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單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滿足市場經濟迅速擴張的需求的,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很多企業紛紛進行并購整合以提高其市場占有率。因此,并購已經成為互聯網企業快速擴大資本搶占市場、控制資源、跨越行業壁壘、實現企業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58同城并購趕集網為例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我國互聯網企業并購績效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 58趕集有限公司 并購績效
一、文獻回顧
(一)并購動機
1.企業能迅速實現規模擴張。與內部投資的方式相比,企業采取并購的方式會更有效率。因為內部投資方式會使企業被項目建設周期、資源獲取及配置等方面所限制,制約其發展速度,但并購可以使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規模擴張,提高競爭能力。
2.突破壁壘,實現快速發展。企業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會遇到包括:技術、資金、渠道、經驗等壁壘,企業通過并購的方式,可以控制該行業的原有企業,繞開這一系列的壁壘,以較高的效率和較低的成本進入該行業[1]。
(二)協同效應
1.經營協同。并購后,原企業的營銷活動也一并進行了合并,節約了營銷費用,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新產品、采用新技術,增強企業的綜合抗風險能力。
2.管理協同。在并購中,具有優質管理資源的收購方,通過收購那些資產狀況良好僅因管理不善導致績效低下的公司可以使收購方的管理資源得到有效配置,使雙方價值實現最大化。
3.財務協同。并購后,管理機構和人員的精簡可以使管理費用由更多的產品分擔,節省管理費用;與此同時企業可以對資金進行統一調度,增強資金利用率。規模和實力擴大后的企業籌資能力大大增強,能滿足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2]
二、案例分析
(一)并購背景
經過一番大浪淘沙后,趕集網和58同城兩家在分類信息行業中脫穎而出,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成為分類信息行業的兩大巨頭。它們的主營業務都集中在生活服務領域,商業模式相似,業務范圍高度重合,因此兩公司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處于激烈的競爭狀態。雙方的競爭導致過度的消耗,無暇顧及新商機,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激烈的競爭使雙方的營銷費用都持續大幅上漲。此時的合并除了節省運營成本之外,更可以節省機會成本;而且二者的合并屬于橫向整合,在實現資源渠道共享的同時可以發揮雙方在成本、收入以及戰略層面的協同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合并顯然比競爭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并購結果
2015年4月17日,趕集網宣布與58同城達成戰略合并協議,成立58趕集有限公司。此次合并采取換股形式進行,根據雙方股東達成的最終協議,58同城以現金加股票方式獲得趕集網43.2%股份,包括3400萬份普通股和4.122億美元現金。另外,騰訊將以每ADS52美元的價格認購價值4億美元的58同城新發股票。根據最新的股價估算,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將超過100億美元。
(三)并購績效分析
1.財務分析。
(1)合并后營業收入趨勢分析。
58同城公布的2015Q2財報顯示,期間營收1.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1%;58同城的營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發布信息商家的“會費”,二是網絡的廣告收入。兩項收入增長較為均衡,2014年,58同城會員費和廣告費收入占比分別為52.5%和47.2%;2015年Q2,兩項收入同比增幅別為204%和87%,會員費收入占比上升到55.8%。2015年Q2,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53.7%達78.4萬,所以會費收入同比增長86.6%;2015年Q2在線推廣收入同比增長204.3%。截至第三季度,58同城付費會員數量約89.30萬,同比增長約59.50%。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逐步顯現,創新業務蓄勢發力,期間營收1.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1%。
58同城營收增長如此迅猛,與合并趕集網有關。
(2)合并后成本和費用趨勢分析。
58同城和趕集網合并后,成本費用并沒降多少,是因為58同城開支中的大頭的銷售費用,包括線下發展付費用戶、線上買流量、打廣告。2011年,市場營銷支出占到營收的241%。也就是說花2塊4毛錢買1塊錢的營收。2013年以來,營銷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大幅下降但仍遠遠高于50%。2015年Q2,58同城市場費用達到創紀錄的1.35億美元,相當于營收的85%。今年一季度為“拿下”趕集,營銷費用占營收的131%,因此1+1>2效應短期內難實現。
2.市場占有率。據最新數據顯示,在線生活服務行業里,58同城的市場份額約占47.5%,趕集網的市場份額約占4.1%。由此可見合并以后兩家的市場份額會超過80%,這個占比將會使得兩家徹底坐穩生活服務行業。對于趕集網來說,本身市場份額的劣勢得以彌補,在發揮自己在信息分類方面的優勢的同時不再需要擔心由于市場份額的不足帶來的投資者流失,騰訊作為58同城的第二大股東,可以通過發揮其高用戶粘性的優勢,協助58同城發展強社交關系服務,進一步擴展市場。
3.并購后的績效。58同城并購趕集網后,通過相關的財務指標不難看出,雙方的業務量極大程度的增多,毛利潤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見此次合并產生很多明顯的協同效應。第一,減少營銷成本:分類信息行業正從純信息模式向服務和交易模式升級,過度的競爭顯然不利于雙方在招聘、汽車、房產和生活服務領域的深度布局,合并后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損耗;第二,擴大平臺優勢:新公司在信息分類領域占據了絕對競爭優勢,擁有國內絕大部分的藍領招聘和二手車流量,房產和生活服務頻道的流量也將成為行業領頭;第三,資源優勢互補:趕集在招聘和汽車方面的優勢與58在房產和生活服務領域的優勢相結合后,將會迅速產生協同效應。
三、結論
隨著“互聯網+”的風潮席卷整個中國,未來幾年將是分類信息網站的爆發期。一方面來說,58同城與趕集網的合并將給它們帶來更大的舞臺,它們的合并,是一個成功案例,可以作為后來者的借鑒。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雙方彼此的博弈仍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期間里持續下去。
對于二者來說,能否實現“強強聯合”效應,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市場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關鍵在于雙方能否協調好自身的分歧和利益,整合彼此的優勢去創建一個更具規模,更加專業的生活服務平臺。
參考文獻
[1]王秀麗,劉子健.互聯網企業戰略并購與財務協同效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4(6):47-54.
[2]唐建新,賀虹.中國上市公司并購協同效應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05,(5).
[3]王新峰.企業并購中的協同效應[D].西南財經大學,2005.
[4]揚華.《上市企業并購重組和價值創造》[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李思思(1992-),女,漢族,湖北黃岡,研究生在讀,武漢紡織大學,MPACC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