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平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上市公司越來越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注,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其未來的發展與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我們通過研究煤炭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來探討煤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狀況。為此,本文將從財務視角研究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而提出對我國煤炭上市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策略。
【關鍵詞】煤炭上市公司 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經濟環境正處于一個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十三五規劃中,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長期戰略是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將。2015年我國GDP增速為6.9%,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長期將趨向“L”型增長,導致煤炭需求增速有降無增。2012年下半年煤市進入“鐵銹時代”,作為煤市風向標的秦皇島動力煤指數目前已經處于近十年來的低位,煤炭全行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原煤產量為17.89億噸,同比下降5.8%,煤炭消費量為16.22億噸,同比下降8.1%。全國煤炭消費增速由前10年年均增長9%左右下降到負增長。
在四萬億投資刺激下,煤炭企業大量擴展產能,全國煤炭的投資熱情高漲,不少煤炭過度的投資和擴張,形成了大量超額和超前產能。之后隨著經濟不斷下行,下游煤炭需求萎縮,造成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局面,煤炭資源供大于求凸顯產能過剩。由于供給和需求不匹配,導致我國煤炭產能過剩愈演愈烈。煤炭市場風險大大增加,煤炭行業以增加產量、擴張規模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大量庫存短時間難以消化。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煤炭上市公司面臨的情況不容樂觀,就長期發展來看,這種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的發展方式給我國尤其是原煤產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為此,如何實現煤炭資源的科學、高效、合理利用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對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
本文選取了我國煤炭上市公司從2011年到2015年的各項財務指標,分別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表現之一,盈利能力越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反之,盈利能力越弱,其可持續發展能力越低。從資產盈利能力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公司的成長性越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總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影響和決定著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本文主要選擇反映煤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凈資產收益率來分析煤炭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如表1.1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2014年煤炭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報酬率兩項指標達到了最低值,2015年才出現上升的趨勢,2013~2014年受全世界經濟大趨勢的影響,經濟壓力下行,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等因素,使得煤炭行業經濟不景氣,大大影響著煤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償債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狀況中的重要表現之一,是煤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重要組成部分,在財務決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償債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是否能健康的生存與持續的發展。一般地,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反應短期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和速凍比率成正相關,而與反應長期償債能力的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本文中我們選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三個指標,如表1.2所示。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2011~2015年期間,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說明煤炭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差;同時資產負債率水平呈現上升的趨勢,表明煤炭上市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也在同時減弱。
(三)成長能力分析
一般地,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企業的成長能力呈正相關,即企業的成長能力越強則其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反之,成長能力越弱,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就越低。企業的利潤、收入、資產的增加等因素能夠很好的反映企業的成長能力。本文中我們選擇營業收入增長率、利潤總額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三項指標對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進行分析,主要選取了2011~2015年的財務數據,如表1.3所示。
從表1.3我們可以看出,在2011年至2015年,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呈直線下降趨勢,說明我國煤炭市場上煤炭的收入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是這期間我國煤炭市場不景氣,煤炭供給量嚴重大于煤炭需求量,加之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對煤炭公司的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企業的營運能力呈正相關,即其營運能力越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就越強。固定資產、存貨等能夠很好地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因此,對它們的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經營資金周轉速度越快,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強,越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本文我們選取了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如表1.4所示。
從表1.4可以看出,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在2011~2014年呈下降趨勢,2015年稍有起色。這是由于在這期間經濟結構調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產能過剩、煤價下跌,造成煤炭企業大量煤炭積壓,導致存貨周轉率下降,相應地總資產周轉率也在下跌,煤炭上市公司的整體營運能力呈下降趨勢。
三、我國煤炭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策略
推動我國煤炭上市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發展思路和財務制度建設兩個方面著手。在發展思路上實行轉型發展,大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在財務制度方面,要圍繞財務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開展財務活動,建立健全財務制度,積極圍繞可持續發展開展籌資、投資、營運活動,為企業財務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轉變公司的發展思路
煤炭上市企業依托煤炭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基礎,然而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現階段煤炭上市企業的盈利主要還是來自于煤炭開采,但煤炭開采的產能不可能無限擴張,而且現階段煤炭市場不景氣,煤炭價格逐年降低,為此,我國煤炭上市公司面臨著企業轉型的嚴峻考驗,近年來,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綠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所以,我國煤炭上市公司要想取得長遠的發展必然要走以“煤”為基的轉型跨越發展道路。對于煤炭上市公司而言,就是要積極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由傳統單一產業的煤炭開采向多元化加工轉變;由傳統的高消耗、低效能發展向低碳型、高效能、循環式發展方式轉變,最終實現我國煤炭上市公司的綠色、節能、環保和安全的發展、實現煤炭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二)改善公司的財務策略
企業制定的財務戰略是企業所有戰略的核心內容,它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不斷開拓企業的融資渠道,保障企業的資金需求。提倡企業的股東加大對煤炭上市公司的資金投入力度,保障企業改制中的資金需求。同時,要不斷加強市場開拓服務,加大煤炭上市公司與其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的合作力度,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擴大煤炭銷量。還要發揮煤炭上市公司的煤基精細化工高端產品的優勢地位,促進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融合;同時加大煤炭上市公司與高科技企業的聯合,有序推進技術公司上市,借力資本市場,邁向優勢放大,良性循環,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實現煤炭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