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秋艷
摘要:語文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教材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課外閱讀是學生可以對更多的事物認知的必由途徑,提高寫作能力,開闊視野,擴充知識結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新模式進行合理探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新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是啟蒙教學的重要階段,有效進行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大有裨益。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生活閱歷匱乏,對于事物的感性認知、理性認知均不足,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困難重重。在培養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時,片面強調宣傳課外閱讀的好處,缺乏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其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啟蒙,對學生知識體系構建、審美情趣養成、正確世界觀建立、健全人格培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語文學科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根本是語言學科,發音、語法、詞句組合、情感表達、語言邏輯等均屬于語文教學的范疇。語文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語文教學方式,但也存在局限:教學素材單一性、教學內容固定、教學指標簡單。
教育的成功最終落在人的成長,噓寒問暖、待人接物、喜怒悲傷無一不是生活,無一不是語言,無一不是閱讀。筆者認為,教育的意義在于讓學生自己去解答這樣一個問題: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要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人?
要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沒有必要的生活閱歷想必無從開口。閱讀的本質就是通過書籍去觀察別人的生活、讀懂他人的內心、思考他人的喜怒哀愁、探尋自己的心靈歷程。
二、課外閱讀現狀
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對于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以及提高寫作能力有著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一)對課外閱讀認識不足
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價值認識與實踐過程不一致。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課外閱讀具有很高的價值,并且對自身的語文學習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較好作用,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小學生受當下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得高分,所以更加注重于語文教材的學習,忽視了課外閱讀的作用。
(二)對課外閱讀興趣不高
由于小學生天性愛玩,所以其對于課外閱讀并沒有較大的興趣,很多情況下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都是在教師或者家長的督促下完成的,但是這并不能對學生語文的學習以及知識體系的拓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很多小學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視,不能有效進行課外閱讀。
(三)缺乏適宜的課外讀物
在實際生活中,適合小學生的高質量課外讀物有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適合小學生的高質量課外讀物并不多,有些課外讀物只是起到一些娛樂作用,并不能對小學生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造成了較大影響。
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新模式
(一)興趣培養法
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還不強,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沒有進行全面理解,教師在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進行培養時,必須從小學生的興趣著手,通過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課外書籍,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拓展自身的知識體系。要對學生的特性進行深入了解,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為其選擇適合的書籍,這樣才能讓其養成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
例如,可以選擇《小王子》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先將小王子的主要內容講給學生聽,在學生能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師就可以放相關的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情景內容,然后可以將《小王子》的內容設置成相應的場景,教師問,“誰想扮演文章中最開始的小玫瑰花?”學生們紛紛毛遂自薦,然后教師可以問,“又有誰想扮演文章中出現的狐貍?”學生們積極進行了參與,直到學生選好了主要的角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故事情節的發展。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了故事中的樂趣,而且能夠提高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這對于學生養成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環境感染法
由于小學生很容易去模仿,受周圍環境影響很大,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環境的改變,從而更好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圖書角,將一些優秀的小學課外讀物放在里面;可以在教室墻面上掛上一些名人的畫像,并配上一些名言警句;可以在教室掛一幅標語,突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的優秀讀物,并將其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讓其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三)情景創建法
小學生大都喜歡童話故事,愛看動畫片,所以教師可以從這方面著手,通過建立一個有趣的情景,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閱讀。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活了100萬次的貓》這個故事時,教師說,“同學們應該對貓很熟悉吧。”同學們都點頭,教師接著說,“那你們見過活了100萬次的貓嗎?”同學們都覺得很詫異,紛紛搖頭。這時教師說,“那有誰想當這只貓呢?”同學們紛紛舉手,教師選了多個同學,讓其扮演不同場景下的貓。在學生扮演貓的過程中,教師在一旁念故事情節,而學生則對故事情節進行表演。在整個情境中,學生完全融入貓的世界,根據故事情節表現出不同的神態,從而更好理解故事中的含義。
四、結束語
課外閱讀不僅提高寫作能力,拓展知識面、品位人間百態、塑造正確人生觀更是其意義所在。當前課外閱讀都存在這樣那樣的阻力,要分析全班同學整體和單個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使用正確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