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會計發展600多年,會計計數方法的發展有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計數方法的改進不但推動了數學的進步,也極大方便了簿記。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現代機器人在各行業的廣泛使用,人們擔心會計職業終將被機器取代。二進制計數方法是機器計算的基礎,能夠大大減少借貸的工作量,但改變不了借貸規則的產權基礎。因此二進制可以改進會計,但人類還是會計工作的主宰。
【關鍵詞】會計計數 二進制 借貸
一、引言
會計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數字是數學的語言,數字的進化反應了人類改造世界的水平。從遠古時代結繩記事,到今天的會計電算化,會計的進步離不開數字的演進。在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會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些人認為會計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還有些人認為會計作為一個職業將會消失。經過考證和計算,我們從人類會計歷史研究(郭道揚,2008)的角度初步探討數字對會計計數方法改進的作用。
二、歷史背景
(一)刻劃符號
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有相當一部分刻劃符號在一個較大的地域范圍內具有普遍性,其中一部分作為計量、記錄符號。到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母系氏族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人們開始創造并廣泛采用成套的刻劃符號。現今考古發現最具代表性、較為完整的成套刻劃符號,是西安半坡村人(距今6000年左右)與臨潼姜寨村人所應用的刻劃符號(郭道揚,2008)。
這些刻畫符號有可能是人類最早的會計記錄,研究發現這些刻畫符號可以記錄簡單的經濟事項,但也僅限于個位數或少量物品的表達,無法對大批量的數字進行表述。因而,可以推論在那個年代并不需要專職的會計人員,可能祭祀人員甚至個人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刻畫符號。
(二)結繩記賬法
人類進入母系氏族社會以后,計數方法出現了改進。在云南彝族自治州,調研發現結繩記事的實物和操作傳統(趙學源等,2011)。比如A家庭借給B家庭52元,A會在自己家的墻上掛根繩子,繩子上部打5個大結,代表50元;繩子中部打兩個小結,代表2元。繩子尾部可以打幾個結代表日期,也可以在繩子下部打結代表利息等等。等到B家庭把借的錢還清,A家庭就燒毀繩子,表示清賬。
結繩記事法東西方都發現其存在的證據,說明在全球范圍內這種會計方法具有普遍性。在云南一些村寨,發現有專人結繩記事,這可能是最早的職業會計了。
(三)文字記賬法
文字發明之后,會計計數方法出現了革命性變化。在古代中國發現了甲骨文字書寫數字,以及利用工具算籌和算盤計數(郭道揚,2008)。在古羅馬,出現了羅馬數字書寫計數。
文字計數法,結合了數字的記錄和計算工具的使用,使得計算和記錄工作不再統一,而是分割成了記錄和計算兩個載體。但是文字計數,仍是刻畫符號的延續,其匯總功能和加減功能極度欠缺,無法滿足大規模和復雜計算的需要。
(四)阿拉伯數字記賬
阿拉伯數字彌補了以上計數法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加里·J·普雷維茨等,2011),豎排的阿拉伯數字可以比較容易的計算匯總,數字的大小比較也簡化了很多。因此,計算工具的使用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從算盤、機械計算器、電子計數器,阿拉伯數字都應用自如,完全沒有文字計數法的約束。
阿拉伯數字的出現,不但帶來了數學上的巨大進步,也為簿記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據一些學者推測,復式記賬法的推廣就是建立在阿拉伯數字廣泛應用基礎上的。復式記賬法出現600年后,會計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數學的語言阿拉伯數字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會計職業幾百年來從未出現過危機。
(五)局限性
會計計數的歷史發展依托數學,數字的發展是數學的根基。源于人類的本能(郭道揚,2008),早期的數字和現代的計算都是十進制。隨著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十進制出現了轉換效率低、計算速度慢的特點,根源在于計算機計數基礎是二進制。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機器人的引入,會計職業受到巨大的挑戰,而基于人類本能的十進制計數法也可能受到沖擊。
三、二進制的計數應用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數制(萊布尼茨,1679)。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計算機中的二進制則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開關,用“開”來表示1,“關”來表示0。
計算機中,除了十進制是有符號的外,其他如二進制、八進制、16進制都是無符號的。二進制優點是基本運算規則簡單,運算操作方便。
舉例來說,計算機中1個字節是8位,阿拉伯數字5的原碼00000101,-5的原碼就是10000101,最高位表示符號+-。如用補碼表示負數,5的反碼11111010,補碼11111011,表示-5。
我們對會計處理資產交易中的應用舉例,資產5元,00000101,增加資產2元,借記2元,00000010,期末余額00000111,十進制是7元;資產減少2元,貸記2元,二進制是增加11111110,結果是00000011,十進制是3元。二進制里資產類科目數量增減不需要借貸,全部變成增加。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同樣道理。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借貸只在不同類科目記賬時發生,借貸的數量大大減少。在二進制邏輯下,借貸成為所有權主體之間的交易(盧卡.帕喬利,2009),即機器不能決定產權的界限,需要人工介入,這也是人工智能解決不了的所有權問題。
同理,收入-費用=利潤。我們用二進制表示資產、收入和費用的借貸性質,資產00000000,收入10000000,費用00000000,-費用就是10000000;其中最高位表示借貸屬性,0是借,1是貸。所以收入-費用=00000000,這時在屬性上利潤=資產,也就是收入剔除費用是資產的增加。利潤的概念在二進制中自然消失。二進制沒有利潤,只有資產,有可能二進制計數規則將只能通過資產變動來反映利潤,這就回歸原始的樸素計量(加里·J·普雷維茨,2015)。
上市公司原來的利潤考核變成了資產的考核,或凈資產的增加。原來盈利能力對應的財務比率,會全部淘汰。對于現在的盈余管理和利潤不實,二進制在邏輯上會不會有所突破呢?
四、結論
數字的進化影響會計計數的發展,阿拉伯數字的出現改革了會計計數。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大量使用,人類的十進制計數法與機器的計數規則出現了矛盾。計算機的二進制計數法對于人類來說確實不那么直觀,但掃碼、條形碼、甚至二進制數組對于機器來說確實非常的方便。也許不遠的將來,我們生活中充滿了二進制數字和條形碼,我們的會計工作也將與現在的形式完全迥異。
二進制的使用可以減少借貸記賬的工作量,但改變不了借貸記賬法記錄所有者權益和債權的產權需求(盧卡.帕喬利,2009),因此借貸記賬的基本原則還將在會計工作中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也許這就是會計工作最終無法離開人類參與的原因。
參考文獻
[1]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79.二進制算法.
[2]郭道揚.2008.會計史研究(第三卷)[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加里·J·普雷維茨,皮特·沃頓,皮特·沃尼澤著.陳秧秧,林志軍譯.2015.世界會計史[M].立信會計出版社.
[4]盧卡.帕喬利著.常勛,葛家澍,林志軍譯.2009.簿記論[M].立信會計出版社.
[5]趙學源,陳紅.2011.云南省少數民族會計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M].經濟科學出版社.
基金項目: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YJ-2015-42。
作者簡介:顧海(1974-),男,浙江寧波人,廈門大學,會計學博士,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會計系講師,職務:會計系副主任,講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研究方向:國際會計,會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