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

“自從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后,我家擴大了板栗種植規模,收購價格也更加穩定,2016年收入達到36萬元?!绷募耙荒陙矸N植板栗給自己帶來的“福利”,望謨縣洛朗村村民王應興跟記者算起了收入賬。
而在望謨縣像王應興一樣靠種板栗富裕起來的人不在少數。
望謨縣位于貴州西南部,早在民國時期,就有種植板栗樹的傳統。
“十二五”時期,望謨縣委、縣政府把板栗生產作為富民興縣支柱產業來抓,出臺一系列鼓勵農民發展經濟林的優惠政策,積極推進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培育,大力發展板栗種植。然而,由于種出的板栗難以遠程運輸和儲藏,只能拿到市場上“賤賣”,最便宜的時候一斤板栗還賣不到一塊錢。
“板栗樹生長快,管理容易,適應性強,同時作為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堅果,市場前景很廣。”正當大家對板栗產業失去信心的時候,從事工程建筑行業的曾光秀卻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在她看來,望謨的板栗之所以沒有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通過深加工來提高板栗的附加值。
2014 年2月,曾光秀投資1.4億元成立了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公司,并入駐望謨縣工業園區,建起了板栗冷庫、標準化無菌生產廠房、現代化板栗深加工生產線、科技綜合樓和工人宿舍樓。有了板栗深加工廠,望謨縣2萬畝板栗樹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招財樹”。
“公司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和‘316分紅模式,把每年的經濟利潤按農戶60%、合作社10%、企業30%進行分紅,走出一條互利雙贏之路?!痹庑愀嬖V記者。
“以前農戶到市場上賣板栗,每斤連一元錢都不到,現在我們的保底收購價就是每斤3.5元,當地農戶種植板栗的熱情非常高?!闭f起目前的經營情況,曾光秀露出欣慰的笑容。
曾光秀告訴記者,公司堅持“利益共享”的原則,主動解決群眾“發展難、見效慢、風險大”的思想負擔,無償向群眾傳授種植技術,與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并結合實際,遵從群眾意愿,出臺“雙重保障”政策,促使農民變股民,解決股民就業難題,保證一戶貧困戶一人就業,一家脫貧,并通過參與研判市場,查看反饋月銷售報表,準確直觀了解行情動向,提高股民參與積極性,共擔責任風險的信心和決心。
“2016年,公司一年的板栗產量為1.5萬噸,產值近3個億,但這還遠遠沒有達到滿負荷生產量?!痹庑阏f,為保障公司原材料供應,公司已發展近2萬畝野生板栗生產基地。
目前,公司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直接和間接解決了洛郎、壩奔等16個貧困村1507戶貧困戶5119人的就業難題,每年為望謨縣2萬戶的栗農帶來1.5億元經濟收入。(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