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數字貨幣自產生以來得到了多國中央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一致肯定,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尼日利亞等國家正在開展將數字貨幣應用化的研究與實際行動。中國人民銀行自2013年以來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數字貨幣較傳統紙幣有一系列的優勢,本文認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對于央行更好地履行職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文從法定數字貨幣與中國當前支付清算體系的對接角度進行相關思考,利用中國當前的支付清算渠道,實現法定數字貨幣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再從商業銀行到單位和個人的流轉。
【關鍵詞】數字貨幣 支付清算體系 對接
一、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第一,從中央銀行層面將法定數字貨幣確定為主權貨幣,由央行對法定數字貨幣做信用背書,有利于中央銀行從整體上統籌紙質貨幣、電子貨幣與數字貨幣,確保人民幣計量單位和價值的唯一與幣值穩定。
第二,整合資源、大幅節約成本。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法定數字貨幣代替紙質貨幣流通后,可實現永久循環,將大幅減少人民銀行紙幣生產、存儲、發行、流通、回收及銷毀環節和反假人民幣的成本,商業銀行紙幣流轉的相關成本也將大幅減少;二是法定數字貨幣與紙幣、電子貨幣同為主權貨幣,相互之間的轉換通過中央銀行的系統實現,將節約紙幣、電子貨幣、法定數字貨幣轉換的交易成本。
第三,將法定數字貨幣納入貨幣政策的統籌范圍。將法定數字貨幣的需求總量、發行總量納入一國貨幣發行總量進行統籌規劃,對于保持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傳導機制的靈活性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監管當局能夠獲取巨大的數據,對于監測洗錢、恐怖活動提供監管便利,為金融穩定提供預警參考。
二、法定數字貨幣與當前中國支付清算體系對接的框架設計
(一)實現對接需要確定幾個基本條件
“發行人民幣管理流通人民幣、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賦予人民銀行的職能之一,并通過人民銀行內設相關職能部門實現。將數字貨幣納入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體系后,在中央銀行層面實現與紙幣發行、交易、清算和結算的對接,需要確定以下幾個基本事項:
第一,數字貨幣的計量單位和價值與紙人民幣相同。
第二,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紙幣的性質一樣,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屬于發行基金,即屬于國家所有。人民銀行每年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量和發行紙幣的量加總等于貨幣供應增量。
第三,通過技術手段架設通道,不改變當前中國支付清算機制(或出于適用目的的微調),使法定數字貨幣通過支付清算系統實現在流通環節的流轉。區分紙質貨幣和法定數字貨幣,當法定數字貨幣被人民銀行發行之后,通過設置二級科目,將其從中央銀行流轉到商業銀行、再從商業銀行流轉到單位和個人的通道通過中國現代化支付清算系統實現。
(二)對接的框架設計
(三)對接后的會計核算方法
一是中國人民銀行會計核算時,在“610發行基金、330發行基金往來”科目下設置“法定數字貨幣”和“紙幣”2個二級科目,分別用于核算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和紙幣;新設“法定數字貨幣”科目,用于核算商業銀行持有的數字貨幣數量。
二是數字貨幣投放時,借:發行基金往來—法定數字貨幣
貸:流通中貨幣—法定數字貨幣
三是數字貨幣回籠時,借:流通中貨幣—法定數字貨幣
貸:發行基金往來—法定數字貨幣
期末,流通中的貨幣科目下的法定數字貨幣貸方余額,反映中央銀行向社會流通領域投放的數字貨幣量。
四是商業銀行從人民銀行提取數字貨幣的核算方法是:
借:數字貨幣(新設科目)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五是商業銀行將法定數字貨幣存入人民銀行的核算方法是:
借:存放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貸:211商業銀行存款/212信用社存款/219其他金融機構存款——法定數字貨幣
參考文獻
[1]銀行貨幣發行與現金出納基礎知識.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探討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專題.《中國金融》,2016.17.
[3]汪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超越.《中國金融》,2016.21.
[4]張銳.《央行數字貨幣距離我們還有多遠》.來源:中國財經報 2017-2-16.
[5]《央行試運行法定數字貨幣 會逐步替代紙幣嗎》.來源:法制日報,2017-2-4.
作者簡介:陳娟(1980-),女,就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