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
執教人_趙枷雯
文_水心老師 趙枷雯
文_龍云東
整書細讀,開啟不一樣的旅程
文圖_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

如今,閱讀在教育中顯得愈發重要。但校園閱讀仍存在許多困難:課內閱讀時間短任務重,不能引領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缺少系統指導,呈現出 “碎片化”和 “隨意性”的特點。“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成為了一個困擾不少閱讀教師的問題。閱讀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2017年4月刊起,本刊特設 “閱讀課程”欄目。刊登活躍于閱讀教學一線的老師們的教學設計案例與相關思考,以供閱讀教師參考。
執教人_趙枷雯
在生活中,絕大多數父母都贊同讓孩子讀故事書很重要。而共讀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讀完后能復述,也不只是認識書中的幾個字,最重要的是,良好的閱讀會為孩子終身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教育實驗倡導班級共讀。2016年秋季,成都市草堂小學二年級整體引入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的“整書細讀”課程,每班每周一堂課。期望孩子們通過一定數量的整書共讀,掌握較為熟練的閱讀技能,為后面獨立的整書閱讀打下基礎。
一、文本解讀
《綠野仙蹤》的故事,其實是女主角的一次自我發現之旅。女主多蘿西因為隨時想著回家,而展現出濃厚的鄉愁,在幫助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成長的機會。閱讀此書,就是和多蘿西一起游歷仙蹤,化身冒險英雄,經歷一次尋找智慧、愛心與勇氣的旅程。
在尋找回家之路的旅程中,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是多蘿西冒險的好伙伴。稻草人期待擁有聰明的頭腦;鐵皮人渴望擁有一顆善良而仁慈的愛心;獅子希冀擁有超人的勇氣。在共同經歷了艱險之后,他們都發揮出了自身所具有的潛能,終于實現了理想,獲得了人生中最為珍貴的東西。
追求完善,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正是《綠野仙蹤》所表達的主要哲理。
參照目錄,試著畫一幅奧茲國地圖。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課時:1課時
年級:二年級
課型:導讀課
教學內容:借助課件,了解《綠野仙蹤》的故事;
細讀選段,探討“什么是真正的勇氣”;
補充繪本閱讀:《勇氣》。
教學目標:了解故事,學習細讀的方法;
通過探討和交流,感悟故事主題;
學習勾畫和批注,學寫讀后感。
課前預習:閱讀《綠野仙蹤》,
三、教學過程
(參考課堂實錄整理)
(一)詩意導入——開啟心靈之旅
(PPT出示文字)
這條路
【日】金子美玲
這條路的盡頭,
會有大片的森林吧?
……
這條路的盡頭,
一定會有什么吧?
……
(師生共同品讀詩歌)
師:路的盡頭是森林嗎?是大海嗎?是繁華的都市嗎?路的盡頭到底是什么呢?帶著好奇和疑問,“大伙一塊兒去吧,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師板書:綠野仙蹤。)
(二)感知故事情節,分享自繪地圖
1.共述梗概
(PPT依次出示圖片和文字)
(1)多蘿西和叔叔、嬸嬸生活在一起,他們住在堪薩斯州的大草原上。她有一只可愛的小狗,名叫托托。
(2)一天,突然刮來了一陣龍卷風,把多蘿西和托托,還有他們的房子一起卷到了天上。
(3)當她醒來,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
(4)多蘿西來到了芒齊金國,因為多蘿西的房子掉下來的時候砸死了東方壞女巫,所以芒奇金人非常感謝她。

趙枷雯:遠川教育閱讀課老師,師承遠川教育創始人水心老師,授課于草堂小學等學校,有著豐富的整書閱讀教學經驗。
(5)可是多蘿西非常想念叔叔和嬸嬸,想回到家鄉堪薩斯州的大草原上。
(6)善良的北方女巫出現,她告訴多蘿西,只有到奧茲國的翡翠城,請奧茲大法師幫忙,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7)多蘿西帶著托托踏上了尋找翡翠城的旅途。途中,她結識了稻草人、鐵皮人和膽小獅。他們結伴同行,化身冒險英雄,經歷了一次尋找智慧、愛心與勇氣的旅程。
(8)最終,稻草人、鐵皮人、膽小獅和多蘿西均實現了各自的愿望。
(老師一邊出示相應PPT,一邊與學生共同回顧故事內容)
2.朗讀關鍵段落
師:他們四個的愿望分別是什么?
(PPT出示選讀段落)
稻草人說:“我要求他給我一個腦子。”
鐵皮人說:“我要求他給我一顆心。”
膽小獅說:“我要求他給我一點膽量。”
多蘿茜說:“我要求他送我回到堪薩斯州的家去。”
(老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以上片段。)
師:最后怎么樣了呢?
生:稻草人將回到翡翠城,接替奧茲大法師讓出的王位;鐵皮人將回到西方壞女巫死去的溫基,成為溫基人的統領;膽小獅將回到茂密的森林,成為百獸之王;多蘿西則帶著托托回到了家鄉堪薩斯州,見到了艾姆嬸嬸和亨利叔叔。
3.分享自繪地圖
師:小女孩多蘿西被龍卷風刮到了芒齊金國,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回家,她在北方女巫的提示下,踏上了前往奧茲國的旅程。當這段充滿了驚奇和冒險的旅程出現在小朋友們的畫筆下時,會是怎樣的呢?現在咱們來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學生分小組交流并完善地圖。
老師展示并評價學生繪制的地圖,張貼學生的畫作。
(三)討論探究——發現真正的勇氣
1.辯證討論,探究秘密
師:多蘿西、稻草人、鐵皮人、膽小獅和小狗托托一起踏上了去往翡翠城的路……他們的愿望都是奧茲大法師幫助實現的嗎?
生A:是的,就是奧茲幫助實現的!
生B:不是不是!是他們自己本來就有!
……
師:嗯,看來大家的意見很難統一哦!到底他們的愿望是怎么實現的,需要咱們一章一章細讀,從文字中去發現。
還記得《綠野仙蹤》里面那只連螞蟻都害怕的膽小獅嗎?當多蘿西、鐵皮人和稻草人因為又寬又深的懸崖阻擋了去路而絕望時,膽小獅說——
“我自己也特別害怕摔下去呢。可是我想除了試一試,沒有別的辦法。來吧,跳到我的背上來,我們試試吧。”
師:這只沒有膽量的獅子“自己也特別害怕摔下去呢”,可為什么愿意背上大伙,跳過懸崖呢? 現在,同桌討論交流,要有理有據哦。
2.匯報交流,發表觀點
生A:就像鐵皮人不知道自己原來有心一樣,獅子其實很勇敢,只是他不知道,原來這么恐怖的懸崖他都敢跳。
師:敢跳懸崖就勇敢嗎?有這樣一只獅子,他什么都不怕,一看到懸崖就拍拍胸脯說,“這算什么,大家到我背上來,我馱你們過去!”,這只獅子和膽小獅相比,誰才是真正的勇敢呢?
生B:膽小獅更勇敢!
師:為什么呢?再讀讀這部分內容,拿出自己的筆勾畫出有感觸的句子,批注出關鍵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現。
師:說說自己的發現吧!
生:我發現勇氣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明明心里很害怕,卻還敢去試一試,這才是真勇氣,實際上膽小獅非常勇敢。
……
師:其實,智慧、愛心、膽量原本就在稻草人、鐵皮人和膽小獅身上。只要勇敢面對一切事情,堅持努力,就會發現:原來尋找的東西一直就在自己身上啊!

《勇氣》

展示自繪地圖
(四)閱讀繪本,聯系生活,尋找勇氣
師:現在讓我們一同來欣賞繪本《勇氣》吧!(PPT出示)
勇氣
【美】伯納德·韋伯著,阿甲譯
勇氣有很多種。
有的令人敬畏。
有的平平常常。
總之,不管哪一種——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是你第一次騎車不用安全輪。
勇氣,是去參加智力競賽,而且你的題目是“曌 ”字怎么讀。
師:“曌”字誰認識?
(無人舉手)
師:你是否認識“曌”字?
生:我不認識。
師:謝謝,承認自己不認識,也需要勇氣。
……
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是否是一個充滿勇氣的孩子呢?
生A:我也很有勇氣!那次,媽媽做飯時發現沒有鹽了,就讓我一個人到小區門口的超市去買。我第一次一個人去買東西,心里很害怕,但是我還是鼓起勇氣去買回來了!
老師:咱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第一次。勇于嘗試的孩子,真棒!
生B:我參加了學校的啦啦操隊,去比賽,一走進賽場,看到好多人啊!當時很緊張,害怕自己跳不好。但是我還是鼓起勇氣跳了,我們隊還拿了一等獎!
……四、課后作業
勇氣是什么?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了“勇氣”的秘密。回家后,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什么是真正的勇氣”,并把自己的發現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綠野仙蹤
稻草人——智慧
鐵皮人——愛心
膽小獅——真正的勇氣
多蘿西——沒有地方能和家一樣
……
溫馨提示:
二年級的整書共讀,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故事”,這是選擇繪本或童書的主要依據。如何通過畫面、視頻、語言和表演等方式來發揮“故事”的吸引力,這對老師來說非常重要。
另外,師生對話時,教師可用追問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如該課,師生對話中有孩子認為:獅子其實很勇敢,只是他不知道,原來這么恐怖的懸崖他都敢跳。這時就是很好的追問契機。
當然要更好地指導孩子的閱讀,教師對文本的解讀,討論話題的設計都至關重要。否則,孩子們要走進故事的更深層次,則無從談起。
文_水心老師 趙枷雯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活動的自然和美好,上述教學環節采用了詩歌導入的方式,且選擇的詩歌與所讀之書的內容相關性極強。于是在美好中,在老師就詩歌內容的質疑中,孩子帶著好奇與疑問開始了閱讀活動。
開啟整書細讀前,應該對故事有完整的了解。該課采用了復述故事梗概的方法,除此之外,還采用了朗讀關鍵段落,讓孩子們繪制地圖等方式,這也促進了孩子們對故事的了解。這些了解是對個別精彩片段細讀的前提和基礎,這樣才能將對人物的認識真正地置于整本書的故事背景中去,以達到對人物和情節的深刻理解和體會;在不知不覺中帶領著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概括和歸納。
在對故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與文本對話,針對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多蘿西、稻草人、鐵皮人、膽小獅和小狗托托一起踏上了去往翡翠城的旅途……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的愿望都是奧茲大法師幫助實現的嗎?引起孩子之間的認知沖突,從而開始探討“真正的勇氣”。這個問題的設置非常有價值,有了沖突才有探討意義,才有探討的興趣,所以課堂非常熱烈。老師順勢引導:“嗯,看來大家的意見很難統一哦!到底他們的愿望是怎么實現的,需要咱們一章一章細讀,從文字中去發現。”于是孩子們有了深入閱讀的動機,他們得給自己的看法尋找依據,而要有依據就得細細地去讀。讀完后的匯報,是細讀品味過程的最終呈現,是經過分析判斷得出的結論,這個過程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在討論中孩子們發現了:敢于嘗試是勇氣,勇敢面對是勇氣。
接著在繪本閱讀中又發現:敢于承認“不認識”也是勇氣,于是對勇氣的看法變得多元,“勇氣”這個詞也變得豐富起來。在談論生活中自己的勇氣故事時,孩子們興趣盎然,這是在發現和認識自己。這一系列的發現,充滿樂趣,這是一個愉悅的過程,一個有趣味的過程,一個認知生長的過程。
這樣的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吧。
閱讀到這里似乎應該結束了,但此課沒有結束。課后作業很有意思,請孩子回到家中和父母交流討論: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氣,并寫下來。課堂得以延伸,因為關于勇氣的討論和發現還沒有真正結束,還需要孩子在更多的情境和角度中去認識和發現,或許在以后的成長中也會成為討論的話題。
因為,閱讀不只于課堂,不只于書本。
文_龍云東

龍云東: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成都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專注于語文課堂教學研究、兒童閱讀與寫作、群文閱讀教學研究,多次擔任“國培計劃”項目專家組成員。
1.導讀:激發興趣
2.推進:學會細讀
推進,就是逐步引領學生進入故事,實現多維對話。要始終關注孩子們的閱讀進程,把握閱讀的時間與節奏。可以將整本書分為幾個部分,結合學生導讀題完成情況,進行一些小主題探討,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認識,解決讀書過程中的障礙,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
3.交流:設計話題
圍繞一定主題對整本書進行交流,分享彼此不同的觀點,提升對文本的理解;將同主題或獨立主題的文本比較,引導深入。切記:絕對不要去重復講述故事,而是對整個故事、整本書的回顧總結與提升,要領著孩子往高處走一走,與學生當下的生命相結合。
4.拓展:開闊視野
拓展,既是終點,又是起點。共讀完一本書后,以這本書為新的起點,引領學生開始新的挑戰。如:觀看相關電影,制作讀書小報,閱讀作者的其他作品,閱讀同主題的其他作品等。此外,還可以排練童話劇,師生來一次有文本材料做支撐的穿越……
5.每一堂課的引領,因其在閱讀過程中所處的不同階段而有所區別,但又具有一些相似的流程:
(1)詩歌開啟:選擇與本書主題相關的詩歌,來開啟美好的悅讀之旅。
(2)前情回顧:用簡潔的語言和圖片,喚醒孩子們上節課的記憶,加深孩子們對整本書的印象,為本節課的內容做鋪墊。
(3)主題探討(或章節探討):根據文本故事的特點,提煉不同的主題,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孩子們走進文本,引導孩子們進入主題探討。
(4)品讀感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到語言層面,引導孩子注意到關鍵性的情節和語句,做深入解析;挑選推動文章發展的重點詞句,讓孩子們品讀,并引導孩子們感受這些詞句的作用。
(5)比較拓展:選擇相關主題的繪本、視頻或者相同類型的其他書目,進行拓展閱讀,為孩子們帶來新的認識和思考。
(6)師生總結: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先對今天的討論或主題做總結,最后由老師將大家的感受、理解做梳理,形成完整的課堂結束語。
(7)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采用以下措施,讓孩子動手動腦,真正走進閱讀。
一是勾畫批注: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孩子們在文中尋找關鍵字、詞、句,并做勾畫。將在閱讀中獲得的感受、理解在文中相應的位置做批注。
二是互動探究:以本節課的主題為背景,老師引導孩子們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主題探討。在討論中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加深孩子們對本節課主題的印象,同時引發孩子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