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全會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會議強調,破解當下中國發展難題,必須要樹立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核心的發展理念,為巨化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從國企改革、產業升級、開放發展和黨建工作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對于中國企業的未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1世紀是信息化、技術化、多極化時代,這個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既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彰顯,也是一個企業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物質形態生產力的源泉。
一、傳承發揚國有企業優秀傳統文化
企業作為一種以人與人組合為基礎的經營活動主體,所有活動最終都要靠人來執行,企業中的人又要依靠企業生存。企業文化滲透于企業的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員工行為之中,是現代企業的靈魂和持久動力。集團公司湖北片區的四家電力設計、施工企業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輝煌的業績。時代變革催生企業加速發展,湖北工程公司的誕生是重組企業穩中求變的思維創新,又是重組企業尋求發展的美好愿景。從湖北宏源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有容乃宏,至誠為源”到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秉承的“厚德尚能,敏行至善”,從湖北電建一公司最早形成的“中華電建第一旅”文化品牌到湖北電建二公司深入人心的“融·和”文化;充分感受企業發展中“融”與“容”的交集與厚德載物的胸襟。企業文化能夠激發和凝聚員工歸屬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企業的靈魂與精神支柱。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
企業文化創新是指為了使企業的發展與環境匹配,根據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形成體現企業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并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活動過程。湖北工程公司希望通過企業經營活動所形成獨具企業特色,并為全體員工遵循的文化觀念、經營思想、共同信念、共同意識和道德準則,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還要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每步實踐中。
我認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在于,將國有企業傳統文化的傳承“仁愛”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共享”緊密聯系。“仁”是儒家倫理規范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主線,即“仁者愛人”。彰顯出一種人本主義和博愛精神,要真正做到“愛人”,就是達到“仁”的境界,即和諧、協調、平衡、有序的狀態;所謂仁,是企業發展的黏合劑與潤滑劑,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相處,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共存。所謂仁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人與自然間的相處之道。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與之和諧相處。正因為有了仁愛之心、惻隱之心、同理之心,包容之心,企業員工才能自我規范、自我約束、自我養成、無私奉獻,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企業人。愛崗敬業精神才能夠真正從心靈深處突顯,懷揣感恩之心,勇于擔當,處處維護企業利益和展示企業形象。所謂“共享”,就是員工與企業真正成為命運共同體,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為宗旨,關注員工訴求,逐步完善員工發展平臺和機會,使員工社會地位、自我價值得以彰顯,福利待遇不斷提升。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提升
縱觀世界企業一直是在競爭中尋求生存和發展:50年代前企業競爭靠硬件,60年代競爭核心憑技術,70年代競爭側管理,80年代競爭重營銷,90年代競爭講品牌。21世紀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企業文化。世界著名企業成功背后都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共享價值觀作支撐。如:通用電氣永遠推崇“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的三個傳統,秉承誠信是人之本,也是企業立身之本”;沃爾瑪“尊重每位員工,服務每位顧客,每天追求卓越”的價值觀等。重組的湖北工程有限公司,肩負整合、團結、引領成員企業發展的重任,吸收和提煉各成員企業的文化精髓,企業文化建設的提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主攻精神文化。規范制度文化,推進行為文化,提升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是通過全員性企業文化值入,挖掘和弘揚企業精神內涵,形成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理念。建立健全規范完善的制度體系和科學有效考評機制。
二是堅持指導思想。堅持“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管理思想,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律,構建符合時代需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需要,符合企業個性化需要的文化體系,為增強企業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力量源泉。
三是提倡以人為本。員工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是企業最重要資源。著名管理學家威廉·大內在《Z理論》一書中指出:“企業的宗旨就是幫助雇員的成長。”企業只有關心人、理解人、重視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培育人,最大限度地開發企業的人力資源,充分調動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以企業為家,企業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四是建立長遠目標。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應以轉型升級為驅動,持之以恒地推動“一二三四”戰略目標,即堅持一大戰略主線、聚焦兩大業務領域、打造三大核心競爭力、構建四大業務形態。大力推行“一二三四”總體發展思路和目標的管理標準,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
五是突出文化重點。以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推動,加快促進公司文化建設創新提升的步伐。文化可以借鑒卻不可照搬、套用。企業真正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不是被動、盲從、搞形式主義:喊幾聲口號,貼幾幅標語,搞幾項活動,文化之要在于“化”,在于身體力行。如文化不落地,就叫沒有文化,不是企業文化規劃有多么美好,企業文化手冊有多么精致,在企業文化的日常工作中,應定期對企業窗口和平臺這兩大建設做一些評估,以不斷改進。以形式主義的管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不可能形成自身企業的特色文化,更不可能達到最高管理層的頂層設計和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