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教育以其特有的性質,在其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教育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向教育變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須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的種種要求,所以,對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內涵和難點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變革;內涵;難點
1.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內涵
(1)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是一個歷史過程。在信息技術和數字內容進入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信息化,并且推動教育模式的轉型。這個歷史過程是科技界將新的技術推廣到教育領域的過程,同時也是教育界的相關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應用創新的過程。對于那些已經應用多年且已發生深刻變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從中發現,教育教學中多方面的內容都已發生變化,包括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教學的手段、師生之間的關系等。信息技術在教育變革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其中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2)通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這是綜合多方面因素的結果。在教育變革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不具有唯一性。在相關的技術、教育和社會生態系統的影響之下,信息技術才會對教育變革產生相應的影響。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了解學生家長在教育變革中的地位等。在研究的過程中,已形成相應的論點,比如技術工具論、技術樂觀論等。
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方式有兩種:第一,信息技術對教育直接產生影響,促使教育實現變革;第二,在信息社會的影響之下,教育發生相應的變化,通過一系列變化最終產生教育變革。
(3)信息技術可促進教育變革發生質的飛躍。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變革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釋:第一,對教育變革的內涵加以相應的強調,也可以說是促進改革過程;第二,促進教育從根本上發生改變,也可以說是改革過程中質的飛躍。在有了質的飛躍之后,教育教學進入一種新的模式。從廣義上來講,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了更方便的工具,不過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仍然是存在的,并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從狹義上來講,將信息技術和教學相結合,在目前的教學改革和發展中是最為關鍵的,在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信息技術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難點
(1)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在不同階段的難點是不一樣的。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起步階段,信息技術經費投入等是其中的難點。進入初步應用階段之后,主要難點是應用技術解決教育教學質量問題。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過程中,政府、社會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并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通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已經不止停留在理論層面,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完成實際操作,對當前的科學技術加以全面應用,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
(2)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技術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科學技術已經實現了全面發展,多種技術形式和手段可以得到充分應用,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3)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難點中,教學理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相關條例已經明確指出,應將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作為核心理念,將驅動和機制創新作為基本的工作方針。教育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信息化正進入全面應用階段。但是教育信息化在走向創新融合的過程中,必定會有相應的難點出現,并且這一難點是教育本身的,教育必須適應從工業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變。
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效,通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已經成為必然選擇。要推動教育發展,必須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對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內涵和難點進行全面、深入分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應與當下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推動教育變革向創新融合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宗凱.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現狀、趨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3).
[2]王奕標.信息技術何以未能有效變革教育的框架分析——兼論技術變革教育的“社會變革中介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