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迪 張宇 馮全鋒 舒偉
“上午,與桃園村的村干部和黨員們一起打掃環境衛生、扶貧幫困。下午現場聽村“兩委”班子介紹如何配合支部抓工作落實,并進行現場交流。晚上,七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學習《準則》和《條例》……”
這滿滿當當的一天,正是棗陽市楊垱鎮第二期“微型黨校”學員們的一周學習日常。
從三月份起,棗陽市楊垱鎮為進一步提升村支部書記的整體素質,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計劃用一個月時間對全鎮的42個村(社區)的支部書記進行“微型黨校”分期培訓。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微黨校的“主陣地”不在學校教室,而是設在了棗陽市省級“美麗鄉村”桃園村的田間地頭。
讓培訓形式“不一樣”
三月,冬日的寒氣還未散去,桃園村里卻格外熱鬧。一群人圍著村子四處轉悠,還時不時蹲著與地里的老農搭上幾句話,有時扛著鏟子“組團”植樹,有時又一起前往孤寡老人的家里慰問……
這群人就是來自楊垱鎮各個村(社區)的支部書記們,第一次參加這種深入田間地頭的“微型黨校”培訓,大家都覺得很是新鮮。“平時村里遇到什么棘手事了,我也經常往桃園村跑,找王春紅書記取經,但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系統地實地學習桃園村的優秀經驗。” 張官村支部書記胡軍宏告訴記者。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最后一公里”,為進一步壓實農村支部“關鍵少數”主體責任,棗陽市創新教育模式,在鄉鎮重點村建立“微型黨校”,對農村支部“關鍵少數”進行重點教育。
“微型黨校”依托鄉鎮重點村為典型引領,而楊垱鎮桃園村作為近幾年成長起來的省級美麗鄉村,被定為首批培訓的“主陣地”。培訓采取全日制管理,所有干部一律吃住在校,學習期間與原單位工作脫鉤。每期10人,每期5天,用一個月時間對全鎮42個村(社區)支部書記分期培訓一遍。參訓學員學習期滿,經鎮黨委綜合鑒定,才能光榮“畢業”,達不到學習要求的,還得“留級”再學。
白天,“微型黨校”組織受訓村支部書記深入村組農戶與田間地頭,看村容村貌、看基礎設施建設、看環境整治管理、看干部工作落實、看黨員群眾精神面貌,然后現場體驗;聽再優秀支村部書記介紹各項工作如何落實、聽村“兩委”干部介紹分析如何配合支部抓工作落實、聽黨員群眾對班子如何評價,再來現場驗證。
晚上,村支部書記們在“微型黨校”的組織下看新聞聯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準則》《條例》知識、上廉政黨課、觀看專題片;圍繞“學了什么、感受是什么、差距在哪里、今后怎么干”,逐人交流發言,以求共同進步。
在田間地頭感受美麗鄉村
在村里“一把手”的位置干了二十多年,前王村黨支部書記刑海亭,算得上是一名“資深老支書”。可這次到桃園村的學習讓他收獲滿滿,卻也自知有愧:“之前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可拿桃園村跟我們村一對比,發現自己要做的太多了。”
桃園村曾是楊垱鎮的后進村。直到2011年,今年47歲的王春紅選擇擔任桃園村黨支部書記,才讓桃園村走上加速發展的快車道。短短5年多時間,王春紅帶領村民修路改田、發展經濟、美化環境,大展手腳。
如今鄰里和睦、群眾富足的桃園村,已經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村里連續五年實現“零上訪”。2016年,王春紅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村(社區)黨支部書記”。
“這里沒有滿天飛的白色垃圾,大家更沒有亂扔、亂放、亂堆的不良陋習。來到這個村里,真難讓人感到這里是農村!”馬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秀坤嘆服地說。
“干部帶頭講規矩、守紀律,群眾才會信任和服氣。”王春紅跟“微黨校”的學員們介紹道,村里有這樣一項規定,村民開各項證明,一律先由各小組組長出具、村文書審核,由他簽字后方能蓋章申報。群眾辦事一律到村辦公室,不能私下到村干部家“溝通”,不能送禮、請吃。“這樣既平衡了村小組長的權力,又減少了村文書的工作量,也約束了我自己。”王春紅說,同時,讓群眾從中受到了教育,慢慢心齊氣順,自然齊心協力。
馬莊村的新任支部書記張秀坤,作為能人被引回家鄉當村支部書記,可是面對完全陌生的新崗位,他卻有些焦慮:“作為一個新兵,心里滿腔熱情,總覺得無從下手。”通過這次“微黨校”學習,張秀坤找到了差距,也總算打開了思路,“我要學習王春紅書記那股子敢作敢當不怕得罪人的風格,帶領我們村子脫貧致富奔小康!”
棗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俊說:“開辦‘微型黨校是創新基層黨員干部培訓方式的探索實踐,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身邊基層典型的教育引領、示范帶動作用,讓基層干部與先進典型零距離地接觸、了解、感受,從中尋找差距、啟發思路,進一步增強事業意識、奉獻意識、團結意識、行動意識。”
學成歸來干勁足
“我覺得我們村比桃園村各方面都差了一大截呀!”學員胡軍宏不由得感慨。一周以來,他通過走進村組農戶交談、深入田間地頭感受,現場聽王春紅傳經送寶,圍繞桃園村的干部們每天的工作行程去實踐,現場體驗該村干部如何在群眾中開展工作……深深感受到了桃園村取得如此成績的抓手在哪兒,也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在哪兒。
“學成歸來”的胡軍宏充滿了干勁兒:“這次學習讓我覺得之前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回自己村里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他邀請了桃園村的一位老黨員到村里講黨課,講的就是“怎樣配合支部書記把工作抓好”。
學員刑海亭在自己的學習體會里寫道:“通過這次學習我找出了差距,回去以后切實解決我們村子臟、亂、差的現象,還要著力解決我村六組用水困難。”司莊村支部書記王哲勇也下定決心,要回去對一三組的秧田排水管給疏通,把道路擴寬,方便群眾田間作業……
楊垱鎮對全鎮42個村(社區)支部書記進行“微型黨校”分期培訓落入尾聲,可田園里的“微黨校”還在進行時。
棗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姚家才介紹,目前,正在研究意見,擬全市推廣楊垱鎮把“微黨校”辦在田間地頭的辦學理念,分期組織全市560多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微黨校”學習,在廣袤田野吸收服務群眾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