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趨勢的沖突與契合

2017-05-18 05:46:29沈建峰巴登尼瑪
關鍵詞:設置滿意度體育

沈建峰,巴登尼瑪

(四川師范大學 a.體育學院,成都 610101;b.教育科學學院,成都 610066)

?

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趨勢的沖突與契合

沈建峰a,b,巴登尼瑪b

(四川師范大學 a.體育學院,成都 610101;b.教育科學學院,成都 610066)

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對2010-2014年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畢業生就業趨勢與所畢業院校的課程設置進行調查,并對用人單位負責人進行訪談,結果顯示:畢業生的就業趨向于“自主創業”與“企事業單位”,大多數畢業生對現階段工作不滿意,表明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存在問題。分析發現,如果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一致,學生對工作的滿意度高;如不一致,則滿意度低;跨專業學生和本專業學生相比,對工作的滿意度高,但是用人單位對跨專業學生的滿意度低;就業去向為“繼續深造”的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最高。2006年至今,課程設置的類型沒有明顯變化,依然將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課、專業課和選修課。體育院校與師范院校之間課程總學分設置差異不顯著,但部分體育類院校選修課所占比重要明顯高于師范類院校,各校在科研及統計學方面課程設置比例較低。分析發現,體育教育訓練學畢業生就業趨勢、社會需求與培養單位的培養目標存在沖突,就業趨勢、崗位技能與課程設置之間存在沖突,跨專業學生的能力特征與課程設置之間存在沖突。針對這些沖突,提出契合路向為:對培養目標進行有效調整,由以前的為高校培養教學、訓練和科研人才轉向中小學以及社會需要的綜合人才;增大選修課程比重,實行跨學科選修課程;課程設置上注重提升學生教學能力,并強化考核效度;培養單位要注重導師隊伍建設,加大對學生的指導力度。

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畢業生;課程設置;就業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活動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體育在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由于“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在我國體育學研究生教育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擔當著為我國培養大批高素質、高層次的教學、訓練、研究人才的使命”[1],“其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我國《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和奧運爭光戰略能否順利實施”[2]。因此,加強對體育教育訓練學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趨勢等方面的研究,對滿足社會需求、促進體育作用在社會發展中的進一步提升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雖然體育繁榮的外在景象為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就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契機,但實際上就業壓力“不降反升”,就業方向也發生了明顯轉變。因此,對現行體育教育訓練學課程設置與畢業生就業之間是否存在“脫離”和怎樣進行有效“契合”進行研究,能夠為解決研究生培養所存在的現實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從現有研究文獻來看,目前針對體育課程設置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體育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以及課程體系改革。黃漢升在《新中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對全國38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學科分布、方向設置、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對體育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3]。唐成等在《體育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中分析了體育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以及在培養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體育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方案[4]。王斌等在《我國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改革研究》中,分析了我國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現狀,提出將專業基礎課提升為學科基礎課,以體育學為基礎開始課程等改革方案[5]。第二,具體研究課程設置與培養方案改革。如方千華等在《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與《從培養方案探討我國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人才培養特征》中根據不同研究方向的特征,結合我國部分培養單位課程設置現狀進行分析,總結課程設置中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6][7]。

以往研究雖然對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發展以及學生培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缺少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對課程設置進行反思;忽略了學習主體的變化,使培養體系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現偏差,致使相應的改革不能得以落實。

因此,本研究針對2010-2014年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其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并且在2014年通過四川省人才市場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第二屆、第四屆、第八屆、第十屆和陜西省2014屆高校畢業生西安校園招聘會的西安體育學院(3月15日)、長安大學(4月14日)會場對有專業限制、只招收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崗位和沒有專業限制的崗位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簡要的訪談,同時通過電話咨詢以及網站搜尋等方式獲取相關院校課程設置情況,以期通過對以上方式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的分析,找出現行課程設置與畢業生就業之間存在的問題,為提升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培養效度提供理論依據。

一 調查對象的選擇以及問卷調查概況

(一)調查對象的選擇

采用主觀抽樣的方法,在具有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授予權的學校中,選取四川師范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西安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共10所高校,并且在有聯系方式以及Email的每所高校畢業生中分別隨機抽取2010-2014年每年畢業的學生各12人,10所高校共抽取600名畢業生,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放問卷。

(二)問卷設計與調查概況

1.問卷的效度和信度

(1)效度

選取10位專家,采用特爾非法對問卷的效度進行評判。在第一次評判后,根據專家反饋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修訂,之后進行第二次評判,并在修訂后進行第三次評判,第三次返回結果顯示各指標均符合專家的共識和認同,證明問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對調查問卷的穩定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本問卷KMO統計量為0.743,Bartlett’s Test為615.387(P<0.01),說明本數據適合因子分析。結果產生3個公共因子,累積貢獻率62.83%,而且所有指標在相應公共因子上的因子負載量均在0.4以上,可以認為本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2)信度

采用重測信度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使用同一問卷,對30名被調查者重復進行測驗,兩次時間間隔為21天,假定在這段時間內被調查者的情況沒有發生變化,對兩次測驗結果進行相關性檢驗,r=0.83,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2.全樣本匯總統計

針對10所高校隨機抽選的600名畢業生,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523份,其中2010年共101份,2011年共104份,2012年共103份,2013年共106份,2014年共109份。具體問卷匯總描述統計數據見表1。

表1.523份全樣本問卷描述統計

二 調查結果

(一)體育教育訓練學畢業生就業現狀

1.2010-2014年體育教育訓練學畢業生就業方向及趨勢

由表1中可見,2010至2014年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就業主要集中在“自主創業”與“企事業單位”,其次是高校和中、小學,再次是暫時無業,最后是繼續深造。而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為“能勝任高等學校體育師資、全民健身工作和體育科學研究方面的高層次人才”[1],表明現階段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發生了變化,已經由高校、體育科學研究所轉變為自主創業、企事業單位和中小學,證明實際就業與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中的職業定位產生了沖突,因此值得關注。

圖1.2010-2014年畢業生就業趨勢統計圖

對圖1進行分析可知,從2010年至2014年,在高校就業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并且幅度較大;在中小學就業的畢業生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在企事業單位就業雖然在2011年有小幅下降,但是在2012年與2013年呈現大幅增長,雖然2014年與2013年相比出現小幅下降,但在企事業單位就業總體呈現出增長趨勢;選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并且漲幅較大;選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在2011年小幅增長,2012又小幅下降,在2013與2014年又持續小幅增長,總體波動平緩;暫時無業的畢業生整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表明2010至2014年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就業趨勢主要傾向于“自主創業”與“企事業單位”,在高校和中、小學就業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暫時無業”的畢業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雖整體所占比例較少,卻值得關注。

2.影響就業趨勢的主要因素

由表1可知,523名畢業生在“您認為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此項多選題中,有82.2%的畢業生認為個人綜合能力是主要因素,65.6%的畢業生認為課程設置是主要因素,15.3%的人認為用人單位是主要因素,23.1%的人認為供需矛盾是主要因素,有39%的人認為就業觀是主要因素,有20%的人認為導師業務能力與背景是主要因素。影響因素排序結果依次為:個人綜合能力、課程設置、就業觀、供需矛盾、導師業務能力與背景、用人單位。表明畢業生在工作之后依據自身的工作現狀以及社會需求,認識到個人綜合能力、課程設置是影響畢業生就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選擇人群均超過50%),同時也認為就業觀、供需矛盾、導師、用人單位等對畢業生就業有一定影響。

3.就業滿意度

就業滿意度是反映就業機會的可獲得性、工作穩定性、工作場所的尊嚴和安全、機會平等、收入、個人發展等有關方面滿意程度的綜合概念[8]。就業滿意度反映在“學生自身的不足”和“是否跨專業”上,可以為學生自身在校期間的學習以及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方面提供借鑒;就業滿意度反映在“就業去向”上,可以為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借鑒;就業滿意度反映在“現在工作性質與畢業前期望是否一致”上,可以為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點以及導師組對學生的就業引導方面提供借鑒。

在本研究中,調查畢業生對現在工作是否滿意,從“不滿意”、“一般”、“滿意”3個程度來體現,并將其視為有序因變量,分別賦值為:不滿意=1,一般=2,滿意=3。

由表2可知,現階段對工作滿意的畢業生有145人,占總人數27.72%;感覺一般的有75人,占14.34%;不滿意的有303人,占57.94%,這表明大多數畢業生對現階段工作不滿意。由于就業滿意度是反映高校人才培養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說明現階段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存在問題,值得探究。

(1)就業現實與期望是否一致與對現工作的滿意度交叉聯表分析

筆者嘗試對就業現實與期望是否一致與工作滿意度之間進行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但平行線測試結果顯示x2=20.722,P=0.000<0.05,表明不適合用該方法,因此采用交叉聯表分析。

表2為就業與期望是否一致與工作滿意度交叉聯表。通過卡方檢驗發現(表3),X2=115.782 df=2 p=0.000<0.01,具有顯著性。由表4得知,相關系數P=0.471,因此,可以認為實際就業與期望是否一致與現在工作的滿意度是相關的。期望與就業一致,滿意度高;期望與就業不一致,滿意度低。

表2.就業現實與期望是否一致與對現工作的滿意度交叉聯表

表3.交叉聯表卡方檢驗結果

注:a.0資料格(0.0%)預期計數小于5。預期的計數下限為24.09。

表4.交叉聯表相關系數檢驗結果

(2)是否跨專業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

在調查的畢業生中,跨專業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14.1%,并且調查結果顯示,跨專業學生中有45.9%在企事業單位就業,28.4%在中小學就業,9.5%自主創業,8.1%在高校工作,6.8%選擇繼續深造,1.4%暫時無業。表明跨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企事業單位與中小學,并且“暫時無業”的人所占比例非常少,就業率高。由于跨專業學生的知識面要大于本科階段為體育專業的學生,因此,對跨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及其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對本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有一定借鑒作用。

采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考察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與其研究生學習是否為跨專業之間的關系。在數據分析中,將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視為有序因變量,將研究生學習期間是否為跨專業作為自變量,之后進行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具體變量賦值與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表5.變量賦值

表8.平行線測試a

表5為變量賦值,表6為觀察值處理摘要。表7為參數評估,檢驗顯示出專業=1跨專業畢業生的df=1,P=.000<0.01,OR=8.908,并且根據表8顯示,平行線測試x2=0.886,P=0.347>0.05,說明各回歸方程相互平行,適合用此方法進行分析。表明跨專業學生與其對工作的滿意度關系密切,說明跨專業學生和本專業學生相比,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

以此結果為線索對其高滿意度背后的原因以及用人單位對其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補充調查則有一定意義。調查顯示,跨專業學生中有45.9%在企事業單位就業,28.4%在中小學就業,8.1%在高校工作。因此,筆者的補充調查則選取在以上性質單位工作的跨專業學生及其所在部門的主要領導為電話訪談對象。共選取18位跨專業畢業生,其中在高校工作3人、中小學6人、企事業單位9人,對應選擇各跨專業畢業生工作單位中的相關直屬領導,其中3位學院院長、6位中小學校長、9位企事業單位分管領導。

電話訪談結果顯示:由于術科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跨專業學生專業術科水平差,他們在擇業時對工作單位的預期定位則較低,并且在走向工作崗位后,他們對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非常珍惜,所以對現在工作崗位的滿意度高。而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在高校和中小學方面,要求教師具有“師范性”,具備“必備體育知識技能”,然而跨專業畢業生由于專業術科能力水平差,在教學中出現術科教學示范“乏力”的現象,對教學任務不能直接上手,需要重新進行培訓與學習,因此用人單位對其滿意度較差;企事業單位方面,需要具有體育術科專長的員工帶領大家開展體育健身運動,組織并參與單位大型體育活動,甚至代表單位參加各種比賽,由于跨專業的畢業生體育專業理論知識薄弱以及術科技能方面水平較差,不能滿足企事業單位的整體需求,所以用人單對其滿意度較差。

因此,對于跨專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而言,由于各自的出發點不同,就會出現跨專業畢業生對自己現在的工作崗位滿意度高、而用人單位對其滿意度低的這種貌似矛盾的結果。

(3)就業去向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

由表10可知,有23.9%的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就業,18.4%在中小學就業,26%選擇自主創業,18.9%在高校工作,4.8%選擇繼續深造,8%暫時無業。對就業去向與就業滿意度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可以為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借鑒。

采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考察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與就業去向之間的關系。在數據分析中,將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視為有序因變量,將就業去向作為自變量,之后進行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具體變量賦值與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表9.變量賦值

表10.觀察值處理摘要

表11.平行線測試

表12.參數評估

表9為變量賦值,表10為觀察值處理摘要。表11為平行線測試,結果顯示x2=11.102,P=0.049<0.05,不滿足平行性假設,但“有序logistic模型對此適用條件有一定的耐受性,當條件被輕微違反時(如P值很接近0.05),參數的估計仍然是較為穩定的”[9]194-195。由于本次數據分析顯著性P=0.049,非常接近0.05,說明適合用此方法進行分析。

表12參數評估檢驗結果表明,僅有就業去向=1,企事業單位P=0.079>0.05,沒有顯著意義外,其它就業去向所檢測的顯著性P<0.05,表明與工作的滿意度關系密切。其中,就業去向=5,“繼續深造”的P=.000<0.01,OR=44.925;就業去向=4,“高校”的P=.000<0.01,OR=22.897;就業去向=2,“中小學”的P=.000<0.01,OR=7.323;就業去向=3,“自主創業”的P=.038<0.05,OR=2.901。表明“繼續深造”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高校”,再次為“中小學”,然后是“自主創業”,而滿意度最低的為“暫時無業”。

4.畢業生對自身不足的認識

在對“畢業生對自身不足的認識(多選)”進行調查統計發現,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后,認為自身的主要不足依次為:知識面窄占總人數88%,公文寫作能力差占總人數73%,綜合能力欠缺占總人數59%,語言表達能力差占總人數44%,理論與實踐之間脫節占總人數40%,科研能力弱占總人數34%。

在本科階段為體育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由于在本科階段主要學習的是與體育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并且主動拓展學習其它方面知識的能力不強,導致其知識結構過“專”、過“窄”,主要停留在與體育相關的知識方面,而其它方面的知識由于涉獵較少,表現得尤為薄弱,甚至停留在高中水平。碩士研究生階段,由于培養方向的專業性更強,培養模式與課程設置更具有針對性,因此對學生知識面拓展方面的作用不大,最終致使畢業生存在以上不足。

(二)社會人才需求特征調研

2014年,在招聘會現場對有專業限制、只招收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崗位和沒有專業限制的崗位的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簡要的訪談,訪談設計了兩個問題:現階段貴單位的用人體制與招聘考核方法,貴單位對應聘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通過對訪談內容進行梳理歸納,發現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單位在用人體制方面,逐漸走向市場化運作模式,實現“雙向選擇、擇優錄用”。招聘考核方法一般采用筆試+面試的方式進行,有術科專業限制的崗位需測試技能水平。

2.在專業方面,社會更需要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均衡發展的人才,特別是高校在招聘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畢業生時,要求技能和理論并重,既要能勝任術科教學,也能承擔理論課教學,并且有一定科研能力。招聘考核內容涉及競賽組織與管理、基礎裁判知識、微格課程、說課、學校體育學、體育教育學、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運動生理、運動解剖、運動保健、體育游戲、各項運動技能等。

3.企事業單位(包括私企、外企)方面,需要智商和情商的“雙高型”人才,需要具有體育術科專長,綜合知識能力較高,管理能力突出,能適應多個工作崗位的優秀畢業生。招聘考核內容涉及企業經營與管理、公文寫作、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行政管理、申論、法律、時事知識、辦公自動化、競賽組織與管理、基礎裁判知識、各項運動技能等。

4.絕大部分高校以及科研單位選用人才已經從以往的碩士研究生轉變為博士研究生,并對其已有科研成果和主持項目的級別有硬性要求。而中、小學選用人才在學歷要求上已有從本科生轉變為碩士研究生的傾向,并對運動技能以及科研水平有一定要求。

(三)體育教育訓練學課程設置現狀調查

1.課程設置的類型

由表13可知,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基本分為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學位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外語、政治等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以各專業為基礎的學位課程)和專業課(以各方向為基礎的學位課程),而非學位課程為選修課(包括必選課程和任選課程)。有學者依據調查結果將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三類:公共必修課(界定為所有專業和每位研究生必須完成的課程),專業課(界定為體育專業課程以及相關學科的輔助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和研究方向課),選修課(界定為供學生選修的課程,含指定選修和自己選修)[10]。本次調查結果與此基本相同,只是將專業課分成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表明從2006年至今,我們在課程設置的類型上沒有明顯變化。

表13.高等院校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課程設置構成情況表

注:本表部分數據來源于《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生培養課程設置現狀研究》一文[11]。

2.課程設置的比例

對表13中課程總學分進行卡方檢驗,結果X2=4.765,df=15,P=0.994>0.05,沒有顯著差異,證明各高校在課程總學分設置方面趨于一致,體育院校與師范院校之間差異不顯著。

選修課程是為研究生進一步拓寬專業基礎理論、擴大知識面及培養能力而設置的課程[3]。對表13中各高等院校非學位選修課學分進行卡方檢驗,結果X2=14.987,df=15,P=0.452>0.05,沒有顯著差異,證明各高校在非學位選修課學分設置方面趨于一致,各院校之間差異不顯著。

再從選修課所占總課時的比重來看,北京體育大學選修課所占比例最多為50%,其次是成都體育學院為35%,廣州體育學院為34%;師范類院校選修課占百分比最高的是山東師范大學為33.3%,其次是四川師范大學為31.2%,福建師范大學為30.3%(見表13)。表明雖然學分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從選修課所占總課時的比重可見,部分體育類院校選修課所占比重明顯要高于師范類院校。

3.部分高校專業課科類構成

表14.部分高校專業課科類構成

由表14可知,專業必修課科類構成覆蓋面較寬,包括了人文社會學和教育學以及統計學等相關學科,課程結構進一步細化,反映出各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培養的特點。雖然各校在各類課程安排上比例不一,但是教育學已成為各校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課程,這與體育教育訓練學培養“能勝任高等學校體育師資”的現行目標相吻合。同時數據表明,各高校在科研及統計學方面課程設置比例較低,反映出對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以及統計知識方面重視程度不夠。

4.課程考核方式與效果

各培養單位在課程考核方式上基本相同。在公共理論課、非學位選修課方面,一般采用的是閉卷或開卷測試;在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方面,一般采用以論述題為主的開、閉卷測試或采用提交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碩士生導師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第一人,導師的治學態度和對學生的要求在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有顯著的作用。但從各培養單位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對學生有文獻閱讀要求,但導師在此方面卻對學生沒有任何考核要求。

通過電話回訪學生以及與部分院校導師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和教師對課程考核效果的反饋情況。結果顯示:學生認為教師評卷標準把控不嚴,優、良、差等級區分度不高,對特別差的學生“心慈手軟”,導致課程通過率幾乎為100%,并且考核內容不能夠反映學生真實水平;教師認為學生平時學習不認真,積累太少,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學生在考核論文的撰寫方面存在敷衍了事、抄襲嚴重、毫無創新等現象。

(四)各院校培養目標

研究生培養目標是指研究生培養機構對培養的研究生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所做出的具體規定,規定了具體的培養規格、課程結構與體系[12]63。“培養目標是學校對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它是課程設置、培養方式確定的依據”[1],培養目標決定課程設置。因此,對各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培養目標進行研究,對解決課程設置方面的一些現存問題具有指導意義。

對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9所院校培養目標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各高校均從政治思想、職業定位、知識結構、能力素質和身體健康等層面制定了培養目標。在政治思想層面,強調社會主義相關理論的學習與掌握,并要求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職業定位層面,都要求培養出能勝任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和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在知識結構層面,要求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系統專業知識、專項技術(技能)和科研方法,并能把握學科發展現狀和新動向;在能力素質層面,要求至少能夠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查閱專業文獻、譯寫論文摘要和進行國際交流,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5所院校要求學生具備熟練運用相關軟件進行文字和數據處理的能力,其中湖南師范大學要求答辯前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六級;在健康層面,每所院校都要求通過學習,使學生身體健康。此外,北京體育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在培養目標中明確規定了運動技術等級要求。

三 現階段存在并凸顯的沖突

(一)就業趨勢、社會需求與培養目標存在沖突

社會需求影響就業趨勢,就業趨勢可以反映出社會需求。從2010年至2014年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來看,在高校和中、小學就業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并且幅度較大;在企事業單位(包括私營企業)就業總體呈現出增長趨勢;自主創業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并且漲幅較大;選擇繼續深造總體波動平緩,趨勢不明顯;暫時無業的畢業生整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

由于絕大部分高校以及科研單位選用人才已經從以往的碩士研究生轉變為博士研究生,導致在高校就業呈大幅下降趨勢。雖然中小學選用人才在學歷要求上已呈現從本科生轉變為碩士生的傾向,為碩士生就業提供了契機,但“逢進必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導致在中小學就業不升反降,并降幅較大。在企事業單位就業以及自主創業會對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具有體育術科專長、綜合知識能力較高、管理能力突出、能適應多個工作崗位的優秀畢業生,自主創業也需要具備良好的智商和情商以及較強的綜合知識與管理能力。因此,已經工作的畢業生認為“個人綜合能力”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現階段,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在職業定位層面都要求培養出能勝任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和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在知識結構層面要求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系統專業知識、專項技術(技能)和科研方法,并能把握學科發展現狀和新動向;在能力素質層面要求至少能夠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查閱專業文獻、譯寫論文摘要和進行國際交流。很明顯,這種目標下培養的人才適合“繼續深造”以及在“高校”工作。而從現階段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來看,繼續深造”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高校”,而其它崗位的滿意度低。表明當培養目標與畢業生工作崗位相吻合,畢業生與崗位之間契合度就越好,就業滿意度高;反之亦然。然而,現在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不可能與畢業生的工作崗位相匹配,也不可能培養出適合多個崗位、綜合能力強的“多面手”,更不能與學生就業趨勢以及社會的人才需求趨勢相吻合。因此,學生就業趨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與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存在明顯的沖突。

(二)就業趨勢、崗位技能與課程設置之間存在沖突

課程設置會對學生在校期間對未來工作、生活的期望與構想產生較大影響,而就業與期望是否一致與現在工作的滿意度是相關的,期望與就業一致,滿意度高,期望與就業不一致,滿意度低。由于現階段的課程設置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將就業構想與期望聚集在“高校”和“科研單位”中,而實際就業卻和在校期間的構想與期望相差很大,絕大部分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和當初在校期間的期望不一致,大多數畢業生對現階段工作不滿意,在研究生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完全脫節,工作后需要從新學習相關技能才能滿足崗位的要求。因此,已經工作的畢業生認為影響就業的第二個主要因素為課程設置,并且認為自身的主要不足依次為知識面窄、公文寫作能力差、綜合能力欠缺、語言表達能力差、理論與實踐之間脫節和科研能力弱。

現階段的課程設置主要為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人文社會學、教育學、科研及統計學等學科,注重對學生體育專業基礎應用理論知識的培養。各高校在課程總學分設置、非學位選修課學分設置方面均趨于一致,各院校之間差異不顯著。但是,從選修課所占總課時的比重可知,部分體育類院校選修課所占比重明顯要高于師范類院校,并且僅有極少的選修課設置比較注重對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

課程設置會影響學生的知識技能特征以及綜合能力,而上述的這些課程培養出來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技能以及綜合能力有極大的傾向性與單一性,就是為了培養能勝任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和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然而,現階段學生的就業和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轉變為自主創業、企事業單位和中小學,因此,出現課程設置與學生實際工作崗位需求不能形成有效對接,致使畢業生工作之后需要從新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所以,現階段就業趨勢、崗位技能與課程設置之間存在沖突。

(三)跨專業學生的能力特征與課程設置之間存在沖突

以往的相關研究只關注本專業學生而忽視了跨專業學生,然而跨專業學生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培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丁峰在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生專業技術培養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中發現:“有30%的學生都是從其它學科跨專業考過來的,另外,有21%跨學科的學生大學期間對體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而大約有10%的學生對體育不感興趣。”[13]因此,關注此部分群體畢業后的工作去向以及其在單位所展現的能力特征有一定現實意義。

筆者通過補充調查發現:由于跨專業的畢業生專業術科能力水平差,在教學中出現術科教學示范“乏力”的現象,對教學任務不能直接上手,需要重新進行培訓與學習;在企事業單位中,由于跨專業的畢業生體育專業理論知識薄弱以及術科技能方面水平較差,很難完成單位大型比賽的組織與設計,并且不能代表單位參加各種體育競賽,因此,用人單對其滿意度較差。雖然跨專業學生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掌握了一些體育的研究方法與技能,再加上其在本科階段掌握的其它專業知識,使跨專業學生的知識面要大于本科階段為體育專業的學生,但是仍不能忽視他們專業運動技能以及教學能力差的現實問題。

跨專業學生即使對體育有興趣,但絕大多數幾乎從未接觸過運動技能訓練,在專業技術上沒有任何基礎,也從未有過體育教學經驗,這些群體的進入使學習主體的特征和以往相比產生了變化。而針對此變化,培養單位卻依然采用統一的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培養,導致跨專業的學生“下窄上寬,根基不穩”,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難以立足。因此,跨專業學生的能力特征與課程設置之間有明顯的沖突。

四 培養方案與學生就業趨勢契合的調整路向

(一)對培養目標進行有效調整

培養目標決定課程設置,要將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趨勢契合,首先須將培養目標與學生的就業趨勢進行契合。研究表明,如果培養目標與畢業生工作崗位相吻合,畢業生與崗位之間契合度就越好,就業滿意度高。由于現階段畢業生就業趨向于“自主創業”與“企事業單位”,并且絕大部分高校以及科研單位選用人才已經從以往的碩士研究生轉變為博士研究生,中小學選用人才在學歷要求上也呈現從本科生轉變為碩士生的傾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轉變提供了契機。因此,在培養目標上,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結合社會的需求,對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培養模式與方向定位進行調整,由以前培養“能勝任高等學校體育師資、全民健身工作和體育科學研究方面的高層次人才”轉為面向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等社會需要的綜合人才,使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的需求緊密連接起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促進畢業生與工作崗位的契合,提升就業滿意度。

(二)課程設置上注重提升學生教學能力,并強化考核效度

由于中小學崗位“逢進必考”,招聘考核內容涉及競賽組織與管理、基礎裁判知識、微格課程、說課、學校體育學、體育教育學、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運動生理、運動解剖、運動保健、體育游戲、各項運動技能等,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有針對性的選擇和中小學教育結合的課程,如《學校體育學》、《體育游戲》、《微格課程》等;要加強術科教育與練習,提高學生術科技戰術水平;加大在中小學教學方面的實習與實踐,提升學生教學能力。在課程的考核方面,要按照考試標準嚴格執行,并且采用平時成績與考核成績結合的辦法對學生進行整體度量,要敢于對學習不認真的差生亮“紅燈”。要以課程考核為依據,實施篩選、分流、獎勵等機制,激發碩士研究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課程對學生的干預效度。對于跨專業入學的學生,應該加強專業術科的學習與考核,或者使其跟隨本科生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術科能力;加強“師范性”練習,使跨專業學生在教學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具備教師的基本素質。

(三)增大選修比重,實行跨學科選修

由于畢業生認為自身的主要不足依次為知識面窄、公文寫作能力差、綜合能力欠缺、語言表達能力差、理論與實踐之間脫節和科研能力弱等,而現實社會則更需要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均衡發展的人才,需要具有體育術科專長、綜合知識能力較高、管理能力突出、能適應多個工作崗位的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優秀畢業生。因此,用人單位招聘考核時所設計的考核內容幾乎都涵蓋了畢業生認為自身不足的所有部分。而根據現階段課程設置類型,如要使學生的不足得以緩解,使其符合社會需求,在課程方面只能通過選修課來進行干預彌補。而現階段課程設置上普遍存在“選修課門數偏少,跨學科選修課的開設尚未得到重視”[14]之不足,因此,面對學生的不足以及社會需求,培養單位應該增大選修課比重,并且借用學校整體資源,實行跨專業、跨學科選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征以及就業取向選擇不同的課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填補知識空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增加《教育心理學》、《公文寫作》、《企業管理》、《統計學》、《哲學》等相關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四)注重導師隊伍建設,加大對學生的指導力度

碩士生導師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第一人,因此,學校在導師隊伍管理與建設方面,應加強對導師的管理力度,落實對導師的遴選與篩查工作,提升導師的指導能力,建設高素質的導師隊伍,為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創造好的條件保障。

導師應該要求學生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對自身今后工作方向的預判涉獵較為廣泛的知識,擴展自身知識體系的“維度”,擴張自己的能力空間,適應社會的需求;導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本專業的研究方向,把好“文獻閱讀”關,并有針對性地設定相應的考核內容,加大對學生的培養力度;學位論文是檢驗碩士研究生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學位論文的撰寫中,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提升其科研能力,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以及著作提升自身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后從事科研打下基礎。因此,導師應加大對學生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在畢業論文的指導方面應該加大指導力度,促使學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的同時提升其科研能力。另外,導師要做好學生就業引導工作,促使學生不盲目自信,不眼高手低,將就業期望與現實接軌。對于學術潛力較大、專業知識能力較強的學生,導師應加強科研方面的培養力度,鼓勵其攻讀博士學位,為高校以及科研單位培養后備人才。

[1]周珂,曾慶濤,楊改生,等.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1):115-117.

[2]趙子建.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動態優化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8-84.

[3]黃漢生.新中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7,(9):3-22.

[4]唐成,孫衛國.體育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1):22-23.

[5]王斌,周紹忠,馬宏宇.我國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1):59-61.

[6]方千華,黃漢生.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5):654-656.

[7]方千華,黃漢生.從培養方案探討我國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人才培養特征[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4):117-120.

[8]李斌.試談基于就業滿意度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40-142.

[9]張文彤,董偉.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家宏,周英,陶玉流.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的設置[J].體育學刊,2006,(6):67-70.

[11]秦風冰,王珂,潘桂芝,郝一偉,劉義峰,郭霞.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生培養課程設置現狀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1):117-120.

[12]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3]丁峰.體育院校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生專業技術培養現狀的調查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5):110-112.

[14]譚廣,馬衛平.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2):231-233.

[責任編輯:羅銀科]

2016-03-08

四川省教育廳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培養方案改革與學生就業發展趨勢的契合研究”(TY201120)。

沈建峰(1974—),男,陜西西安人,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學; 巴登尼瑪(1958—),男,四川丹巴人,四川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教育文化學、多元文化教育。

G642.3

A

1000-5315(2017)03-0108-11

猜你喜歡
設置滿意度體育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少先隊活動(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雜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AV在线无码|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中文一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538精品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亚洲91在线精品|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老色鬼欧美精品| 午夜色综合| 67194亚洲无码|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亚洲成年人片|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自拍|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片在线无码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日本免费精品|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影院| 538国产在线| 亚洲浓毛av|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国产自在线拍| 午夜不卡视频|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日韩资源| 精品91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靠逼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噜噜噜|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网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VA中文字幕| 色婷婷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