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現有非公企業1100多家。近年來,漢川市在非公企業探索“三推三設三組團”活動,拓寬了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途徑。
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薦3256名黨員人才到非公企業就業、720名優秀員工入黨、1325名優秀黨員進入企業管理層,組建承諾團隊5684個,設立“黨員責任區”540多個、“黨員先鋒崗”860多個,使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與黨組織升級實現了同步推進。
三推:讓企業黨員獲得一方舞臺
現任川東集團武漢星磊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呂明遠坦言,從畢業到就職,一路走來,公司重視年輕黨員的培養管理,只要肯干事,就能獲得一方舞臺。
“推薦下崗職工黨員再就業、推薦優秀員工入黨、推薦優秀黨員進入企業管理層”漢川市在非公企業實施“三推”,讓更多的呂明遠們找到了舞臺。
根據企業需要,市委對非公企業發展黨員實行政策傾斜,計劃單列。一些品行修養好、業務技能高、積極要求進步的黨員,加入企業黨組織,經過幾年跟蹤培養,讓他們逐步走上企業管理層,為企業發展壯大貢獻黨的力量。
三設:黨員動能更大釋放
三設為“設立與業主交流互動講壇、設立黨員示范責任區、設立黨員先鋒崗”。
每年,非公企業通過召開支部會、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形式,累計舉辦120余場交流互動會,黨員和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1200多條。在中層以上管理層的黨員中設立“黨員責任區”540多個,在企業一線黨員中設立“黨員責任崗”860多個,有效激發黨員創新熱情,彰顯黨員先進性。
企業先后完成科技攻關近百項,解決技術難題1000多個,開發新產品100多項,累計為企業創綜合經濟效益8000多萬元。
馬鞍、馬口、沉湖等地企業組織黨員開展“我為企業進言獻策”、“黨員身邊無事故、無次品、無違章”等活動。目前共為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3200多條、組織科技攻關90多項,培養技術人才和入黨積極分子1100多人、培養一線熟練工9000多名、協助招工6000多名,創綜合經濟效益2700多萬元。
三組團:發揮“1+1>2”效果
三組團,即在黨員中組織開展“組團管理+組團承諾+組團服務”活動。企業按部門或工作性質,將相關黨員整合在一個團隊內,由黨員團隊集體作出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等方面的承諾。在團隊負責人的協調下,充分發揮團隊每名黨員的特長,形成工作合力。
川東集團2015年結合集團發展,分類組建“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客戶服務”、“安全管理”、“素質提升”、“文化建設”等9個責任團隊。
攻堅克難團隊在污水處理升級改造中,喻小平等黨員提出并進行污水處理達標排放關鍵控制節點的探索確定,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客戶服務責任團針對園區物業服務面廣線長的情況,實行網格化管理,團隊的每一名黨員都建立了聯系責任區,負責人樊紅剛等人堅持每天晚上在園區巡視檢查。
川東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胡長炎介紹,集團年終對各組團的情況進行評議,分為好中差三個等次。集團每年拿出100萬元,對表現出眾、成績優異的責任團隊和黨員進行重獎。
一個優秀黨員帶動一個黨員團隊,一個優秀黨員團隊帶動一批優秀員工,非公企業黨建達到了“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