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源
A股市場雄安概念股的炒作,在歷時幾天之后,很快就遭遇市場分化。緣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就在于這個與深圳和浦東并列的國家級新區,因其與眾不同的功能定位,決定了其開發建設的方向和模式也將有所不同。而市場對于這一特點,無疑還需要有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按照一般的理解,即使不是遷都,也不可能不涉及房地產開發。可是,沒有料到中央一開始就當頭一棒,定調了7個嚴禁和嚴控: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嚴禁違規建設、嚴控周邊規劃、嚴控入區產業、嚴控周邊人口、嚴控周邊房價、嚴加防范炒地炒房投機行為。這是不是意味著雄安新區將另起爐灶,更多的采用新加坡模式,有些土地政府直接管理,政府直接來建,做成公租房,讓有需要的人來住?目前或還不得而知。
不過,這是不是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就不再會是這個新區的重頭戲了呢?對此,恐怕并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不管當地的房地產交易將在何時解凍并以何種方式重新運作,雄安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房地產改革上趟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子。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市場的眼光凝聚著雄安新區將如何建設一個綠色宜居新城區,與房地產開發以及交通道路建設相關的一些行業、產業和企業受到普遍的關注,這樣的理解應該說也并沒有太大的錯。至少在當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這一起步階段,盡管房子和土地不是用來炒的,也不能總是一直不需要為了解決企業搬遷和人員入住的問題而進行必要的開發。
不過,如果僅僅從當地現有產業結構去理解雄安新區崛起的意義,不僅過于片面,也不免有失于淺薄。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深入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千年大計,決不能僅僅為了滿足就地取材的需要而讓某些本該列入應去之類的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重新獲得茍延殘喘和死灰復燃的機會。別的不說,僅以治理京津冀地區揮之不去的重度霧霾現象來看,任何對鋼鐵水泥“兩焦”之類行業性題材借題發揮的大炒特炒,都不免會有顧此而失彼,貪圖眼前利益而忘卻長遠大計之虞。為新區規劃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精心策劃,科學有序,才有可能向黨和人民交一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答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綠色宜居新城區”之外,中央對雄安新區的定位還有“創新驅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提法。也就是說,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之外,雄安新區崛起的重要意義更多的還在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放新方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個改革開放新引擎。這是高起點高定位實驗新常態,全新發展的新理念在雄安新區的具體體現。在某種意義上,這不妨也可以說是雄安新區之所以可以比肩于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的獨有的功能定位特點之所在。
與這一定位緊密相關的是新出臺的七大規劃建設任務,其要點就在于建設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和綠色交通體系,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顯然,盡管雄安地區現有的基礎盡管較為薄弱,但如果只是考慮到發掘現有產業結構的潛力,而沒有新城區新交通,也沒有新產業、新服務,則何以承載得起歷史所賦予的“千年大計”呢?
當前市場風頭正健的也許非金隅股份、冀東水泥莫屬,這與市場對于雄安新區概念在認識上的階段性局限也許是分不開的。但是,那些目前還有一些余熱可資利用或猶自還在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傳統產業,未必就是未來雄安新區概念崛起的真正主力。盡管就目前雄安地區的產業基礎而言,還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擺得上臺面的新興產業類企業,不過,事情必然將隨著新區建設的推進而發生根本性的質變。一方面,承接部分新興產業功能、部分科研教育功能、部分央企職能型機構等等,必將為其新興產業的從無到有和從弱到強提供較為有利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改革開放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也將為新興產業在雄安新區的大突圍創造和提供更多更為現實的充分條件。
風物長宜放眼量。在筆者看來,未來最有投資價值的雄安概念股,一定更多的屬于新興產業。至于未來雄安新區新興產業的布局和發展有多少還需要仰賴國家之力多少可以得力于市場對資源和合理配置,則不妨另作別論。畢竟,我們對新興產業在雄安新區的大突圍,一定要有動態的發展的眼光。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