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策略選擇

2017-05-18 05:46:27
關鍵詞:旅游研究企業

姚 云 浩

(大連海事大學 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

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策略選擇

姚 云 浩

(大連海事大學 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我國旅游業創新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策略關系在學界還未引起足夠重視并達成共識。研究發現:無論是以企業員工數量,還是以年營業額為代表的旅游企業規模,均與創新水平之間呈現明顯的倒U型關系;旅游大企業相比于小企業在前臺和后臺創新中的作用更大,且企業規模越大,對后臺創新的傾向程度就越高。因此,政府應實行差異化的創新政策支持,發展地區旅游創新服務機構,鼓勵各類旅游企業合作等政策。

旅游企業規模;創新策略選擇;旅游創新;倒U關系

一 引言

創新是旅游企業發展的源泉,是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根據傳統旅游學理論,旅游企業可以被分為大、中、小不同類型,且其在旅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地位由高到低。旅游小企業往往被認為是一種邊緣或非正式的經濟體[1]3,其不僅是創新的阻礙者,更是區域旅游增長的落伍者,因而世界上很多發展中國家都采取了消極的政策管理手段[2]。但是,在國際旅游業發展的近20年里,旅游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蓬勃發展,不僅在數量上急劇增多,儼然也成為了旅游創新中的主體[3],其創新活動越來越受到旅游實踐界和學術界的重視。

關于企業規模與企業創新關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技術創新領域的“熊彼特假說”。熊彼特最早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中提出企業規模越大,越有利于技術創新,大企業具有小企業無法比擬的資金優勢、壟斷力量、風險承擔能力等。然而,后續研究者對這一假說進行驗證后,得到了各式各樣的研究結論[4]。一部分研究學者肯定了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的正相關關系;也有學者認為兩者為負相關關系,即企業規模越小,越有益于技術創新;還有學者認為兩者呈倒U型的關系;最后一種觀點認為兩者沒有必然的關系,大企業和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各有優勢。對于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Veugelers和Cassiman發現產業特點對企業規模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影響[5];葉林則認為是大多數研究忽略了創新技術的異質性,以及新產品與舊產品之間的替代性等[6]。上述研究給我們的啟示在于:將研究限定于某一單一產業,有利于克服產業屬性對創新策略的影響,使研究更具針對性;而將企業創新進行分類探討,注重創新內容差異性,討論企業規模與不同類型創新間的關系將更符合實際情況,其結論也更具參考價值。

在旅游業界,學者們普遍認為創新不僅對大型、專業化的旅游企業,也對創業型的旅游小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而企業規模與旅游創新之間的關系仍不明確。一方面,有學者認為旅游小企業比大企業更具有規模劣勢、新生弱性(liabilityofnewness)以及組織合法性(legitimacy)不足等問題[7],企業規模越小往往越偏重于“生活方式型”發展方向①;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認為“小而美”[8]、“小企業并不等于小眼界”[9],旅游小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它們渴望新挑戰,努力突破自身局限,在促進創業、繁榮產業競爭中具有重要作用,強調只有創新才能使其在激烈競爭中不斷生存與成長。縱觀當下,旅游業的創新研究還遠遠不及技術創新研究領域,相關旅游小企業的學術探討也滯后于實踐發展,比旅游學者20年前的預期研究進展慢得多[2]。而作為最容易識別的外部特征,掌握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策略的關系,政府和創新機構就可以提供差異化的創新服務,從而改進旅游企業創新服務效率,提高旅游企業核心競爭力。

總之,現有研究表明,關于企業規模與創新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技術創新領域,大量富有成效的實證分析也未對兩者關系得出一致結論,針對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關系的探討更是鳳毛麟角。國內外相關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企業規模對企業創新水平及不同類型創新策略的影響研究還很缺乏,旅游企業與傳統制造企業相比是否存在創新策略選擇的差異還值得進一步檢驗;(2)國內外關于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關系的實證研究已涉及到國家經濟宏觀、區域中觀以及企業微觀等不同層面,而關于旅游企業各層次的研究少之又少,缺乏對實地調研樣本數據的實證分析;(3)在變量設計上,旅游企業規模的劃分及創新策略的選擇仍缺乏系統完善的思考,相關變量設置需要以旅游發展實踐為基礎,進行創新性考量。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四川劍門蜀道旅游目的地周邊110家旅游企業的實證研究,探討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策略選擇間的關系,強調規模異質性是導致旅游企業創新策略選擇差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關于旅游企業規模劃分的研究

旅游小企業研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但鑒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學者研究的不同需要,關于旅游企業規模劃分的標準卻始終沒有統一,“小”僅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國際旅游研究中,對旅游小企業的的英文稱謂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有不同的英文縮寫,如:STE(smalltourismenterprise)、STB(smalltourismbusiness)、SHE(smallhospitalityenterprise)等等。在旅游企業規模劃分上,Ingram等人認為有50間房的屬于小賓館,51至100間房屬于中型賓館,超過100間為大賓館[10];Ateljevic將旅游小企業的特征歸納為:全職員工在20人以下,少于30個床位,私人或合伙經營,所有者個人管理等[11];Alonso&Ogle將員工人數小于5人的微型企業以及在5至20人之間的小企業歸為旅游小企業[12]。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性行業,其自身并沒有作為一個統計項存在于我國國民經濟統計中,國內學者對于旅游企業規模的劃分也尚無定數,邱繼勤結合中國經濟發展以及旅游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認為中國旅游小企業雇工人數一般在10人以下[13];而尹壽兵等將旅游小企業界定為占有較小市場份額、雇員人數低于50人的經營實體[14]。學者往往以自身研究目的及區域內旅游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而在旅游行業構成方面,大多數與旅游服務相關的小企業都屬于旅游業的范疇,但諸如色情業、博彩業等,在一些國家被視為非法經營的行業是否屬于旅游企業,還未被旅游學術界所判定[15]。

總之,當前界定旅游企業規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定性的方式,主要以企業經營形式、資金來源、業主特征、員工管理等為關鍵特征。旅游小企業往往是私人或合伙經營,由所有者全盤進行管理,不隸屬于大的企業,缺乏正式的組織管理內容,員工以家庭成員或社區人員為主,聚焦于某一種服務種類,等等。另一種是定量的方式,主要采用雇員數量、市場營業額、客房數量、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來劃分企業規模。本文主要采取了定量分類的方式。

(二)旅游企業創新及策略選擇

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當前關于旅游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創新研究還很缺乏。未來相關研究將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6]963:一是網上旅游業務(E-tourism)對旅游小企業的影響;二是旅游小企業創新的本質及屬性;三是旅游小企業對創新知識的獲取和吸收能力探討。而關于第二類研究問題,既是旅游創新研究的重要基礎內容,又是當前推動旅游企業創新發展需面臨的現實問題。旅游企業創新與傳統制造業或高科技企業創新具有明顯差異,諸如:創新的無形性,主要為“軟”創新;創新的異質性,即存在“專門創新”或“定制化創新”;創新的顧客導向性;創新成果易于傳播和模仿;創新的多學科性,即創新很少包含正式的R&D部門,主要以社會科學為基礎,如心理學、社會學、營銷學、經濟學、管理學等。

從廣義角度來講,創新策略強調“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17]22;從狹義角度講,則強調創新的方式或類型選擇。本文采用狹義定義,并對旅游企業創新策略按不同方式進行了分類:(1)按具體創新內容劃分,可分為旅游產品/服務創新、過程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18-20];(2)按創新程度劃分,可分為激進型創新和漸進性創新,Thornburn1曾對5個澳大利亞旅游小企業進行案例研究,發現激進性創新僅在旅游小企業剛建立時發生,而在企業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僅涉及漸進性創新[21];(3)若沿襲傳統工業技術創新的方式,旅游企業創新策略可分為過程創新(或工藝創新)與產品創新,一般認為大企業更傾向于過程創新,小企業則更多傾向于產品創新[22]。另外,還有學者從服務的特性切入,提出產品/概念創新、顧客界面創新和服務傳遞系統創新等多種分類[23]。

本文認為,作為一種服務業,旅游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領域,創新過程又具有高交互性,將其統一劃分為過程創新、產品創新等分類過于絕對,其提供的“服務產品”在很多情況下本身就是“服務過程”,服務的產品和過程往往是統一的,沒有明顯的劃分界限[24]220。因此,參考前人研究成果[23-25],選擇以客戶體驗為界面,將旅游企業創新策略分為前臺創新(forwardinnovation)和后臺創新(backinnovation),這更符合旅游企業創新管理的實際,可以反映出旅游服務創新的顧客參與和交互作用特性。前臺創新主要涉及旅游企業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及客戶端的營銷創新等,注重與旅游者的對接,強調客戶觀察到新的創新變化;后臺創新主要涉及旅游企業的組織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過程創新,過程創新如從服務產品生產到傳遞過程中新技術的采用。同時,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并不是相互割裂的,旅游企業完全可以同時進行不同種類的創新活動,只是在不同成長階段可能存在創新策略選擇的傾向性差異,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三)研究假設的提出

當前關于企業規模及其創新水平間關系的研究仍集中在工業制造業的技術創新領域,對旅游業或服務業領域的創新研究還很不足。周方召等對2007至2010年間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上市企業規模和技術創新之間呈現倒U型關系[26]。蔣卓對2008年到2012年間我國旅游上市公司規模效率進行測量,發現規模擴大對旅游企業績效或規模效率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企業擴大規模并不意味著效益的提升,存在發展階段的最適規模[27]61-62。朱爍認為旅游企業應不斷評估和調整企業最適規模,綜合考慮市場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的諸多制約因素,合理有效地推進企業規模化發展[28]59。本文認為,隨著旅游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內部的官僚體制以及壟斷力量將抑制企業創新,存在一個閾值使企業規模與創新呈倒U型關系,超過一定的規模,企業繼續擴張的負效應將大于正效應,企業逐漸缺乏創新活力而阻礙企業轉型升級[29]。而這種倒U型關系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熊彼特假設”出現的爭議,倒U型關系幾乎存在于社會各個行業[30]。

鑒于此,本文提出相關研究假設:

H1:旅游企業規模和企業創新水平存在倒U型關系。

然而,倒U型關系中涉及的企業創新,測量的往往是整體的創新產出和水平,較少對不同類型的創新作進一步分析,不同規模的旅游企業在不同類型的創新策略選擇上可能存在顯著的差異。當前,已有部分研究嘗試在創新細分的基礎上分析企業規模與創新的關系。如高良謀、李宇不僅強調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的倒U型關系,還得出大企業偏向定向性的技術創新,而小企業則偏向非定向性的技術創新[29]。Ioannides和Petersen以丹麥博恩霍爾姆島上的旅游小企業為研究對象,發現多數旅游小企業由于技能的缺乏和知識構建的障礙,并沒有采用有效的產品或流程創新,缺乏相應的競爭力[31]。David和Laddawan通過對泰國五個旅游企業的案例分析,發現企業規模的大小會影響信息通訊技術(ICT)的采用,小企業主要通過商業環境、客戶、競爭對手等外部驅動力推動創新采用,而旅游大企業自身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更多樣的旅游產品以及更廣泛的消費市場,會更多地采用新技術[32]。總之,旅游企業的創新策略選擇,即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選擇哪種創新方式,或以哪種創新方式為主,與其規模有關。旅游大企業的創新實力和抗風險性高,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旅游產品質量有更高的期待,故容易選擇后臺創新;而旅游小企業具有更強的市場敏感性以及相對低廉的創新成本,更容易選擇突變式的前臺產品創新。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2:旅游企業規模越大越傾向于后臺創新策略。

三 研究方法

(一)數據收集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全部來源于實地調研,研究者于2013年至2014年間,前后三次對四川劍門蜀道旅游目的地周邊旅游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并對部分關鍵企業進行了半結構式訪談,最終獲得了110家旅游企業的數據。之所以選擇劍門蜀道景區周邊企業為調研對象,主要原因在于當地旅游產業區位熵很高,近3年都在1.5以上②;劍門關景區重建項目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全省數以萬計的災區重建項目中精選的20個經典案例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為5A級旅游景區,景區和周邊企業仍處于成長成熟階段,企業注重創新且創新方式多樣;同時劍門蜀道旅游業是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被調研旅游企業涉及住宿業、旅游特色產品生產或銷售業、餐飲業、旅行社、娛樂企業、景點經營及其他企業的數量分別為27家、25家、32家、11家、7家和8家;企業人員數量小于或等于10人、11-30人、31-50人、51-100人、大于100人的企業數量分別占總樣本企業的54.55%、27.27%、5.45%、5.45%、7.27%;年營業額小于或等于50萬、51-100萬、101-500萬、501-1000萬、大于1000萬的企業數量占總樣本企業的42.73%、13.64%、28.18%、6.36%、9.09%。另外,當地81.82%的旅游企業在規范和標準方面不斷得到提升,67.27%的企業不斷推出新的旅游產品/服務,43.64%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流程創新,34.55%的企業進行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的改進,不斷改進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公司規章制度,并注重現代網絡信息的引入和營銷運用(如網站、電子郵件等)。

(二)變量測量

1.因變量:旅游企業創新。首先,本文將實證分析旅游企業規模對創新水平的影響,創新水平的衡量主要是基于對不同類型創新水平的評價,分別從旅游企業產品/服務創新、過程創新、營銷創新以及管理和制度創新方面進行衡量,具體以貴企業“新產品/服務上市成功率很高”、“對顧客需求或市場潮流的把握比同行更好”、“常采納與運用新的技術或設施設備以提高服務效率”等指標來衡量[20],共涉及6個觀測變量。其次,為探討旅游企業的不同創新策略,將旅游企業創新劃分為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兩大類。前臺創新包括產品/服務創新、營銷創新,這是客戶可以感知到的;后臺創新包括旅游企業制度、管理和過程創新,分別擁有3個觀測變量,重在創新生產與傳遞規程的變化[25]。具體可見表1。所有測量項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衡量。

表1.旅游企業創新水平的測量

2.自變量:企業規模。為最大限度保證結果的可靠性,本文采取常用的定量規模指標,即員工人數和年營業額來衡量企業規模,并分別使用企業規模的連續性變量(SIZE)以及虛擬變量(D-SIZE)進行不同目的的分析。在第一步探討企業規模與創新總體水平時,選擇SIZEA和SIZEB分別表示以員工人數和年營業額為代表的企業規模;在第二步探討不同規模企業與不同創新策略選擇關系的問題上,在參照國內外對旅游企業規模定量方式劃分的基礎上,結合本地旅游企業發展實際,將員工人數大于15人的定義為旅游大企業(D_SIZEA=1),小于等于15人的定義為旅游小企業(D_SIZEA=0),將年營業額大于100萬的企業歸為大企業(D_SIZEB=1),小于等于100萬的定義為旅游小企業(D_SIZEB=0)。

3.控制變量:正如前文所述,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而諸如企業年齡、產業類型、發展階段等其他變量也會對兩者間關系產生影響。本文選擇企業年齡和產業類型為控制變量,以控制其從理論上對旅游企業創新水平產生的影響。

(三)模型和方法

四 實證分析及結果

(一)旅游企業規模與企業創新水平的關系

首先探討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之間的關系,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表2.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關系的回歸分析

注:*p<0.1;**p<0.05;***p<0.01。

模型1和2主要考察了以員工人數為代表的旅游企業規模與企業創新水平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員工人數變量的平方考察兩者之間的非線性關系;模型3和4則主要考察了以年營業額為代表的旅游企業規模與企業創新水平之間的關系。從各模型整體來看,所有模型的F值均在0.05的水平上顯著,表示模型的設定均比較合理。同時對所有模型進行異方差檢驗,也不存在明顯的異方差問題。

結果顯示,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呈倒U型關系。模型1說明以人員數量為代表的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間的關系為正,相關系數為0.191,且在0.05的水平上顯著;而模型2則顯示其二次方系數為-0.084,但顯著性不夠。為進一步驗證研究假設,對以年營業額為代表的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關系進行分析,模型3可知旅游企業年營業額的增加會對企業創新水平產生積極的正效應,相關系數值為0.18,但這種正向關系是隨著規模增加遞減的,即由模型4可知以年營業額為代表的企業規模變量二次方的系數為負,相關系數為-0.131,且在0.05的水平上顯著,對應的年營業額約為486萬,而樣本平均年營業額僅為328萬,還未達到最優。觀察產業類型和企業年齡控制變量,發現其與企業創新水平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之間呈現明顯的倒U型關系,企業的創新水平隨著企業人員和年營業額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個閥值,超過這個臨界點以后,企業規模的持續增大將降低企業的創新水平,假設1成立。

(二)旅游企業規模對前臺和后臺創新的影響

將旅游企業規模虛擬變量納入到回歸模型分析中,結果由模型5、6和模型7、8可知,無論是按照員工人數劃分的旅游企業規模(D_SIZEA),還是按照年營業劃分的旅游企業規模(D_SIZEB),旅游大企業的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都高于旅游小企業。具體來看,以員工人數劃分的旅游大企業,其前臺創新水平比小企業高出0.442,后臺創新水平比小企業高出0.564;而以企業營業額劃分的旅游大中企業,其前臺創新水平比小微企業高出0.507,后臺創新水平比小微企業高出0.563。同時,當企業規模為連續性變量時,即由模型9到11可知,隨著企業年營業額的不斷增加,其對后臺創新的影響(系數值為0.156)大于前臺創新(系數值為0.144),倒U型關系也更明顯。詳情見表3。總的說來,旅游大企業相比于小企業在前臺和后臺創新中的水平更高,且更傾向于后臺創新,假設2成立。

表3.旅游企業規模與不同類型創新

注:*p<0.1;**p<0.05;***p<0.01。

導致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在于,首先,進行后臺創新的目的在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組織或服務效率,而大企業比小企業具有更大體量和市場份額,其后臺創新的邊際收益遠遠高于旅游小企業,故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會逐漸偏向后臺創新;前臺創新的目的則在于迅速開發新的、獨特的產品或服務,以新的營銷手段吸引旅游者,而旅游小企業往往更愿意采用前臺創新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迅速占領旅游市場。其次,旅游大企業往往比小企業具有更豐富的資金、技術和抗風險能力,對于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都能有更高的投入,同時后臺的制度、管理或過程創新往往對資本、技術和智力等要素的要求更高,故企業規模越大越注重后臺創新。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旅游企業創新因變量為連續變量,而沒有設置為虛擬變量,是因為現實中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往往可以同時被旅游企業選擇,兩者存在交互作用,不能斷然地認為旅游企業選擇了前臺創新而沒有后臺創新。因而我們的結論只是強調旅游企業越大對后臺創新行為選擇的影響越大,大企業比小企業更有可能進行后臺創新,但前臺創新的行為在企業壯大成長過程中依然存在。

五 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試圖回答的核心問題在于:不同旅游企業規模在不同創新策略選擇上有何差異?通過對實地調研的110家旅游企業數據進行回歸計量分析,進一步印證了Soete[30]、David和Laddawan[32]等人的研究結果,發現不能簡單地認為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的線性關系,無論是從企業員工人數還是從營業額角度衡量企業規模,都顯示出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間的倒U型關系。同時,企業規模大小將影響企業創新策略偏向,一方面企業規模與前臺創新和后臺創新都成正相關關系,另一方面,企業規模越大,對后臺創新的傾向程度越高。而產生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非線性關系,以及創新策略選擇差異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企業內外部環境對不同創新類型施加的不同驅動力量[29,33]。旅游大企業比小企業具有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力優勢,市場控制力也較強,能更好地支持后臺創新,而旅游小企業往往更加靈活,一般通過產品、服務、營銷等前臺創新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力,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旅游企業逐漸加強對后臺創新策略的選擇;而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將導致企業“官僚慣性”[34]等抑制企業創新的因素,企業規模與創新之間呈現倒U型關系。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提升旅游企業創新水平,尋求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政策建議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樣本中企業規模仍未達到最佳創新水平的規模閾值,政府應將創新服務的主要目標定位于小企業,加強對旅游小企業的政策關注。當前,小企業往往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創新手段方式,又受規模及信用限制,政府可提供小企業最需要的資金支持、政策管理支持、創新創業培訓支持等,以具體問題為導向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提升其競爭力。第二,針對大企業更注重后臺創新,其創新的目的是在保證原有市場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可以發展地區旅游創新服務機構為其提供專門服務。一般來說,獨立的創新服務機構具有更專業的行業內人士,能充分權衡創新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為旅游企業提供更高端的信息咨詢服務、組織管理服務等[22]。第三,鼓勵各類旅游企業的合作,如橫向合作與交流,縱向互動與一體化擴展等,以促使創新資源的有機組合,擴大企業創新來源,增加企業創新機會和能力,不斷提高企業規模閥值。第四,旅游企業自身應根據不同階段產品或服務的標準化程度、企業規模及發展愿景等,選擇前臺創新或后臺創新的類型和程度,特別要針對不同創新對企業組織環境的需求以及創新行為形成的成本收益等問題進行全面考量。

創新是多種因素交互的結果,旅游企業規模與創新關系受到區域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生命周期、旅游制度環境、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在企業規模與創新水平之間可能還存在其他變量的中介或調節效應,而本研究針對西部欠發達地區旅游目的地企業的研究僅僅是一種局部區域的理論和實證探索,未來研究者可選擇更大的區域進行相關研究。另外,關注企業規模閥值究竟由什么因素決定、自身內外部環境與創新策略該如何匹配等問題,對旅游業實踐發展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而這些研究領域值得學術界進一步探討。

注釋:

①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業已成為學術界研究的新動向,其成立的動機在于維持生計和追求自我生活方式,并不以盈利為企業發展主要目標,經營手段往往比較落后,難以形成產業競爭力,創新活動受到普遍質疑。

②根據產值區位熵的計算公式,景區所在劍閣的縣旅游收入區位熵的計算公式為:Q=(劍閣縣旅游收入/劍閣縣國內生產總值)/(四川省旅游收入/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Q>1,表示旅游產業的專業化水平越高,集聚程度越高。

[1]DAHLESH,BRASK.TourismandSmallEntrepreneurs:Development,NationalPolicy,andEntrepreneurialCulture:IndonesianCases[M].NewYork:CognizantCommunicationCorporation, 1999.

[2]RHODRIT,GARETHS,STEPHENJP.UnderstandingSmallFirmsinTourism:APerspectiveonResearchTrendsandChallenges[J].TourismManagement,2011,(32):963-976.

[3]ATILLAA.UnderstandingSmallTourismBusinesses:APerspectivefromTurkey[J].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 2012,(19):1-17.

[4]董曉慶,趙堅,袁朋偉.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能力的關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40-46.

[5]VEUGELERSR,CASSIMANB.MakeandBuyinInnovationStrategies:EvidencefromBelgianManufacturingFirms[J].ResearchPolicy, 1999,(28):63-80.

[6]葉林. 企業規模與創新技術選擇[J].經濟評論,2014,(6):138-148.

[7]傅慧,趙世偉,蔡筱霞. 旅游小企業成長研究:前因變量與結果變量[J].中大管理研究,2013,(3):63-79.

[8]CHRISTIANC.SmallisStillBeautiful:TouristTradeSME’saRichInnovatingGround[J].TourismReview, 2004,(59):37-41.

[9]BECTONS,GRATEZB.SmallBusiness≠SmallMinded?TrainingAttitudesandNeedsoftheTourismandHospitality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 2001,(2):105-113.

[10]INGRAMA,JAMIESONR,LYNCHP,BENTR.QuestioningtheImpactofthe“Graduatization”oftheManagerialLabourForceUponTheManagementofHumanResourcesintheScottishHotelIndustry[J].JournalofConsumerStudiesandHomeEconomics, 2000,(4):212-222.

[11]ATELJEVICJ.SmalltourismfirmsandmanagementpracticesinNewZealand:ThecentrestagemacroRegion[J].TourismManagement,2007,(1):307-316.

[12]ALONSOAD,OGLEA.ImpactofDaylightSavingsonSmallHospitalityandTourismBusinesses:AWesternAustralianCaseStudy[J].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2009,(4) :314-324.

[13]邱繼勤. 中外旅游小企業發展特征比較[J].商業時代,2005,(36):61-62.

[14]尹壽兵,劉云霞,趙鵬. 景區內旅游小企業發展的驅動機制——西遞村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13, (2):360-368.

[15]邱繼勤,保繼剛. 國外旅游小企業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2005,(5):86-92.

[16]ATELJEVICJ,PAGESJ.TourismandEntrepreneurship[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17]劉虹.河北省骨干高校科技創新策略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14.

[18]HALLC.InnovationandTourismPolicyinAustraliaandNewZealand:NevertheTwainShallMeet.JournalofPolicyResearchinTourism[J].LeisureandEvents,2009,(1):2-18.

[19]HJALAGERAM.AReviewofInnovationResearchin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 2010,(1): 1-12.

[20]姚云浩,高啟杰. 結構嵌入、集體學習與旅游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46-53.

[21]THORNBURNL.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InserviceCompanies——CaseStudiesfromTourism,SoftwareandMiningTechnologies[R].Australia:StudyfortheDepartmentofIndustry,TourismandResources, 2005.

[22]陳艷瑩,高琳琳.企業創新服務的需求識別——對“企業規模—創新策略”假說的檢驗和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765-770.

[23]王琳,魏江,胡勝蓉.服務創新分類研究[J].技術經濟,2009,(2):7-12.

[24]趙炎.創新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5]劉丹.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特性及類型[J].中國流通經濟,2013,(5):28-34.

[26]周方召,符建華,仲深.外部融資、企業規模與上市公司技術創新[J].科研管理,2014,(3):116-122.

[27]蔣卓.旅游企業規模效率影響因素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28]朱爍.旅游企業規模化發展的模式及制約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29]高良謀,李宇.技術創新與企業規模關系的形成與轉化[J].中國軟科學,2008,(12):96-104.

[30]SOETEL.FirmSizeandInventiveActivity:TheEvidenceReconsidered[J].EuropeanEconomicReview, 1979,(4):319-340.

[31]IOANNIDESD,PETERSENT.Tourism“Non-entrepreneurship”inPeripheralDestinations:ACaseStudyofSmallandMediumTourismEnterprisesonBornholm,Denmark[J].TourismGeographies, 2003,(4):408-435.

[32]DAVIDHB,LADDAWANK.RelativeSizeandComplexity:E-BusinessUseinSmallAndMediumSizedTourismEnterprisesinThailand[J].Journalof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 2009,(22): 212-231.

[33]徐傳諶,唐曉燕. 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關系研究綜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8):139-143.

[34]GILDERG.TheRevitalizationofEverything:theLawoftheMicrocosm[J].HarvardBusinessReview,1988,(2):49-6l.

[責任編輯:鐘秋波]

FirmSizeandChoiceofInnovationinTourism

YAOYun-hao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Humanities,DalianMaritime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6,China)

As tourism innovation stud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academia has not ye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size and tourism innov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irm size has an obvious U-typ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novation level in tourism. Bigger firms have a higher innovation level than smaller ones in forward and back innovation, and bigger firms tend to choose back innovation more.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like providing differential innovation services for each firm, develop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ervice agencies, encouraging cooperation among all kinds of tourism firms, etc.

size of tourism firm; choice of innovation; tourism innovatio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2016-12-20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我國游艇旅游發展的機制與制度創新研究”(2016M601292)、大連海事大學“十三五”重點科研項目創新團隊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海洋強國建設”(3132016365)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313201609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姚云浩(1988—),女,四川廣元人,經濟學博士,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講師、管理科學與工程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經濟管理。

F

A

1000-5315(2017)03-0080-08

猜你喜歡
旅游研究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浓毛av|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亚洲男女在线|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欧美综合激情| 性视频久久|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久一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99在线观看| 韩日免费小视频|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538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99人体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色|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操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网综合| 91亚洲精品第一| 在线国产资源|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国内a级毛片| 国产毛片不卡| 人妻21p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