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仕瑛++吳仁鵬
受到國內經濟下行和東部發達地區大規模實施 “機器換人”計劃的影響,近年來廣西農民工返鄉人數逐年增加,返鄉人員中有創業意愿的不在少數。為切實幫助農民工解決創業初期融資難題,2015年6月,廣西在全國率先出臺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實施暫行辦法》(桂人社發〔2015〕33號),把農民工和符合條件的農民創業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范圍,貸款額度為10萬元,貸款期限2~3年。經過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大力推動,廣西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7年3月31日,全區累計發放貸款11778筆,發放貸款總額101404.65萬元,助力近1.46萬人實現創業,帶動就業10萬人。
一、主要做法
政策推行初期,遇到很大阻力,有些地方反映申請貸款條件過高,有的地方反映擔保基金不足,還有的地方反映經辦銀行設置附加條件。針對發現的問題,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同時舉辦政策業務培訓班,采取有力措施,一一破解貸款發放難的問題。
(一)補充完善政策
2016年6月,印發《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的補充通知》(桂人社發〔2016〕37號),完善了相關政策,對貸款對象和條件、擔保基金的運作和籌集、擔保貸款的附加條款、反擔保人范圍進一步明確。一是將貸款對象和條件調整為“有半年以上進城務工經歷農民工或經‘第一書記推薦的農民,持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發的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取消原先必須“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及《創業培訓合格證》”等申請條件。二是進一步強調“享有地方財政人員經費預算的村‘兩委干部和公職人員”等四類人員均可作為反擔保人的范圍,各市、縣及經辦金融機構不得擅自縮小反擔保人范圍。三是明確要求各地經辦金融機構在核發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時,不得設置家庭成員有無商業貸款、家庭是否和睦、是否屬于非單親家庭等任何附加條款。
(二)加強溝通協調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經與自治區財政廳協商,對2015年下達各地的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資金,在確保本地區貼息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可調整用于擔保基金;2015、2016年自治區下達的農民工工作獎補資金也可用于補充擔保基金,切實解決各地因財政困難,擔保基金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同時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將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列入金融改革事項,督促經辦金融機構開發與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相適應的金融產品,指導各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分別與承擔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的經辦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
(三)強化業務培訓
2016年5月,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浦北縣舉辦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工作業務培訓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金融機構有關負責人分別進行政策講解,重點解答了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執行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問題,幫助基層釋疑解惑,提高政策執行力。培訓班結束后,各級各部門切實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推動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來自經辦業務量最大的中國郵儲銀行廣西區分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6—8月全區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發放額15409萬元,比4、5月份的發放額(1139萬、2023萬)翻倍增長,僅8月份單月就發放了6550萬元,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二、具體成效
廣西農民工返鄉創業主要涉及種養殖、商貿服務、餐飲旅游、物流加工等行業,具有點多、面廣、規模小的特點,廣西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切實解決了農民工創辦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全區有1.46萬名農民工因得到貸款的幫助成功創業實現創業“夢想”,走上了返鄉創業致富的道路。如百色市農民工楊春得益于10萬元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的支持,創辦百色市彤鑫家政服務中心,形成“百色家姐”的勞務品牌,與深圳市“580家政服務公司”開展勞務協作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又如南寧市農民工周揚,于2015年參加廣西第二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在自治區決賽中榮獲中式烹調師一等獎。比賽結束后,周揚申請了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借助10萬元貸款創辦了一家飯店,當起了老板,掀開了人生的新篇章。鹿寨縣農民工莫春紅,瞄準本地特色農產品,借助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起步,逐步創立鹿寨縣全利土特產品加工廠,注冊榴江頭菜的品牌,按照“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運作,帶動鄉親3000多人就業。據不完全統計,荔浦縣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規模超過2000萬元,直接幫助422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人數3656人。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民工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