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麒麟
【摘要】近年來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往來款項的專項審計,發現大部分單位往來科目掛賬金額大,時間長,原始憑證等附件不完整,在全面分析了往來款項產生的原因后,發現往來款項長期掛賬對雙方造成的影響后,提出了解決此問題的建議及對策,旨在引起單位領導和財務部門的重視。
【關鍵詞】往來款項 產生的原因 造成的影響 建議及對策
近幾年,審計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加強了審計,在例行和離任審計中,發現一些單位往來賬戶掛賬數額巨大,尤其是教育、衛生等部門對企業的欠賬,例如基礎設施修建款項,醫療設備購置款項等,有時僅對一個單位往來款項就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時間長,通過審計發現有的賬齡長達10年以上,有的往來款項甚至在賬面不反應,僅僅有備注類似的東西來反應。這些往來賬款長期掛在單位賬上,由于單位資金匱乏,沒有及時歸還款項,對單位雙方都造成了影響,尤其是企業,資金得不到及時回籠影響了企業后續的經營,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往來款項的形成有可能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審計部門出具的審計報告,發生往來賬款的單位主要有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行政和行政單位之間。下面就這些款項發生的原因,現狀及解決的辦法幾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往來款項產生的原因
單位往來款項科目主要有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四個科目。在審計中發現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兩個科目掛賬數額大、時間長尤為突出。
(一)行政事業單位之間臨時借款
單位由于進行某項工程需要大額資金而銀行借款不到位時,就會產生借款形成應付賬款。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有收入的如醫療單位之間和高中學校之間,或者是財政部門同其他只有財政收入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單位。醫療單位和高中學校之間的借款是建設單位向收入好且有結余的單位借的,由于借款時單位之間只規定借款金額,連歸還時間和借款利息都沒有明確約定,單位雙方借款合同都沒有,只憑一張借據入賬,所以借款本身就不規范。而在實際工作中,建設項目工期長,成本支出大,而且在短時間內不能產生效益,所以導致工程建設單位收入不增反降,長時間不能歸還借款。行政單位向財政借款是由于借款單位搞搬遷基建等原因,大部分的搬遷項目都有國家專項資金,但是專項資金只提供主體工程建設資金,其他的如工程前期費用,建筑物內部裝修等都需要省市縣甚至建設單位自己配套,但是大部分省市縣配套資金要么不足,要么干脆沒有,所以建設單位只能自己解決不足部分。但由于借款單位除了部門預算資金來保障公雜工資和必要的項目支出外沒有其他收入,所以借款形成應付賬款長期掛賬。這些借款主要通過政府協調財政部門在非稅收入、其他專項等資金中臨時解決。
(二)行政事業單位因購買勞務、醫療設備,構建基礎設施等欠款
這些業務主要發生在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事業單位尤其是醫療單位在購買醫療設備,構建基礎設施等大型支出時,資金來源主要有醫療收入和銀行貸款。收入比較好的單位,銀行也愿意借款,所以銀行借款能彌補單位部分資金不足。而收入不好的單位銀行一般不予借款。當這兩部分資金都不到位時要么就是像上述提到的單位之間借款,要么就向企業欠款。后一種在事業單位應付賬款金額中占比非常大,有的單位在應付賬款科目下掛好多單位和項目。例如縣級醫療機構采購一臺600多萬的核磁共振機,雖然合同規定首付30%,余款兩年內付清,但由于縣級醫療單位工資實行差額財政撥款,藥品實行零差率,醫院總收入中醫療收入和藥品收入各占50%。所以50%的收入純粹是藥品收入,返還給藥品銷售企業,另外50%收入還得保工資,保運轉。但關鍵是縣級醫療單位收入有限,最近國家實施的分級診療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縣級醫療單位的收入,可要在短時間內還清設備款根本不可能。社區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掛賬情況更突出,從收入情況看,這些醫療單位根據衛計委規定,只提供最基礎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不允許開展手術等醫療活動,所以單位收入非常有限,現在財政已全額解決了基層衛生院人員工資,但開展基本的公共服務也需要醫療設備,所以欠款自然產生。另外設備在運行期間出現故障也加劇了延付欠款,更有甚者前任領導采購的設備在后任領導付款更難,所以導致單位應付賬款數額特別大,賬齡時間長。
(三)押金、質保金
行政事業單位因購買特殊勞務和商品項目時,在結算商品和勞務資金時扣除5%到10%不等的押金或質保金,以便勞務和商品出現問題時能隨時保修或補償損失。這種款項隨著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推廣逐漸增多。但是有些押金或質保金根本沒必要收,或者在商品和勞務通過政府采購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退還,但是有些單位對這部分賬務疏于管理,上期掛賬應付賬款科目下。
二、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長期掛賬造成的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應收應付賬款長期掛賬情況大量存在,造成單位資金周轉不靈,對涉及款項雙方單位資金管理上造成不變,大量資金長期掛賬收不回來,對企業發展也影響很大,有些企業甚至對醫療單位停止提供服務。有些醫療衛生單位欠企業款項達上億元。行政事業單位之間的應收應付款項違背了款項用途,有的專項資金被挪作他用,使其他項目無法實施。有些單位領導隨意將公款、專款借給其他單位,只憑一張資金結算單長期掛賬,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這種沒有監管甚至越權審批借款更滋生了腐敗。
三、對往來款項的建議及對策
首先單位領導對往來款項應引起高度重視。各單位應在能力范圍之內發展,不盲目擴張搞建設,更不能舉債搞一些對單位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項目,減少應付賬款。在資金審批環節建立起債權債務責任追究制度,對款項挪用、越權審批等行為追究其責任。其次對單位財務人員加強學習培訓,有些單位的業務在會計這兒已成事業,會計的工作就是憑發票記賬而已,單位的財務制度形同虛設。所以領導要以身作則,一切財務行為嚴格遵守有關會計制度,會計人員要堅守職業道德,增強工作責任感,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最后實行財務公開,加強群眾監督,財務公開是政務公開的重要部分,隨著政務公開逐步深入推進,財務制度也要跟進,把單位財務置于群眾監督之下運行。
參考文獻
[1]淺議如何加強事業單位往來賬的管理[J].程戟.全國商情.2016(01).
[2]淺論事業單位的往來賬管理[J].李桂霞.現代經濟信息.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