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要:農村成人教育對提高農民素質、強化農業農村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成人教育 三農服務 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成人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發展的加快,在前進過程中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使農村成人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波谷”期。但要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加快發展農村社會經濟,必須進一步發展農村成人教育。
一、“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使得農村成人教育工作任務更加艱巨
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充分體現了新時期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也深刻表明黨中央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描繪了“三農”發展的新前景。
城鄉發展一體化使得農村成人教育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力氣,統籌安排,抓好農村成人學校教學培訓工作。
二、成人教育如何為“三農”搞好服務
整體教育原理表明,把教育、農業、科技、經濟等本身就密切相關的內容結合為一體,優勢互補,就能產生1+1>2的整合功能。特別是教育與科技的結合是提高國民和勞動力素質,培養專門人才,加速科學進步,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途徑。而農村成人教育處在教育與經濟的直接結合部,不同于普通教育,有其自身特點和性質。與普教比,它更接近于實際,它既是社會主義大教育的范疇,又是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部分。要堅持它的社會性、實用性、終身性原則,使教學內容真正與農民的實際需要合拍,才能提高辦學質量,農村成人教育才有活力,有生命力。
對于初露端倪的知識經濟,成人教育工作者應當走在前沿,搶先到位,積極主動地進取地為知識經濟發展服務,進行適應農林副等專業技能的訓練,讓受教育者在農村經濟建設中主動發展,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推進成人教育向深度廣度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一)營造氛圍,尋求發展
農村成人教育首先要確立大教育觀念,大力調整教育結構,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改革專業設置和調整適應的教學計劃,專業設置應緊緊圍著經濟發展的要求,拓寬思路,處理好長線專業與短線專業的關系,要站在經濟改革的前沿,有著超前意識,提前介入,為社會培養實用人才和備用人才。教學計劃的制定應本著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原則,少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建立起與當地經濟建設相適應的教育框架體系和發展需要。其次,廣泛地宣傳發動,與普中教育接軌,利用廣告牌、宣傳欄、現場會、廣播電視等形式大力宣傳成人教育的優勢,大造輿論,既可以學習文化知識,又可以學習專業技術,收費低,投入少,時間短,見效快。搞好新技術的示范和輻射,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切實感到搞好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求實務真,創造發展
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成人教育將擔負起所有末來的巨大培訓任務,要盡快提高全民素質和創新能力;要加強各類人員的繼續教育,特別是造就一批有高素質、有創新能力,而且能將創新能力運用到經濟社會與各項事業中去的人才。
綜上所述,農村成教工作的求真務實,講究實效,開拓發展,是當務之急,也是勢在必行。
1.開設各類急需專業,為產業結構調整服務。
根據開放開發和產業結構的需要,開設計算機應用、外語賓館服務等一大批新專業,加強與勞動力市場的銜接;提高辦學規格,把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重點來抓,開展專業技術、經營管理方面的培訓。要求鄉鎮及村干部必須參加管理專業學習,以適應農村產業結構對人才的需求。
2.廣泛開展崗位培訓,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
通過對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進行二、三產業的上崗培訓,同時對留在第一產業的勞動者進行技術培訓,有力地促進農村勞動力從第一產業的勞動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
3.開展各類文化學歷教育,努力提高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
4.廣泛開展社會文化生活教育,進一步樹立市民意識,提高居民文明程度。
(三)多方參與,協調發展
從農村成人教育的性質和對象來看,成人教育是一項社會很強的事業,它不僅涉及千家萬戶,而且涉及農業、工業、商業、教育文化、科研、婦女、民兵、共青團等相關部門。農村成人教育要開展對回鄉高初中畢業生的實用技術培訓,就離不開教育部門、共青團組織的宣傳發動;要提高農村干部和婦女的文化技術素質,就離不開組織、婦聯的密切配合;要開展對農村科技戶、專業戶的知識更新,就離不開農業和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從農村成人教育的任務和培養目標看,隨著農村商品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成人教育的任務越來越重,它既要為農林、牧、副、漁、培養技術人才,又要為工商、建、運、服培養技術骨干;既要培訓鄉、村組干部,又要培訓專業戶和回鄉高、初中畢業生;既要辦普及班,又要辦提高班;既要培養技術人才,又要培養大批有一技之長的新型農民;既要辦文化班,又要辦技術班,如此繁重的任務,光靠教育部門顯然不能完成。沒有相關業務部門參與,更是無法辦好的。因此,實行多方參與,是農村成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成人教育部門要把當地的各級各類成人學校組織和充分利用起來,吸引各類機關部門辦學,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在企業中建立學習型組織。在農村中成立村級辦學點,各方協調、共同發展。
(四)終身教育,長遠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與經濟的緊密關系大大超過以往任何時期,成人教育更應直接融入知識經濟之中。知識經濟的發展,主要取決于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并有創造能力的勞動者;面向勞動者知識技術的不斷更新,能力的持續提高,必須依靠不間斷的在職學習,由于成人教育具在可持續的特征,在知識經濟的影響和作用下,它可以把教育的內涵在時間、空間上進一步擴展。時間的擴展將是呈現教育終生化的趨勢,空間的擴展將展現教育社會化、國際化的趨勢,從而使成人教育能夠順應迅速變革的世界。因此,在農村中開展多方位、多渠道、多內容、多形式的終身教育,走多樣化發展的道路,鼓勵、扶持各類型成人學校辦學,發揮成人學校多功能的作用,為社會成員造就多種接受各種教育的條件和機會,為農村培養多層次、多類型人才。鄉鎮成教要實行一校多牌,融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多種教育為一體,充分發揮多功能綜合作用,積極主動開通終身教育渠道,開展多內容的終身教育,提供社會更多的學習機會。
總之,把提高辦學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這是農村成人教育的活動力所在,農村成人教育是社會性教育,必須堅持實用性教育、終身教育,必須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路子,只要我們遵循“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的教育,樹立新觀念,腳踏實地,農村成人教育必將為農村經濟建設和推進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