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蕙

以民營企業為幫扶主體,以貧困村為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互利合作為主要形式,努力把“千企幫千村”打造成貴州參與大扶貧戰略行動的重要品牌。
3月8日,普定縣秀水村村民陳蘭芳一家吃完早餐,高高興興出門上班?!按┥现品俗兡贻p了?!标愄m芳笑著告訴記者,上班三個月的收入頂過去一年的。
陳蘭芳工作的秀水民族風情一條街,在安順遠近聞名。陳蘭芳和丈夫、兒子都是秀水旅游資源開發公司的員工,按月領工資,吃上員工餐,年終還要分紅,一家人感到安逸和滿足?!白兓瘜嵲谔炝?!”陳蘭芳告訴記者,現在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
這樣的變化源于貴州興偉集團的傾力幫扶。
2015年,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動員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全省大扶貧戰略行動。省委書記陳敏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形成強大合力,努力把“千企幫千村”打造成為參與大扶貧戰略行動的重要品牌。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在“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動員大會上指出,開展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貴州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希望民營企業家帶領貧困群眾一起奮斗,告別貧困、實現小康、走向富裕。
兩年來,“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在全省各地深入開展,截至目前已有1393家民營企業(商協會組織)參與行動,共結對幫扶1702個貧困村,實施幫扶項目2736個,投入資金約110億元,直接幫扶貧困人口38.86萬人。
率先決策
2015年9月22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光彩會共同印發《“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方案》,力爭用3到5年時間,動員全國一萬家以上民營企業參與,幫助一萬個以上貧困村加快脫貧進程。
同月,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貴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根據全國工商聯“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部署,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深入全省九個市州和直屬商會開展走訪調研,通過召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省商協會會長(秘書長)座談會,認真聽取相關意見建議,出臺《貴州省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村為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互利合作為主要形式,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為主要幫扶模式,計劃在一年內,動員全省1000家以上民營企業結對幫扶1000個以上貧困村。
同年12月9日,貴州在全國率先召開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動員大會,倡議全省民營企業積極行動起來,做扶貧事業的參與者、推動者、踐行者。當天,結對簽約民營企業代表、商會組織與結對貧困村負責人現場簽約,簽約涉及107個村,拉開了貴州“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戰略行動序幕。
創先實施
“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全面啟動后,我省民營企業紛紛走進幫扶村,以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捐贈扶貧為主要幫扶形式,結對到村、鏈接到組、精準到戶,采用一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或多企幫一村方式參與幫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采取民營企業家擔任“榮譽村主任”“百企幫百村”“千鳳還巢”等幫扶形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
貴州興偉集團把安順市普定縣龍場鄉秀水村作為扶貧點,兩年來,共投資3.77億元建設多個扶貧項目,實施“五股”(即人頭股、土地股、效益股、孝親股、發展股)模式,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扶貧之路。
貴州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在全縣貧困村中帶動發展了12個養殖小區和400多合作家庭農場,實現5440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拓寬渠道。
在民營企業創新開展幫扶的同時,貴州各地商會針對勞動力資源豐富的貧困村,根據商會及下屬企業用工需求,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簽訂就業協議,讓貧困村民通過勞動脫貧。此外,除廣泛動員本省商會及企業參與“千企幫千村”行動外,貴州創新思路引入省外商會、企業參與貴州大扶貧工作。2016年,省工商聯先后組團赴京、津、滬開展精準扶貧項目推介,僅10天時間,全國工商聯就組織近80位民營企業家到織金考察,共簽訂27個幫扶協議,捐贈總額4000萬元,幫扶30個貧困村。省工商聯還通過“貴商發展大會”“天下貴州人”“貴洽會”等大型活動平臺,廣泛動員、引導省外商會、企業參與貴州大扶貧工作。目前,貴州重慶商會、北京貴州企業商會、上海貴州商會、廣東貴商聯盟等異地商會紛紛參與貴州的脫貧攻堅工作。福建省貴州商會、貴州省福建總商會共同發起“萬人就業脫貧行動”,幫助農村貧困人口就業,并計劃用一年時間,吸納赫章縣、威寧自治縣、織金縣、正安縣、習水縣5個縣1萬名以上貧困勞動力,到福建省貴州商會、貴州省福建總商會會員企業和福建省有關企業就業。
“貧困勞動力在各地商會及企業的幫助下,真正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帶動一片的目的?!笔∥y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肖向陽說。
共享發展
提及盤縣普古鄉娘娘山的驚人變化,一組數據最有說服力:轄區內8個村減少貧困人口245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000元增加到12200元,村集體經濟積累平均達22萬元。娘娘山的蛻變源于貴州興宇煤業的幫扶?!扒髱颓Т濉本珳史鲐毿袆訂雍?,貴州興宇煤業從“能源型向生態型”,相繼成立盤縣普古銀湖合作社和貴州娘娘山旅游開發公司,本著讓“娘娘山8875個村民一個不漏脫貧奔小康”的目的,著力打造娘娘山高原濕地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項目,并以“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等方式,創新發展“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模式,帶領村民們走出一條同進共贏的新路子。
“村民鼓了錢袋子,實現脫貧增收,我們企業也在幫扶中實現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發展新路,達到了共贏目的?!蹦锬锷綀@區聯村黨委書記、普古銀湖合作社理事長陶正學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通過“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的開展,我省民營企業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市場等方面優勢,優化投資布局,拓展發展空間,形成新增長點,以企業自身發展拉動貧困地區發展,達到互促發展、創新發展的目的。
“從各地企業在幫扶中涌現的成功實踐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既為貧困地區帶來先進生產力,幫助貧困人口轉變發展觀念,從根本上激發貧困地區的發展活力,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又能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拓展發展空間,形成了一種扶貧主體與扶貧對象互利共贏的有效扶貧模式?!笔≌f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李漢宇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貴州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備受關注。下一步,貴州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將以“精”“準”打造“千企幫千村”升級版,積極主動為參與的企業提供政策、信息、融資等方面服務,讓企業在幫扶過程中既能助力精準扶貧,又能實現發展壯大。(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