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
人民銀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對所轄9個縣支行采取集中監督管理模式,以中心支行為監督主體,縣支行為監督對象,保持人民銀行縣支行紀檢監察體制,由支行一名副行長兼任紀檢組長,設立監察室,與支行辦公室合署辦公,配備兼職監察室主任。將縣支行的內審工作上收到中心支行統一管理,縣支行不再設內審機構和人員。支行紀檢組在同級黨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接受中心支行紀委的領導,中支紀委監察室和內審部門做好對縣支行監察室的監督指導工作。從2006年7月實施以來,普洱中支依據“成都分行加強縣(市)支行監督機制建設指引”和“進一步加強縣(市)支行監督機制建設工作的通知”,結合轄區實際,建立和完善了“縣支行監督管理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對縣支行監督檢查辦法”等規章制度,在整合機構和人力資源方面,有效防范崗位(廉政)風險和資金風險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通過開展持續、有序、有效的再監督,形成了制度、執行、監督并重,科學、嚴密、有效的內控管理和監督工作機制,全轄干部職工依法行政、依規履職和監督風險防范意識明顯增強。
所轄9個縣支行通過組織實施監督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形成了制度、執行、監督并重,科學、嚴密、有效的內控管理和監督工作機制,杜絕了以習慣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紀律的現象。加大對基礎業務流程、規章制度執行、業務風險控制的監督管理,促使業務部門依法行政、按章辦事、嚴格管理,有效控制了業務差錯和內控風險的發生,轄內國庫、會計、發行等核算差錯率明顯下降,核算質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全轄人行系統連續多年無案件、無責任事故、無重大差錯和無行政訴訟,確保了轄內各項工作安全、穩健、高效運行,促進了金融服務工作和央行職責的有效履行。
一、當前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呈現新情況和問題
隨著央行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辦理金融業務和管理手段的科技現代化,如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支付系統、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以及金融統計、征信管理等業務上線運行,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業務操作模式和流程,基層央行業務范圍、工作重點,以及風險控制點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了一些新變化、新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一)會計核算業務主體發生了新的變化
隨著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業務的上線運行,會計核算主體由縣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以中心支行為基本會計核算單位,各縣支行為營業網點的集中式會計核算體系,會計核算由分散變為集中,會計賬務組織、業務流程、操作辦法以及組織機構、勞動組合和核算風險點控制等都發生了新的改變。
(二)縣支行基礎業務工作量呈下降趨勢,主要風險由業務操作轉變為管理風險
隨著各種新系統上線運行后,各商業銀行的行內系統均已接入人民銀行內部系統,極大減少了縣支行的往來業務,如原來縣支行的聯行業務在支付系統上線后都集中到了中支會計核算中心,縣支行不在辦理聯行業務,業務量明顯減少。會計核算業務集中后,縣支行營業網點僅為會計核算系統前臺的一個信息錄入終端,業務操作相對簡單,但所錄入的信息則是核算系統后臺處理業務的依據,信息錄入質量的好與壞、真與偽,將直接影響到會計核算質量。因此,縣支行會計核算業務的操作風險在不斷向中支轉移、集中的同時,也逐步轉變為縣支行業務管理的風險。
(三)網絡風險控制難度加大
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運用,解決了遠程信息傳輸問題,但在網絡方面的風險也就隨之而來。首先是網絡入侵的風險,雖然人行系統內外連接的都是專線,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線,而是邏輯上劃分網段的專線,如相關網關及各接入點控制不好,造成系統被入侵、客戶信息被盜等風險;如網絡線路一但中斷,整個系統可能面臨癱瘓的危險。
(四)干部隊伍建設中的新情況和問題
由于普洱地處少、邊、山、窮地區,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歷史原因,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相對落后,目前轄內縣支行普遍存在人員不足,工作壓力加大,受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外出交流和培訓學習機會較少等影響,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員工出現一些消極思想情緒,主動辭(離))職和想提前退休員工不斷增加;單位職工居住分散,有的職工退休后到外地居住,難以聯系和監督管理,這些因素都給基層人行監督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和風險。另外,監督干部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對縣支行監督指導不夠,開展監督檢查針對性和時效性不強,檢查質效和預警防控性不高。
二、加強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監督管理意識,進一步完善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工作機制
圍繞中心工作和“權、錢、人”等關鍵環節,把黨內監督、案件防范、控制風險、制度落實作為開展監督工作的重點,使監督檢查更具操作性和針對性。進一步理順關系,加強業務主管部門、內審和紀檢監察監督工作聯動和協調配合,完善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召開聯系會、通報檢查情況及存在主義問題等形式,及時溝通交流,監督檢查資源共享。
(二)教育與監督相結合,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各縣支行要結合實際深入開展理想信念、職業道德、法紀法規、反腐倡廉等一系列教育活動,特別是要害崗位人員,增強他們對職業的認同感和對崗位的榮譽感,自覺遵紀守法,防范道德風險。持續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使廣大黨員和干部職工自覺適應從嚴治黨越來越嚴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提高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在實踐中不斷加深認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繼續加強員工“八小時以外”和離退休人員管理,發現其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該談話的談話、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加強對縣支行的監督指導工作
中支各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監督部門工作協調、集中監督檢查、工作效果評價考核、責任追究等制度,切實加強對縣支行的監督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執法監察和全面履職審計;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群眾信訪工作,通過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職工大會提合理化建議、堅持行領導接待日制度、主動看望問候、加強聯絡溝通、推進心理減壓等方式,把問題和矛盾妥善化解在萌芽階段。
(四)加強監督檢查和制度執行力
盯住涉及“錢、權、人”的重要部門、重點領域、要害崗位、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梳理查找風險隱患,完善制度機制,發揮制度的治本功能,增強制度執行力。對無視制度規定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防止“破窗效應”。分管行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要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了解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有效制止和防控風險隱患。中支業務部門要繼續開展替崗檢查、全面檢查和突擊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業務操作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隱患。
(五)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監督專責
中支紀委和縣支行紀檢組要進一步牢固樹立“該發現的問題未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就是瀆職”的責任意識,聚焦中心任務,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納入述責述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主體責任報告、談話函詢的內容。對貫徹落實不力、隨意變通的,要批評教育、督促糾正整改;對惡意規避、陽奉陰違的,要嚴肅查處,典型問題要通報曝光。突出監督重點,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把縣支行“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納入監督重點,及時處置發現的線索。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加大對同級“一把手”落實主體責任、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情況的提醒和督促。紀檢監察干部要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和“三轉”要求,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適應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