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武,今天去鎮里開會,順路把水產養殖證給你辦好了,馬上給你送來!”村支書宋光朝一個電話,讓安陸市煙店鎮宋垅村的宋兵武格外激動。一周前,他在村里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交了相關信息,沒想到不到一周,辦好的證件就送上了門。
近幾年,安陸市積極探索推進市、鄉、村(社區)三級便民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和服務項目對接工作,讓辦事“磨破嘴,跑斷腿”成了老黃歷,傳統的社會治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農村“兩公里生活圈”和城市社區“十五分鐘生活圈”順勢而生。
建平臺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過去大事小事,我們都要往鎮上或市里跑,有時腿跑酸,事難辦。現在我們只要到村里的便民服務中心就把事辦成了!”宋垅村83歲老人沈光芳,領到360元的高齡補貼后高興地說。
宋光朝介紹, 2012年宋垅村通過政府獎補、能人幫襯,建起了便民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社、醫務室、談心說事室。
“只有將服務平臺移到群眾跟前,讓群眾不出村便可知曉天下事、辦妥自身事,才是真正的利民惠民!”安陸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萬東平說道。
近年來安陸市市級財政投入以獎代補資金1000多萬元,撬動建設資金8600萬元,推動全市新(改)建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336個,初步建成以市政務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為紐帶,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基礎的三級服務平臺。
聯網絡 簡政放權施惠于民
點擊進入“安陸市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平臺,安陸黨建、政務服務、網格管理、便民服務、“網上村村通”、遠程教育等6個“子板塊”一目了然,打造網上便民服務的“第一界面”和三級對接的“母平臺”日臻完善。
為了讓上級下放的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等“政策紅利”真正落地,安陸市以省委組織部統一設計的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依托,建設獨具安陸特色的“安陸市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目前,32個市直部門的171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網上辦事平臺集中辦理。其中衛生計生、工商藥監、集鎮管理、民政老齡殘聯等53項行政審批權下放到鄉鎮。此外,80歲以上高齡補貼辦理、農村低保審批辦理、農村五保審批辦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辦理等6項服務下放到村(社區)。
據統計,去年以來,安陸鄉、村兩級便民服務點共為群眾辦理事項9560余件,代辦事項3600多件,辦結率達98%。
強服務 實現為民無縫對接
上午10時許,府城街道五一社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秩序井然,黨群服務、民政救助、社會保障、計生服務、城市管理等窗口不時有前來辦事咨詢的群眾,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句句耐心的解答,讓辦事群眾感到格外窩心。
因實施“六務合一”牽扯部門多,涉及項目多,安陸市建立健全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的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為無縫式對接、精細化服務提供強力保障。
截至目前,398個村(社區)全部完成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第一批100個試點村(社區)完成與鄉鎮(街道、開發區)便民服務中心及市政務服務中心服務項目網上對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