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妹
摘要:企業文化表現著企業的產品情況以及服務質量,主要包括企業品牌、產品形象、產品質量以及業務水平等外部表現形式。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間存在著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由于企業文化建設能夠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又能夠及時將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果呈現出來,因此,讓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能夠全面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作用的發揮,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優勢。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制度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西方現代企業文化制度的引入,國內企業也受此影響,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不僅促進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且使得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更加靈活,工作成效更為顯著。因而,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探索二者有效結合的途徑,是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
一、“新常態”下企業思政工作的問題分析
(一)工作對象呈現復雜化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改革的深入,在現代企業中,人員結構和人員身份開始呈現復雜化的特征,包括固定在編職工和合同制員工,以及勞務派遣人員等。多樣化的用工形式,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與此同時,隨著“80后”、“90后”走上工作崗位,對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工思想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各種社會思潮對職工思想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部分企業領導認為業務技能是硬的,物質激勵是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軟的、虛的。有的管理者認為,教育不如處罰,處罰讓員工長記性,能讓員工從主觀上從不敢犯錯誤、小心謹慎,但處罰只能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而且要慎用,否則將會使職工產生畏懼和反感的情緒,對職工存在的思想問題、錯誤行為不能及時進行引導和疏通,問題長存不化,最終成為疑難雜癥。大部分企業集中全部精力抓生產經營工作,只追求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影響,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僅無法產生“生產力”,甚至拖了企業發展的“后腿”,缺乏對政治學習的重視,不支持、不主動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借助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
(一)借助企業文化拓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現代管理學認為,在經濟管理中,人既有經濟利益方面的需求,還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員工群體思想教育和群體塑造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企業文化的主要作用是開發員工智力、匯聚企業向心力,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基礎,以統一的行為方式和道德準則去要求員工,喚起員工隊伍的合作精神,進而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企業可以立足于文化建設,拓寬思想政治工作思路。這就要求企業提高認識,將企業文化當做重點工作來做,致力于完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制定文化建設長遠規劃,明確文化建設分工、標準與原則,為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文化建設與管理中,要求企業文化、政工部門齊心協力,起到表率和帶頭作用,積極做好文化建設、協調、教育和宣傳工作。
(二)加強領導班子思想認識
領導班子是企業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如果失去了領導基礎,將會困難重重,因此要著力解決企業領導班子的認識問題。一方面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堅持企業領導班子學習制度,做好學習部署安排,并認真貫徹落實,把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統一起來,增強其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切實提升干部職工的意識形態,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圍。
(三)依靠調節功能,深化“制度文化”建設
企業的制度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的實踐、企業行為文化的具體表現中提煉出來的相對固化的規則總和,具有權威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主要包括領導體制、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三個方面。制度文化實際上是由企業各種行為規范與制度要求提煉形成的,要求企業的每位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對企業每位員工的行為都具有強有力的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的制度文化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有序運行,而且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始終有條不紊地運轉。鑒于企業制度文化的特性,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配合可以為它的建立和完善貢獻出一臂之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調節功能對于深化制度文化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調節功能是指,通過民主的、說服教育的、相互溝通的方式,進行人的情緒調控、人的心理調適和人際關系的調整,從而達到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的目的,保持和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四)堅持以人為本管理
一方面,在人文關懷上,立足企業實際,堅持從業人員人文關懷制度,擴大冬送溫暖夏送清涼、職工醫療互助保險、“金秋助學”、“女職工關愛”、扶貧幫困等活動覆蓋面。建立經常性的交流談心制度,創新開展短信慰問、賀信拜年及集體生日等活動,親情化提升職工忠誠度,促進企業凝聚力。關注青年成長成才,開展分享會、主題座談會、“青春榜樣”講課、主題論文比賽等形式弘揚青春的熱情、夢想的力量和奮斗的價值。一方面,在陽光央企建設上,出臺企業工作規則,完善局、分公司、項目部三級“三重一大”工作制度,細化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實施職工代表巡視制度,利用職代會、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公示欄、內部網站等平臺,將職工關注的重大事項及時公開,主動接受黨員干部職工的監督。
(五)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企業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
思想政治工作屬于我黨施政的一種優良傳統,而企業文化則屬于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方法與理論。進行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期參與:一是企業在借鑒國外文化建設方法的過程中應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先導。在我國企業中建立起的企業文化應體現出中國特色,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由于我國與國外其它國家間存在著地域、歷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我國的企業文化與國外企業文化間必然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所以我國的企業文化不能整套照搬國外的企業文化,而應該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作用,對國外企業文化的精華部分進行積極的利用。二是對我國傳統文化養料進行攝取時,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協同。在進行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部分進行充分的利用,而且需要將具有勇于創新、與時俱進等優良的時代精神融入其中,同時還應將這種精神與企業的各項制度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以此充分發揮思想教育與制度約束的作用,促進企業員工思想意識的全面提升,從而自覺規范各自的言行。在這樣的企業文化氛圍環境中,員工的思想意識不但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還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到員工的日常言行中,企業文化也由此得到了提升。三是企業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若遇到思想問題時需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予以解決。建立一個優良的企業文化體系需要較長時間的不懈努力,在這一過程中,不但要將有關的文化意識轉換為相應的行為,而且要對員工的陳舊觀念進行調整,而思想政治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具有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此外,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制度和機構等方面的優化改革,而此極有可能會損害到員工的利益,由此引發員工的思想顧慮。針對以上問題,只有充分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作用,從思想上對員工進行影響和引導,從而使員工的思想回歸到一個良性的軌道上來,繼而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經濟建設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吸引人才和促進生產。為企業的和諧全面發發展起到智力支持的作用,私有企業內訓操作較穩定,相對容易建立起完整的體系,制定內訓規章制度。建立內訓體系要結合企業戰略、企業文化,結合私有企業自身經營實踐的特點,結合實際提高接受培訓職工的思想政治水平。
參考文獻:
[1]周云虎.以企業文化建設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經濟師,2012(2):275-277.
[2]李鵬.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改革與開放,2011(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