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章輝,何兆平,唐彪
(云南省永勝縣人民醫院外一科,云南麗江674200)
外科手術應用于老年急腹癥的療效分析
馬章輝,何兆平,唐彪
(云南省永勝縣人民醫院外一科,云南麗江674200)
目的研究探討使用手術方式治療老年急腹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診斷為老年急腹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行單純保守治療。經過3個月療程觀察后,整理并記錄研究組和觀察組臨床癥狀和體征情況以及產生副反應情況,并加以分析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5.931,P<0.05),研究組患者無死亡,對照組死亡2例。研究組痊愈19例顯著高于對照組11例(χ2=6.964,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為10.00%,對照組為50.00%。與研究組相比,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率顯著較高(χ2=9.572,P<0.05);主要不良反應類型為嘔吐與惡心。結論外科手術治療老年急腹癥效果顯著,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療效均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概率,保證了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老年急腹癥;外科手術;保守治療;臨床癥狀老年急腹癥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主要特點為患病急驟、病情易變、病因復雜[1]。此類疾病常表現為以腹痛為主的急性全身癥狀,包括生殖、消化和泌尿等多個系統器官的炎癥、梗阻等癥狀。由于老年患者臟器功能減退、反應遲緩、臨床表現不典型,當老年患者患急腹癥時增大了誤診誤治的發生概率。因此,臨床上需重視老年急腹癥,了解疾病特點,隨時掌握病情變化規律,如此能夠保證確診度高、治療及時且有效[2-3]。本研究在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腹癥患者中選取60例老年急腹癥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外科手術和單純傳統保守治療手段進行治療,通過對患者術前、術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的記錄和對比,表明治療老年急腹癥中采用外科手術具有顯著優越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診斷為老年急腹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選取患者均以自愿為原則并符合以下條件:患者術前經檢查提示為急腹癥,且只能通過手術治療明確;患處出現全身癥狀反應,如體溫偏高、心率偏快(>90次/min)、呼吸頻率過高(>20次/ min)、血液白細胞偏多。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1.0±1.5)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5~93歲,平均年齡(73.1±4.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接受本院治療前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均須及時采取全面檢查,急腹癥導致的全身炎癥反應需進行心血管、呼吸、神經、內分、腎等內科和泌尿外科等常規專科會診。
1.2.1 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在確診完畢后,醫生需綜合評估患者手術麻醉風險。醫生做好常規的抗感染、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手術工作,進行開腹手術治療。常見手術如闌尾切除手術、胃大部切除術、穿孔修補術等。針對患者不同的手術情況及時制定相應術后護理措施實行方案。
1.2.2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確診完畢后,進行常規保守非收拾治療。治療主題為抗炎、減張和藥物支持。本院對患者進行6個月的療程觀察。嚴密觀察和檢測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以及副作用發生情況。如患者出現病情急劇惡化,如發生休克等,建議患者實行手術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本文按照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恢復情況,將療效分為以下3級:治愈:患者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狀基本全部消失,觀察期內病情無惡化;好轉:患者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狀大部分消失,觀察期內病情無惡化趨勢;無效:患者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狀仍然存在或改善不明顯,觀察期內病情有進一步惡化趨勢。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0%。
1.4 統計學方法將本文記錄整理的數據使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測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0.00%,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研究組出現1例惡心、1例嘔吐、1例腹瀉,而對照組患者則共有5例發生惡心、嘔吐反應、2例頭暈、3例腹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作為老年急腹癥治療的一種方法,手術治療能夠帶來良好的臨床效果。老年患者患病一般較青壯年相比病情更佳危險,更加復雜,加上老年患者的免疫力較差,重要器官功能運轉不暢,伴隨著其他病史,所以了解掌握病情初期的臨床體現和演變過程,及時且嚴密檢查患者的體征情況,評估手術的風險性十分必要[4-5]。
本文從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腹癥患者隨機選取60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行外科手術治療和傳統保守治療。由本文數據顯示,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00%和70.00%,前者明顯大于后者,且經統計學方法測算后,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均有不良反應發生,比較兩組發生率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國內部分手術治療老年急腹癥的相關研究中樣本量不詳細,本研究通過觀察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前、術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輔助以良好的護理措施,評價手術治療的療效[6]。因此該研究為急腹癥治療領域帶來創新,并對后期臨床優化起了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急腹癥需盡早確診,及時做好手術風險評估后,依據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和手術方式,掌握合適的手術時機,采用手術治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
[1]龍玉華.老年患者急腹癥的診療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183-184.
[2]孫海霞,夏麗芳,蔡文芳,等.老年急腹癥患者急性期應對方式與情感抑郁的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18-20.
[3]徐燕群.231例老年急腹癥圍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7):313-314.
[4]周靜平.34例老年急腹癥診治體會[J].亞太傳統醫藥,2013,9(2):113-114.
[5]史長青.老年急腹癥圍手術期處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489-490.
[6]戴春山,王雄華,陳彬,等.POSSUM評分系統預測老年急腹癥患者手術風險的臨床意義[J].現代實用醫學,2012,24(12):1359-13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