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農
當他得知中國商飛將組建國內首支民機試飛隊伍時,毅然決定放棄民航飛行員的高薪厚祿,當他如愿加入中國商飛第一批試飛員團隊時,他的夢想與這個偉大民族的理想就緊密聯系到了一起。
他們在首飛現場幾千人的屏息中跨入飛機艙內,飛行服上鮮紅的國旗圖案分外耀眼。這就是C919首飛機組。由蔡俊、吳鑫、錢進、馬菲、張大偉5人組成,除了機長和副駕駛,還有一位觀察員和兩位試飛工程師,他們都是經過兩輪理論培訓,特情處置考核、心理測試等,從20多個試飛員中選拔出來的。
首飛成功以后面臨新挑戰
經過低速、中速、高速和抬前輪滑行的測試,2017年5月5日,國產首架大飛機C919首飛試驗在上海浦東機場34R跑道進行。
當天13點08分,隨著伴飛飛機EMB135從34L跑道升空,試驗飛行正式開始。14點整,C919從34R跑道準時起飛。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在現場人們歡呼聲中,C919的起落架倏然脫離跑道,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如一只驕傲的雄鷹融入藍色的天空。
15點19分,C919順利地退出跑道,標志著C919首飛試驗圓滿完成。
飛機返回地面,當試飛機組成員走出艙的一瞬間,看到全場歡呼雀躍,沸騰了!忘情的人們像潮水一般盡可能地向C919飛機最近的地方涌去。當媒體采訪試飛員蔡俊時,他激動地說:“我最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是我今天最驕傲的時刻。”
C919試驗首飛后,還要進行各種試飛科目,所以機組成員還將投入到C919飛機適航取證試驗繁忙的工作中。
C919飛機采用一系列新技術,又是一款全新設計的飛機,飛機的首飛、研發試飛以及適航取證試驗試飛工作都有巨大的挑戰。首飛成功只是他們工作的一個環節,必須針對試飛員團隊的技術準備和能力建設工作,繼續做好一系列工作。
所有機型的試飛員、試驗機組全體成員在飛機草圖設計階段就要加入到飛機研制隊伍的行列中,這不僅使試飛員可對所研制的技術設備及其使用特性進行研究,還可讓他們主動參與將來工作位置和儀表的選擇,參與操縱系統主要參數選擇的設計,主動參加飛機設計、各系統的試驗臺調整試驗和系統的劃分,這些可使試飛員一方面對將來自己工作的位置和整架飛機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工作位置和飛機適合于自己的要求和可能。
簡單說,C919飛機研制之初,就開始考慮未來的人機互動。
多年來,C919試飛員團隊一直奮戰在設計、試驗和制造的現場。通過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廣泛交流與接觸,對飛機設計思想的理解不斷深入。這種提前了解飛機,提前熟悉飛機的做法,對提高試飛員的理論水平,建立飛行信心是非常有利的。同時,由于跟隨著飛機的研制進程,及時地了解到飛機全機和各系統的設計原理及試驗結果,從而對全機結構和各系統的原理與操作要領就比較理解和熟悉。
同時,飛機需要試飛員的測試才能發現研制中的問題。
2016年底,C919首架機進行首次滑行試驗,剛滑行幾秒鐘,懂飛機的技術型飛行員蔡俊和首飛機組就發現飛機的剎車系統出了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為了解決問題,他甚至經常和設計人員展開技術領域的交鋒。
根據首飛試飛任務特點,還要對首飛試飛員團隊進行試驗程序培訓、試驗風險控制培訓、伴飛協同培訓、首飛演練等四個部分培訓。多維度專業規劃、全面的培訓體系、寓教于工作,完成地空通信校對、氣象設備安裝調試、首飛試飛大綱編寫、首飛航線規劃、監控大廳設備調試;特種保障車輛全部到位、浦東試飛準備區調整機庫、C919點火試實驗、各項機務保障工作到位;完成C919首飛機組座艙實習、C919特情處置專項訓練、C919首飛模擬機演練、低中高滑行試驗、首飛放飛評審會等各項準備。
首飛時在空中進行飛控、發動機、航電等系統功能檢查,進行爬升、縱向配平、縱向動穩定性、橫航向動穩定性等機動試驗。
60后、70后、80后
組成的團隊
C919首飛機組由蔡俊、吳鑫、錢進、馬菲、張大偉5人組成,除了機長和副駕駛,還有一位觀察員和兩位試飛工程師,他們都是經過兩輪理論培訓,特情處置考核、心理測試等,從20多個試飛員中選拔出來的。
蔡俊擔任機長重任。這位1976年出生的飛行員,現總飛行時間為10300小時。他2013年畢業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空客A340-600、A340-300、A320等20多種機型,現主飛機型包括空客A320、國產支線客機ARJ21以及此次首飛的C919。
蔡俊曾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1995級的學生,他從21歲也就是本科大三就開始了自己的藍天之旅。就嚴格意義上說,他并非一開始就是飛行科班出身。他1995年考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但當時就讀的是航空經管專業。據相關信息,蔡俊參加招飛那年,也將招考對象擴大到非飛行專業,包括蔡俊所在的航空經管專業。1997年,蔡俊憑借其優良的身體素質、學業成績和在校表現,被招入飛行員培養通道。
根據訂單式培訓模式,蔡俊從大三起進入位于四川廣漢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接受訓練,之后于1999年順利進入東航工作,從此開始了他廣闊藍天上的飛行生涯,從一名飛行員逐步成長為經驗豐富的民航航線的機長。在學院老師的眼中,蔡俊是一個成熟沉穩又喜歡超越自我的人,“目標明確,積極上進,特別愛飛。”2011年,當他得知中國商飛將組建國內首支民機試飛隊伍時,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毅然決定放棄民航飛行員的高薪厚祿,從穩定職業走向風險挑戰。經過層層篩選,他如愿加入中國商飛第一批試飛員團隊,從這一天起,他的夢想與這個偉大民族的理想就緊密聯系到了一起。
比起普通民航飛行員來,做試飛員的要求更嚴苛。可以說,偉大的飛機必有偉大的試飛員。2012年初,蔡俊與其他四名飛行員一起,前往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開始為期一年的試飛員培訓。所有課程均為全英文教學,即使自身英語基礎比較扎實,蔡俊也明白這將會是個“魔鬼式”訓練,有著巨大的挑戰。平時看著安靜內向的他,心里卻憋著一股沖勁,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培訓的過程不出意料地艱難,往往通宵達旦一個個消化課程內容。一份份復雜精確到每個數字的報告,一項項覆蓋試飛每個細節的試驗,都是最好的見證。蔡俊硬是將這些困難各個擊破,成功獲取試飛員資質并獲得優秀學員。
在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短暫的學習,他們克服了語言、生活、氣候等諸多不適。以中國試飛員特有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和專業的素質,得到了國外同行的高度贊譽。
擔任副駕駛的吳鑫,比蔡俊大一歲,生于1975年5月,于1997年開始飛行,現總飛行時間為11500小時。他也是于2013年畢業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空客A320、A330、A340、BE90、PA28、PA34等20多種機型,現主飛機型為A320和ARJ21。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檢飛、生產交付試飛、RVSM研發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擔任觀察員的錢進生于1960年8月,于1979年開始飛行,現總飛行時間為22000小時,于2014年畢業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ARJ21,波音B747-4、IL-62、B767、B777、A340等20多種機型,現主飛機型為B777。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105、106架機第一次飛行、生產交付試飛、RVSM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首飛構型偏離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馬菲和張大偉是兩個80后,他們都是試飛工程師。
馬菲出生于1985年1月,于2011年畢業于南非試飛員學院,并獲得了固定翼試飛工程師資質,現總登機飛行時間為292小時。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銀川航電專項試飛、長沙高溫高濕試飛、海拉爾高寒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控制律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首飛任務編排、伴飛飛行方案編制、首飛專項培訓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張大偉出生于1984年3月23日,于2011年畢業于南非試飛員學院,并獲得了固定翼試飛工程師資質,現總登機飛行時間為472小時。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高原試飛、失速試飛、功能和可靠性試飛以及設計優化試飛等試飛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首飛大綱編制、首飛風險評估單以及試飛任務總體規劃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C919首飛前,這支試飛員團隊一步一步從工程模擬到實機操作,經歷了多次滑行,去對C919的性能作更深的了解。即使在平時的訓練中機組也會按照最臨界的情況去準備,考慮多種故障同時出現的情況,例如雙液壓失效疊加剎車失效、雙發失效等。盡可能考慮得更多一點、訓練得更多一點,在空中遇到特情的時候處置起來就能夠更輕松一點,為首飛做好充分的準備。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俊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檢飛、航線演示飛行、RVSM研發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正常及非正常程序編寫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這支由60后、70后、80后組成的試飛團隊,在中國商飛公司、浦東機場、民航華東管理局等多方支持下,圓滿完成了C919首飛。這是中國航空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中國的民用飛機在不遠的將來必將屹立于世界航空強者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