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筆
全球石油中下游調整加快步伐

羅佐縣專欄
供職于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經濟學博士,長期從事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
面對低位運行的油價以及上游發展的“困境”,石油行業發展的重心估計會適度轉移至下游的石油化工領域。盡管各國經濟目前還沒有完全擺脫危機之后的衰退而全面走向復蘇,石油化工行業的市場環境也不夠樂觀,但是單從行業運行成本的角度看,低油價給石油化工行業送了一份“大禮”。近期國內外行業發展動態顯示,中下游石油化工業務運行的活躍程度顯著增強,更多的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資產交易方面,油氣管網及下游石化業務的并購交易量價齊增,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都有顯著增長。當然從絕對金額方面看,上游油氣資產交易還是占主流,這是由油氣行業的技術經濟特點決定的,但是中下游交易的這一變化還是值得重視。
雖然低油價導致成本下降為下游石化行業發展贏得了機會,但并不意味著石化行業的發展就可以高枕無憂。相反,在當前及今后的發展形勢下,石化行業的發展將受到更多的約束。
首先是和上游一樣的成本控制問題。低油價降低了石化行業的營運成本,但低迷的經濟形勢抑制了石化產品的需求。石化行業發展僅僅依靠低油價帶來的成本優勢是不夠的,還需要繼續挖潛,努力控制成本。從石化行業發展的國際經驗看,集群化、一體化是降本的有效手段。若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石化行業在一體化、集群化建設方面的力度肯定會加大,這是降本的必由之路。這條發展道路的選擇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資產并購與剝離交易來完成。
其次,石化產業的發展要展現更多的綠色低碳發展特點。全球經濟呈低速增長狀態的概率正在增大,但低速增長伴隨著綠色低碳發展的約束條件,這一現象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后就已成為事實。石化產業在這一形勢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只有在自身發展中盡可能多的吸收綠色低碳元素方能順應發展潮流。當前的新能源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油價的束縛,傳統化石能源若不能提升自身在綠色低碳方面的競爭力,發展的空間就會被擠壓。
頁巖氣革命之后,全球油氣生產重心有西移之說。其實在這一時期也有能源消費重心東移之說,兩者并不矛盾。就今后的發展趨勢看,這兩個現象會不斷得到鞏固和增強。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大國雖然在危機之后經濟增速有所下降,但經濟總量大、人口規模大、經濟增速依舊位居全球前列,而OECD等發達國家由于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經濟結構較為成熟,大幅增長的空間不大。這一形勢決定了未來石化產品的供應重點在東方。
總體看來,未來全球石油化工產品的消費增量將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東盟等經濟穩定高速發展、人口數量眾多、經濟基礎體量較大的亞洲國家。全球石油化工產品的市場重心將進一步向東亞和南亞地區轉移。轉移往往伴隨著生產要素的流動,石化企業要提升自身競爭力,搶占更多的全球市場份額,在消費區投資設廠是普遍做法。也就是說,在低迷經濟形勢下石化企業降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本著就近市場的原則來運營自己的企業和業務。有這種想法的企業多了,企業行為的眾籌自然會推動地區的石化資產交易。綜合考慮石油行業發展重心適度向下游轉移的趨勢,石化行業消費重點區域主要分布在亞太等地區,以及石化行業出于降本需要在全球范圍優化資產配置等因素,未來石化業務發展重心應該在亞太地區。伴隨著形勢發展,石化行業將逐漸出現新的綠地投資,交易并購也會逐漸興旺起來。目前看來,類似的動向在一些地區和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已經出現。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責任編輯:趙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