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夢+張宇翔+馬建軍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形勢進入了新常態,國有商業銀行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激烈的競爭與國際知名銀行的圍剿,國有商業銀行要應對經濟壓力,企業文化交流壓力,核心競爭力的形成等多方面的壓力。想要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并穩步向前,就要形成可以與知名銀行匹敵的企業文化,內在充實是外在強健的基礎,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 企業文化 創新發展 核心競爭力
一、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概況
以國有四大銀行為例,中國銀行構建了追求發展是第一要務,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提升企業績效為目的,增強社會責任為核心,以創新創造為源泉,不斷促進發展為目標的企業文化。中國農業銀行形成了面向“三農”,服務城鄉,回報股東,成就員工的企業核心文化。中國建設銀行樹立了獻身建設,共享成就,服務社會,繁榮國家企業價值文化。中國工商銀行發展了誠實守信、盡職盡責,嚴謹規范、穩健合規,創新進取、追求卓越,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文化核心。可以看出來企業文化滲透到了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企業所依賴的一種價值觀,是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生產力,在企業的經營中起著潛移默化的推進作用。無論是高層的管理機制還是基層員工的精神風貌都體現著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管理已然成為企業發展的深層動力和有效保障。
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也曾說:“關于發展,一流企業靠企業文化,二流企業靠營銷,三流企業靠生產”各行各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商業銀行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那么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就是商業銀行的行魂,它既有獨特的內涵,也具有企業文化的普遍特征。它促進了國有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推動了國有銀行在新的時期和新的經濟形勢下的高效持續的發展,使國有銀行更好的在國際舞臺中展露自己的優勢。
二、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知名銀行對比
花旗銀行企業文化的靈魂就是客戶至上把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質量始終作為中心,并充分發揮這一點想客戶所想,為客戶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務。在花旗銀行尋求創新是他企業文化的升華,從發展戰略的制定到服務形式的改變都離不開花旗的創新。花旗銀行相信,轉變性與大膽性的決策是企業突破性發展的關鍵,只有不停的創造,才能贏得未來,贏得主動權。倫敦的匯豐銀行恪守五大經營原則,同時緊跟時代潮流,實施“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戰略,致力于培養精通銀行業務具有國際經驗的本地人才,把企業社會責任當做重要使命。
這些國際知名銀行在核心文化選擇以及文化戰略選擇方面有許多共同點。比如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顧客的需求放在首位,員工的發展放在心頭。戰略創新的思想,順應經濟全球的時代潮流,打造具有可塑性靈活性的企業文化。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等。他們的企業文化的創立和發展都是經歷了漫長的積淀,始終圍繞著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起來的,并且滲透到了企業各種日常經營活動中,成為了企業無形的財富,為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國有商業銀行在國際市場上將面對的是這些具有一定信譽,具有一定優勢的國際銀行。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地位與成就,打破原有的壟斷和格局,就需要國有商業銀行向國際知名的銀行學習,把他們的優勢的企業文化與自己的企業文化良好的結合起來,發揮國有銀行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進行創新改革,不斷在新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和國際局勢下,形成能夠與知名銀行匹敵甚至是超越國際銀行的企業文化,并且讓這一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的發展決策,制度制定,人員選拔的各個方面,讓國有銀行可以打破現有的壟斷格局,在國際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三、國有商業銀行應如何形成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
中國化強調在借鑒國外銀行優秀理念的同時,不能忘記我們獨有的中華文化。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淀,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經歷了歷史的大浪淘沙留存下來,對企業塑造文化有重要意義。例如,“人文精神”崇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為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提供重要的啟示。國有商業銀行肩負著更強的社會責任,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借鑒傳統文化的企業文化必定會成為一張獨特的名片。對內而言,也會提升企業職工對企業和國家的認同感。
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入貫徹下去。以人為本應內化為為員工著想,外化為為客戶服務。隨著《商業銀行法》等一系列法令的頒布,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并且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加強,金融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而人才便是強有力的競爭武器。如果說員工是企業的血液,那么優秀的企業文化便是凝血因子,可以使員工更有凝聚力和活力,同時也可以吸引年輕優秀的人才,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銀行業已成為“買方市場”
如何為顧客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已成為國有商業銀行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時必須面對的問題。
最關鍵的是,靈活性要求順應時代潮流,打造可塑性強的企業文化。我國國有銀行的企業文化要具有水的特性,無形卻有力,順勢而為,卻又可以以柔克剛。在面對風險時要有可控性強的風險管控體系,在風險和危機襲來時,用企業文化將員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將其巧妙化解。同時靈活性還體現在不斷創新,提高企業文化創造力上。威廉大內這樣說“企業文化是進取,守勢,靈活行,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為模式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靈活性是企業文化應具備的特性,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會形成與時俱進的價值觀。金融領域的發展伴隨著知識,信息,技術的高度密集化,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以不變應萬變已無濟于事,創新已成為順應發展潮流的明智之舉,構建一種富含創造力的企業文化顯然已經成為國有商業銀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四、總結
基于上面的論述,筆者認為,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國有商業銀行在企業文化方面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建設和諧社會添磚加瓦。同時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員工為動力構建企業文化藍圖。國有商業銀行要以“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商業銀行”為目標,在確保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不動搖的基礎上,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文化創新發展,以此引領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倩.企業戰略管理.禮信會計出版社.
[2]蔡政.花旗銀行企業文化的特點及其啟示.商業研究.2015(7).
[3]陸淑坦.國有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