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英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污水處理企業,由于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因此私營企業難以承擔大額的固定投資,需要通過PPP的融資模式與政府合作。本文綜合分析在污水處理企業中利用PPP模式融資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污水處理;PPP;融資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常住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導致了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產生量巨大。我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匱乏的國家,為了實現循環利用水資源,需要對我國的大量污水進行處理,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國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于生產生活產生的大量的污水需要專門的技術進行處理,而且我國對于企業的污水處理要求越來越嚴格,而生產企業單獨投入進行污水處理的成本較高,因此一批專門從事污水處理的企業涌現出來。
一、在污水處理企業中利用PPP模式融資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關于污水處理企業的投融資法律體系并不完善
當前,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中利用PPP模式進行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并沒有專門的法律對這種金融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很多細節問題還存在著商議的空間,現在的研究只是對于這一種建議的可行性研究進行探討。在PPP模式中,政府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對于污水處理企業行使什么樣的職責,甚至對于政府投資的資金如何進行監管等問題依然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作為政府主導的融資,會存在著特許經營權的分配和歸屬劃分問題,政府如何選擇特許經營權的歸屬、合作方式如何劃分以及污水處理的企業經營風險如何監控和管理等等方面的問題都還需要仔細研究。同時,污水處理企業采用PPP模式進行融資的方式并沒有太多的成功案例進行效仿,所以法律體系的完善是推動污水處理企業PPP融資模式進行的重要一步。
(二)政府對于污水處理企業的投融資所產生的外部效應缺乏應對機制
污水處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歸根結底是一項公共物品的投資,所以政府對于污水處理企業進行投融資的行為是會產生相應的外部效應的。所謂的外部效應,即是進行某項行為對于社會造成的影響并沒有得到額外的成本和收益的補償,這是由于市場存在著缺陷導致的,而對公共物品的調節就是容易導致市場失靈的一個方面。對城市污水進行相應的處理,是一項惠民的好項目,但這種惠民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所造成的成本享受效益的人并沒有承擔相應的成本,從而導致了項目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社會成本不相匹配,使得項目實施者缺乏繼續進行項目活動的動力,導致了污水處理企業的積極性降低,甚至推出污水處理領域。因此,對于社會成本的征收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社會成本的產生需要城市居民共同承擔,但是需要有區別的承擔,對于污水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和單位需要征收較大比例的污水處理費用,而對于個人需要在繳納費用時需要依據用水量進行區分,從而利用價格來提高居民的減少污染的行為。
二、對污水處理企業中利用PPP模式融資的建議
(一)努力實現污水處理企業投融資主體多元化
污水處理是一個初期投入資金規模較大的項目,現階段參與污水處理的企業較少,而且這些企業處理污水的能力有限。在建設更有能力處理污水的基礎設施上投入較多,污水處理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是采用向銀行貸款以及政府支持的方式,這些融資渠道的資金融通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滿足污水處理企業對于基礎設施的投入。PPP項目加強企業與政府的合作能力,但并不能完全解決污水處理企業的資金問題,需要積極開拓融資渠道。污水處理領域可以引入社會資金,將污水處理企業轉制為股份制企業,通過企業公開募股的方式將社會的資金融通為自身的建設費用,可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
(二)加強污水處理企業的經營行為監管,提高資本利用效率
在PPP融資模式下,政府會為污水處理企業提供一部分建設費用,而政府需要加強對于這部分建設費用的追溯追查能力,通過派遣有關人員全程參與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以會計信息監管政府的每一分錢的使用去向,從而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導致這些費用去向不明朗。同時,政府可以利用群眾的力量對建設項目進行監督,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屬于公共物品,項目收益是惠及廣大群眾,因此通過將項目建設進程公示,及時披露會計信息,從而將項目建設放在陽光下進行。
(三)加強對于PPP融資模式的風險監管
風險監管對于任何項目來說都十分重要,當然包括污水處理企業的投融資。在實行PPP融資模式下,政府已經成為了項目的重要監管人員,為了成功避免在這種政府參與的項目中出現權力尋租現象,政府需要嚴格監管招投標過程,對于招投標企業的建設能力需要進行科學評估,從而為項目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避免因企業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導致項目推進困難。同時,政府需要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參與工程建設過程,防止企業在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時偷工減料,導致設施建成后使用出現安全事故。對于項目本身還需要建立責任追溯機制,將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要負責人員全權負責,從而避免職權交叉導致的監管空白。
參考文獻:
[1]張苗苗.PPP融資模式下污水處理項目的補貼機制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6.
[2]遲季平.TOT融資模式在城市污水處理企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0.
[3]孟煜.BOT融資模式在唐山海港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中的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