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長源
摘 要:高職院校要想在整體有利的大環境中乘勢而上,就必須針對目前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素質的要求以及目前高職學生素質現狀進行分析與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育對策,提升高職教育品牌效應。基于以上原因,通過企業與院校的調研,著重對企業在職業理想方面的要求與高職生的現狀進行對比和分析,并提出系統構建職業指導教育體系的做法,從而為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與人才培養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職生 職業理想 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226-02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其對地方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從我國現有的人才結構層次看,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仍是當前經濟建設中最緊缺的人才。但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缺乏對用人單位需求未做深入細致的調研,致使高職學生在畢業時所具備的素質無法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做到有效匹配,進而導致目前用人單位對高職生的選用有些疑慮。基于以上原因,筆者以所在院校高職大學生為研究載體,分別采用問卷調查、訪談、面對面溝通等形式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
從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從以下方面給予了較高程度的關注:公德意識、職業理想、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團隊精神等,本文著重就企業在職業理想方面的要求與高職生的現狀進行對比和分析。
1 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職業理想方面的要求與現狀的對比分析
調查中用人單位普遍看重高職學生是否能踏實主動。
為此,該調查問卷設計了兩道相關題目。問題一:你認為大學過的充實嗎?A.很無聊;B.還可以;C.很充實;D.沒什么感覺。選擇A、C、D三項的學生總共占了79.4%,作為調查對象的學生群,卻對每天需要面對的學業持這樣的態度,還有什么職業理想,職業追求可言呢?問題二:“你選擇目前就讀專業是因為”:A.該專業就業前景好;B.本人感興趣;C.錄取學校根據錄取情況進行的調整;D.能展現個人能力,有發展前景;E.父母的意愿,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選擇A項的學生比較多,占50.5%以上,而選擇B、D兩項的分別不到10%,這說明大多數學生在專業的選擇上考慮的最多的是專業設置是否與社會發展合拍, 并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趨于實際,帶有很大的盲從性,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自信心逐漸削弱、學習生活變得越來越沒味、迷茫也隨之而來,職業生涯規劃自然也成了紙上談兵。
在企業新員工中,“主動性強”的應屆畢業生往往更受青睞。高職學生剛剛到企業工作,達不到企業用人標準很正常,用人單位錄用大學生是看重其可塑性比較強,學習新知識新事物快,并愿意做一些繁重的活兒增強企業活力,有一種主動的心態,能主動關心企業、主動開展工作的心態,那么開展工作、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勝任工作要求都不會有大的問題,相反如果一個人做事被動,就很難適應環境的變遷,由于本身技能有限也就更難快速勝任崗位的要求。從目前的調查來看,高職學生的主動性還普遍有些欠缺。一是在學生時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心態、接受的心態。這體現在學習上,表現為專業知識不懂又不主動尋求解決,感興趣的也只是口頭提提,很少去花時間鉆研,導致以后的課程愈發不懂,文科的還好,理工科的更如同聽天書一般,這也直接致使學生倍感迷茫,自信心逐漸喪失;體現在勞動意識上,就是不能吃苦耐勞,面對“你認為大學生應該承擔學校公共區衛生應該嗎”的提問,60%學生直截了當的選擇了“不應該”,他們認為“我們交學費是來受教育的”,8%的學生選擇“應該”但“我們出錢雇人打掃”,僅有10.6%的學生認為學校教室的衛生應由學生自己做,因為“可以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事實上,在每次大掃除中,除了院、系相關干事和班級衛生、宿管委員及少部分班干部,大部分高職大學生在打掃教室等公共衛生區域時,都是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遇事喜歡推卸責任,總是要他人推動著才勉強行動。
而導致畢業生不踏實穩定的因素,大致包括:客觀方面:一線工作比較單調、比較辛苦、報酬比較低、晉升通道不明朗、部分單位主要是中小型組織用人機制不完備等;主觀因素:學生期望值過高;心理浮躁,不能沉穩下來做好眼前工作;比較看重眼前利益,缺少長遠思想和規劃;不愿意吃苦,缺少識別機會和把握機會的意識和能力等。
2 幫助高職生樹立踏實主動職業理想的思考與對策
大學生職業理想不能憑空樹立,其首先要建立在對自身價值觀、興趣、愛好、能力以及社會職業發展有著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其次在走入用人單位后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組織的要求及時合理的調整自己的職業理想。
(1)要構建全方位的職業指導工作體系。毋庸置疑的是,在樹立踏實主動的職業理想方面,職業指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也得到了越來越多高職院校的認可,并紛紛開設了職業規劃、職業指導等選修課程,但從調查來看其結果并不如人意,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并沒感到清晰化,反而越臨畢業越感到困惑,越感到不知所措,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就業時沒有定向,走入工作崗位后心態不穩,產生動不動就跳槽的現象。因此,系統構建職業指導體系,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多方位滲透踏實主動的職業理想尤其重要。即從指導學生選擇專業到新生軍訓期間的專業教育和咨詢,從每學期的專業教育與見習,到高職三年大學生思想教育主題的設計與開展,從每學期職業指導課進課堂的效果評價與優化,到頂崗實習期間職業指導等方面和切入點,系統構建行之有效的立體化的職業指導體系,并每年設立足額經費來保障職業指導工作落到實處,從頂層設計來解決高職生踏實主動職業理想的培養效果。
(2)要打造具有雙師資質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調研院校職業指導師資隊伍情況時,普遍發現學校缺乏專業的、富有經驗的職業規劃教師隊伍,這直接導致了教學的書面化、表面化和無味;另一方面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識程度不高,或者說有了認識但缺乏實際行動,直接導致了自身職業規劃的作業化與形式化。所以,應適當安排有企業經驗的老師擔任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當然,高職院校一方面需要在教師隊伍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還要從學生思想上、執行力等方面下功夫去探討如何更好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適應社會與用人單位所需要的職業理想。另外,高職學生畢業之后多數從事一線基層工作,個人職業理想和實際工作如何結合,如何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逐步發展,也是高職院校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3)要借助外力來強化高職生踏實主動職業理想的形成。一方面可聘請專業對口就業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人員來不定期加強相關培養和教育;另一方面請就業典型來現身說法,進行經驗介紹和宣講,以事實告訴學生踏上職業生涯的起點就需要踏實主動,用案例影響學生謀求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需要踏實主動,讓學生深切體會沒有踏實主動就沒有職業生涯的含義。
注重高職生職業理想方面的調查與現狀分析,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不僅是用人單位提出的需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學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學生良好職業發展的要求。
參考資料
[1] 嚴英.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0.
[2] 尹金金.基于企業需求的關鍵能力開發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3] 昝超.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