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熱熨法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具有疏經活絡、溫中散寒、通利氣機、鎮痛消腫的作用。它操作簡單、取材方便、簡易安全、值得推廣。下面介紹幾種熱熨法,以饗讀者。
鹽熨法——關節酸痛
將食鹽放入鍋內用小火炒至極熱,將其分別裝入兩個布袋內,系好袋口,其中一個放在患處熱敷,待涼后換另一個布袋,每次熱熨1小時,每日1~3次,至痊愈止,常用于治療風寒腹痛、冷痛、慢性腹瀉、風濕腰痛、關節酸痛等癥。
麩熨法——食積胃痛
將麥麩500~1000克炒熱后裝入布袋內,敷在胃脘處,常用于治療食積胃痛、胸膈脅痛等癥。
蔥鹽熨法——肚腹寒痛
取蔥(切碎)、鹽各500克,共放入鍋內微炒熱,裝入布袋內敷于腹部,常用于治療肚腹寒痛、小便癃閉、腹瀉、痛經、產后腰背痛、跌打損傷等癥。
生姜熨法——寒濕痹痛
取生姜500克,搗爛后裝入布袋內,敷于患處,上置熱水袋熱熨1~2個小時,常用于治療心胸痞滿、胃氣虛寒、痰飲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寒濕痹痛等癥。
艾蔥熨法——白帶增多
艾葉、鮮蔥各500克,搗爛炒熱后裝入布袋內,敷于患處,上用熱水袋熱熨1~2個小時,常用于治療子宮寒冷、白帶增多、風寒痹痛等癥。
吳茱萸熨法——吐瀉腹痛
取吳茱萸(研成細末)、食鹽各60克,共放入砂鍋內炒熱,裝入布袋內,熱熨臍部,待溫度降低時加熱水袋續熨,共1~2個小時,常用于治療吐瀉腹痛等癥。
菊花熨法——頭昏眩暈
取野菊花500克,蒸熱后裝入布袋內,熱熨于胸背四肢,常用于治療頭昏眩暈、風疹瘙癢、脅痛腹脹等癥。
蠶沙熨法——遍體風疹
取蠶沙、鹽各250克,炒熱后裝入布袋內,熨腰背、胸腹、四肢,常用于治療遍體風疹、皮膚癢痛、吐瀉腹痛等癥。
蚯蚓熨法——氣管炎
取鮮荊芥500克,鮮曼陀羅花20克,蚯蚓20條,共搗爛,平攤于第1~7胸椎,上覆蓋一層紗布,用熱水袋熱熨30分鐘,常用于治療氣管炎、哮喘等癥。
需要注意的是:①熱熨時,要防止局部燙傷,開始時溫度較高,應采用起伏放置的方式或者加用厚墊布。②熱熨后,患者可于室內散步,暫時不要外出,并注意避風,防止著涼。③凡熱性疾病、高熱、神昏、譫語、精神分裂癥患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月經過多、崩漏等),不宜使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