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吉林省吉林市春芽中東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相關部門檢測后得出“部分食物大腸桿菌超標”的結論。大腸桿菌真的會引起中毒嗎?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存在于人和動物腸道內一種非常常見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對人和動物都是無害的。然而,大腸桿菌這個家族中有一個恐怖家伙,叫“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稱為“志賀毒素”,“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可在7℃~50℃的溫度中生長。而且,它們有很強的耐酸性(pH 2.5~3.0),可以抵抗胃酸的消化作用。所以,人吃下去就很容易中毒。
中毒癥狀
在“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中,有些細菌不僅可產生“志賀毒素”,還可附著在腸道壁上,造成腸道黏膜損傷,使人患出血性結腸炎(出血性腹瀉)和溶血尿毒癥,于是人們又叫它“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由上可看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癥狀包括腹部絞痛和腹瀉,有時可能發展為血性腹瀉(出血性大腸炎),還可能出現發燒、嘔吐和便血。
污染的途徑
令人慶幸的是,“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中毒的大多數病人10天內就會康復。但是,有少數病人(特別是幼兒和老年人)的感染可能發展為危及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的特點是急性腎衰竭、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
據估計,10%的“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者可發展為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病死率為3%~5%。因此,小孩子中毒也就更危險,需要更加重視。
哪些食物會導致感染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主要通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傳染給人類,如生的或未煮熟的碎肉、生鮮奶和被污染的生蔬菜和芽苗菜。受糞便污染的水和其他食物以及食物制備期間的交叉污染也可能使人感染。
現在的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的感染與生吃水果和蔬菜有關,因為蔬菜在種植或處理期間,果蔬可能被糞便污染了。
如何避免中毒
1.注意培養良好的消費和生活習慣,盡量去信譽度好的經營場所購買肉、乳及果蔬制品。
2.勿食用未經煮熟的漢堡肉、碎牛肉和其他肉類產品。
3.徹底清洗,如用清潔的蔬果刷刷洗表面堅實的蔬果(例如瓜類果蔬)。
4.高危人群,例如兒童、老年人、孕婦和免疫力較低者最好不要吃生的芽菜和未經洗凈的新鮮蔬果。
5.注意廚房的衛生操作意識,避免交叉污染;如有或懷疑感染傳染病或出現病癥,例如腹瀉、嘔吐和發燒等癥狀,應停止處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