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承華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橋頭中心小學 425303)
摘要:主要研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
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數學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數學課堂有必要精心設計導語,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導入方法單一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小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占據的時間有限,是開始課堂教學之前的一個引子,并非知識教學內容,正因為如此,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課堂導入都不夠重視,選擇的課堂導入方法比較單一,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開始課堂教學,有一些教師甚至直接跳過了課堂導入環節,直接開始課堂教學。教師應該意識到,課間休息時間學生放松大腦,剛剛開始上課時還處于興奮狀態,沒有集中注意力,需要一個狀態轉換的過程,教師直接開始課堂知識教學學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進行課堂導入,則能夠為學生課上課下狀態的切換提供一個緩沖,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到課堂教學上,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小學階段,學生自制力差,學習能力有限,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比較困難,數學教學難度很大。小學數學涉及到較多的抽象內容,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掌握,很多學生都沒有領悟數學學習技巧,數學學習更依賴機械的做題和記憶,會做每一種題型,這是一種提高學生分數的有效方法,但是學生需要耗費過多的精力,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受到打擊。而應用課堂導入,則能夠幫助學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長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消除對考試的畏懼感,教師可以為學生舉一些生動有趣、貼合學生生活經驗的例子,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師生溝通不足
小學生心智發育不健全,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學生對教師的指令和安排有抵觸心理,影響課堂教學整體規劃。出現師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形成和諧的關系,不能建立平等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效率低下,影響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聽課的積極性,甚至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了一定的負面情緒,并由此導致了一些師生矛盾不能有效控制、緩解,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而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則能夠成為改善師生關系的重要媒介,通過高質量的課堂導入,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自覺跟隨教師的思路,更積極的和教師配合,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
(一)故事導入
小學生天真活潑,喜歡玩耍和故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天性,結合教材內容實際,將知識點編排為生動簡短的數學故事,借助多媒體教具,設置有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引入課堂教學知識點。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章《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分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首先為學生講一個弟弟吃披薩的故事:話說有一天,弟弟對小明說:“我想吃披薩”,于是小明就和弟弟、爸爸、媽媽一家去吃披薩,爸爸說:“一整個披薩平均分為四塊,一人一塊。”弟弟吵著說:“一人一塊太少了,我不夠吃。”媽媽說:“那就整個披薩平均分為8塊,每個人吃兩塊吧。”弟弟又說:“走了這么遠,就再給我一塊嘛!”爸爸說:“好,平均分為12塊,每人吃四塊。”弟弟非常高興。講完故事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弟弟究竟吃了多少披薩?”通過這樣生動的故事導入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導入
喜歡嬉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導入的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教學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從課間休息狀態轉移到課堂學習狀態,讓學生在游戲玩耍中逐步獲取數學知識。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章《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加買賣文具的游戲,同桌二人一組,分別扮演小朋友和賣家進行買文具模擬游戲。學生準備一張紙代表20塊錢,鉛筆一塊錢一根,橡皮兩塊錢一塊,卷筆刀四塊錢一只,小朋友要買兩根鉛筆一塊橡皮和一只卷筆刀,問賣家要找回多少錢。學生自己都有買文具的經歷,對這個游戲并不陌生,因此更愿意參加到游戲過程中,從而在游戲中認識到學習加減運算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游戲導入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并且緊貼教材內容,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設置懸念
問題導入也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常用方法,懸念是指學生對獲得的知識感到不理解而想知道為什么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章《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中,當學生在掌握了上一章節混合運算相關知識之后,可能會產生自滿情緒,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數的運算方法,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不夠重視。針對學生的這種情緒,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首先為學生布置一道混合運算題目如(3+4)÷2=?。學生以為這是一道普通的混合運算題目,將按照正常的混合運算法則進行計算,結果發現除不開。當學生產生疑惑之后,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之前的教學中,我們將這種不能整除的算式都統稱為除不開,那么今天要將的內容呢,就是這種除不開情況的處理。”通過這樣的問題導入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結語: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新穎生動的數學情境進行課堂導入,才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馮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吳貴勝.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5(08).
[3]管玨琪,蘇小兵,郭毅,祝智庭.電子書包環境下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5(03).
[4]李秀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4).
[5]呂小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本對話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