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杰+李旭旭
摘要:年紀小的孩子都愛玩、愛動,為了使幼兒對音樂產生興趣,可以通過音樂游戲這一種方式達到這一目的,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樂趣,主動地、自發性地去學習音樂。探討了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當中的運用。
關鍵詞:音樂游戲 幼兒音樂 旋律
幼兒階段是關系著未來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將音樂以游戲的形式帶到學習的課堂,會促進幼兒的情感發展,培養學生各種方面的綜合能力,這種音樂教學模式是一種針對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而為了能夠達到音樂教學效果,就需要一位具備良好音樂素質的教師來引導,這對幼兒音樂教育起著很大的幫助作用。
一、幼兒的身心得到活躍,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幼兒總是容易歡樂的,無論是從情緒上來說,還是從身體方面來說,他們的狀態都是積極的,各種各樣的音樂游戲可以促進骨骼、肌肉等多個身體部位的發育。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如教師在教“喜洋洋與灰太狼”這一首歌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動作讓小朋友學,由于這個電視劇受很多小朋友觀眾的喜歡,大家也都熟悉里面的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隨著一些基礎動作的練習,幼兒的很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養,愉快的活躍的氣氛,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在音樂游戲中,幼兒會運用到多種身體器官、身體的能力,實際證明,幼兒對事物的反應在游戲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在游戲中,不同的音樂可運用到實踐當中,這樣幼兒才可以在游戲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學“老花貓和小花貓”這一音樂內容時,教師播放音樂,并在音樂中給學生講故事,之后,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更加了解故事的情節,再讓學生會通過自己的想象,去體會音樂角色里的人物特點,為接下來要進行的表演做好充分的準備。實踐證明,音樂游戲的運用可以對學生的智力發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更加能夠鞏固所學的知識,為接下來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快速應變能力
在音樂游戲中,可以使幼兒看到社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作品中一切美好的形象,這些都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并通過自己的動作去表現美、發現美,創造美,在音樂游戲中,幼兒可自由的選擇各種動作、各種表情和手勢,在一個生動的環境下,去學音樂做游戲。比如,在學“娃娃的服飾”這一音樂時,教師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幼兒做音樂的游戲,教師在進行游戲之前,要給學生準備若干個娃娃、娃娃的服飾,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進行娃娃服飾的搭配,為了能讓娃娃有一身更加漂亮的服飾,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娃娃或者娃娃的服飾。美的重要源泉是音樂,在美妙的音樂背景下創造美,把美表現出來,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這種無窮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音樂也可以對幼兒的快速應變能力進行培養,有一些音樂游戲需要形象生動表演,需要對角色進行創造,這就得要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臨場應變能力了。比如,在學“蜜蜂做工”這一音樂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和表情,如蜜蜂是怎樣進行采蜜蜜蜂是怎樣飛行的?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激發自己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快速應變的能力。
三、讓幼兒在游戲的世界獲取知識,分辨音樂的旋律
要針對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游戲內容,幼兒學“身體部位歌”這一音樂內容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運用身體各部位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身體的重要性,體驗游戲的樂趣,萌發自我的保護意識。韻律導入,教師提問:“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嗎?我們來玩個猜猜看的游戲。這塊大布下藏著一個人,我們來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體的哪個部位。”幼兒就可以說肩膀、脖子、手、腦等身體的部位。奧爾夫認為,孩子應該在游戲中學習音樂,在游戲中找到學習方法,才能在音樂學習中找到樂趣。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沒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主動意識,在音樂的聽辨上需要完整的學習,包括聲音的高低、音量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等。而這個游戲,是針對幼兒對音樂理解力已逐步增強的特點,借助手勢動作的小肌肉練習來幫助孩子聽辨音樂的旋律,在學“幾肢著地”這一音樂時,讓孩子在游戲中嘗試用不同的肢體姿態去完成。通過游戲,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學會在游戲中思考和創造。整個教學活動中,音樂、游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從中充分體驗到音樂游戲給他們帶來的愉悅之情。教師準備較大的半圓形座位。發號指令:
1.借助手勢動作的小肌肉練習,感知音樂規律,表現樂句結束的休止。
2.活動四肢大肌肉,結合音樂和指令練習“幾肢著地”。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四、通過講故事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簡潔流暢、有趣,特別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詞,形象生動,便于幼兒記憶。還有幼兒熟悉喜歡的小兔子,都是他們很感興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現,更是在游戲時把活動氣氛推向一個新的高潮,讓幼兒在玩樂中學習,體驗快樂,很適合幼兒進行活動。將故事導入到音樂中,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孩子們,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
學生:小兔子。
小兔子:小朋友們,今天我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樹林里玩,它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風兒在呼呼地吹,樹葉沙沙地響。正當小兔子玩的開心的時候呀,只聽!嘭!嘭!哎呀,不好,來了一只大灰狼,嚇的小兔趕緊躲了起來,聰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樹叢中,大灰狼沒有發現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興興地出來玩了。
教師:故事好聽嗎?誰來說說在故事里你聽到了什么?
幼兒: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圖,圖片小兔子、狼)。
教師:這個有趣的故事還能編成一首歌曲呢!你們想聽嗎?
教師跟著琴聲進行第一次范唱。
教師:好聽嗎?在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小圖片。
教師:這么好聽的歌曲,老師還想再來唱一遍呢!你們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是怎么唱的?教師跟著琴聲進行第二次范唱,教師邊唱邊手指圖。
教師:你們想來唱一唱嗎?我們一起跟著琴聲來唱一唱!
教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
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夠進行音樂的學習,這既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發展,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還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的目標。
五、結束語
音樂游戲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把游戲帶到音樂當中去,既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又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包括鑒賞音樂作品能力、快速應變的能力、創造的能力、智力發展的能力,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教師要做的就是選出適合學生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多聽、多欣賞、多了解,充分發揮游戲在音樂當中的作用,使幼兒在音樂游戲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健康地成長,并主動地去學習音樂。
參考文獻:
[1]陳月清.淺談幼兒音樂教育課程游戲化教學[J].北方音樂,2016,(16):119.
[2]藍素芬.開展音樂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自主發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09-110.
[3]戴媛媛.略議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經驗積累中的應用與意義[J].北方音樂,2015,(1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