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祺
“未來5年,上海的“建筑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遵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
5月8日開幕的中共上海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上海。
網友:
喜歡上海的理由
交通便捷,換幾趟地鐵就行;
出門走幾步就有便利店;
晚婚晚育的特別多;
梧桐樹;
網紅青團網紅冰淇淋網紅粽子;
只要你努力就能生活得相對體面;
不愛打架,難道動手就真的男人了?
很多瘋狂的創意都可以在這里實現;
坐車的時候有人提醒我小心把包看好……
上海如何『保溫』
聽聽市委書記韓正對這座超大城市未來五年的『承諾』。
上海未來五年要充滿活力,要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體來說,就是全球創新企業、創新機構和國際科技精英和各類人才越發扎堆滬上啦;建筑、街區都可以和市民直接『對話』,漫步哪里都舒服,都彬彬有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魔都始終『保溫』。
轉型發展“快了一拍”,民生保障“進了一步”。
五年前便在全國率先踩剎車、調結構的上海,被全國人大財經委在調研中點贊:上海經濟增速“降了一擋”,但轉型發展“快了一拍”,民生保障“進了一步”。破釜沉舟,意味著這五年上海迎來轉型陣痛。2011年以來,上海經濟增速持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至2016年,經濟轉型終嘗勝果,增速逐步回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來之不易的0.1個百分點。
先行先試的自貿試驗區、“營改增”、證照分離,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取得重大進展。深改“組合拳”助力上海走出“陣痛”,迎來勃勃生機。
未來五年重頭戲:自貿試驗區的綜合改革,會讓世界看到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讓政府治理能力再上新臺階,還有科創中心建設,經濟轉型升級系列改革……
創新如何升溫:
讓上海接近“全球城市”目標
減少經濟增長對重化工業、房地產業、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拉動的依賴;同時培育一批戰略新興產業,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先進醫療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技術創新取得關鍵突破。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正加速成長。
魔都沸點何在:
文化軟實力,人居好環境
未來五年,國際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城市精神充分彰顯,文化上海更顯魅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