驗,觀察與實驗又離不開師生共同準備的實驗探究材料。為了使學生的物理探究活動有效進行,教師必須給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
一、物理教學注重實驗操作
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一個靜謐的月夜情境,然后播放幾種不同的聲音??伎即蠹业穆犃Γ耗懵牭搅藥追N聲音?你能學學它們發出的聲音嗎?面對熟悉的聲音,學生很快就回答出來,并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聽到的各種聲音,學生學習的熱情一下子就迸發出來了。緊接著教師拋出問題:聲音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接下來,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利用課前準備的白紙、鋼尺、皮筋、鼓、音叉、小泡沫塊等有代表性的材料。通過三組實驗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實驗一,用不同的方法,讓一張白紙發出聲音;實驗二,觀察比較鋼尺、橡皮筋發聲過程中的現象;實驗三,觀察體驗音叉發聲時的振動。這樣三組結構材料的提供,既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實驗材料,還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究過程中的樂趣,物理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給有效的探究方法,提高物理探究的效率
初中生由于受到認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所限,考慮問題和制定研究方案時,常常缺乏周密性和科學性,影響了物理探究發現的效率。
如,在教學《測量力的大小》一課時,由于之前學生沒有使用過彈簧測力計,在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之前,先指導學生觀察測力計的結構,并正確演示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然后把一些操作要領用課件投影打出來。請學生再次演示,讓全體學生對照操作要求指出它的優缺點。這樣,學生在后續測量中就比較順利,不僅鞏固了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還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知道提起一個蘋果、一個鉤碼、一個雞蛋等常見物體需要多大的力。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探究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三、實施激勵性教學評價,培養有效探究的行為習慣
在教學中,學生每一次成功都會產生自我激勵,增加其后續探究的動力。對于物理探究未能獲得成功的小組或個人,教師決不能簡單地給予批評責備,而是要和學生一起分析探究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激勵其進行再次思考和不折不撓的學習精神。
四、習題講評善于歸類
習題評講課是一種常見課型,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幫助學生糾正錯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完善學生知識系統和思維系統,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幫助教師找出平時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總結反思,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一個完整的物理習題評講課應包含以下四步。
1.注意觀察,確定目標
目標是習題評講課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評講時,根據學生在習題過程中暴露的知識、能力等方面問題,有的放失地予以確定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前需做充分準備,可以采用問卷調查、提前發考卷等方式,讓學生明確講評內容。此外,教師還要多了解錯題成因(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原理和規律應用不熟練、思考方法上存在著缺陷、解題習慣差等),盡可能掌握與評講相關的第一手
資料。
教師要根據第一手資料來確定評講課的教學內容,使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從而增強評講課的學習效果。評講應著重講解正確的解題方祛,全面、具體、透徹地分析錯誤原因,降低二次錯誤率。
2.抓住重點,內化吸收
(1)重點突出
習題的講解需要突出重點。所謂重點,就是指學生在習題過程中常犯的錯誤。教師要透過表面現象,抓住問題本質進行開放、發散、引導講解。
(2)恰當啟發
在習題講解的時候,教師的側重點主要放在解題思路的分析和點撥、再現正確的模型、形成正確的推理等方面。那么針對代表性問題,就要進行精心設疑和點撥,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啟發。
(3)注意歸納
教師要注重知識點的歸納,對同類問題進行總結,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點。具體可按三種方式歸類,按知識點歸類、按解題方法歸類、按錯誤類型歸類。例如,學習《物態變化》時,學生容易混淆六種物態變化。不能準確區別吸熱放熱等情況,下面有這樣一道題,主要區分液化和凝華。如,下列現象中對應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正確的是( )
A.春天早晨空中出現的霧是汽化、吸熱
B.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蒸發、放熱
C.秋天早晨草上出現的露珠是液化、放熱
D.干冰滅火器用來滅火,干冰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升華、放熱
學生容易分析錯誤。要正確理解汽化、熔化、升華吸熱;液化、凝固、凝華放熱,尤其要區分液化是氣態轉化為液態,凝華是氣態轉化為固態。歸類一些自然現象所伴隨的物態變化,比如,露的形成是液化,霜的形成是凝華,雪的形成是凝華,霧的形成是液化。
3.查缺補漏,拓展提高
學生的學習活動越多,體驗越豐富,對知識的理解就會越深刻,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經常開展物理實驗,加強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促進學生理解物理現象,對習題解決問題大有作用,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物理探究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自主行為,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