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226200) 郁 衛●
?
淺談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判斷
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226200)
郁 衛●
高中階段的摩擦力主要有兩類: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的范圍在0~fm之間,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物體保持相對靜止的臨界狀態;而滑動摩擦力是產生在發生摩擦的兩個相對滑動的物體之間,當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受力情況發生變化時,就有可能使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發生轉換.下面,我就談談怎樣判斷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題型一: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來判斷
這類題目比較簡單,直接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來判斷.受到靜摩擦力的物體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滑動;受到滑動摩擦力的物體有相對運動,而不會相對靜止.
題型二:與之接觸的物體是固定不動的
例題1 如圖1,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水平力F推物體,請判斷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這道題目學生很好理解,當F>fm時,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f=μmg;當F≤fm時,物體受到靜摩擦力,f=F.
接下來我問:“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那為何只用推力與最大靜摩擦力作比較?”這時,學生就回答不出來了.其實這一類題目只要看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Ff外跟它的最大靜摩擦力fm比較,當Ff外>fm,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當Ff外≤fm,物體受到靜摩擦力.
例題2 如圖2,物體放在粗糙的斜面上,請判斷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情況.
圖3 圖4
第一步: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摩擦力除外),如圖3.
第二步:求出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即重力mg和支持力N的合力,如圖4.
第三步:比較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mgsinα和最大靜摩擦力fm=μmgcosα
這一類題目同樣看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Ff外跟它的最大靜摩擦力fm比較,當Ff外>fm,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當Ff外≤fm,物體受到靜摩擦力.
題型三:與之接觸的物體是勻速直線運動的
圖5
以傳送帶為例:
傳送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α以恒定的速度v向下運動,傳送帶足夠長,今在其右端A將一工件輕輕放在上面,工件被帶動,傳送到左端B,已知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最大靜摩擦力fm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f.試分析:工件由傳送帶A端運動到B端的運動情況?如圖5.
第一階段:勻加速直線運動,如圖6.
mgsinα+μmgcosα=ma1
a1=gsinα+μgcosα
第二階段:判斷勻加速還是勻速運動,如圖7.
重力mg和支持力N的合力為mgsinα,最大靜摩擦力fm=μmgcosα.
如mgsinα<μmgcosα,則為靜摩擦力,工件作勻速直線運動.
如mgsinα>μmgcosα,則為滑動摩擦力,工件作勻加速直線運動,mgsinα-μmgcosα=ma2
a2=gsinα-μgcosα
題型四:與之接觸的物體是加速(或減速)運動的
圖8
如圖8所示,mA=1kg,mB=2kg,A、B間靜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當拉力大小分別是F=10N和F=20N時,A、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析 先確定臨界值,即剛好使A、B發生相對滑動的F值.當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5N時,既可以認為它們仍然保持相對靜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認為它們間已經發生了相對滑動,A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加速運動.這時以A為對象得到a=5m/s2;再以A、B系統為對象得到 F =(mA+mB)a =15N
(1)當F=10N<15N時, A、B一定仍相對靜止,所以 aA=aB=F/(mA+mB)=3.3m/s2
(2)當F=20N>15N時,A、B間一定發生了相對滑動,用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F=mAaA+mBaB而aA=5m/s2,于是可以得到aB=7.5m/s2
綜上所述,許多貌似繁難的摩擦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摩擦力這一內容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同時也是高考的熱點.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
G
B
1008-0333(2017)10-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