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岷峰+汪祖剛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時間還不長,尚處于摸石頭過河階段,而其金融屬性關系到整個金融秩序的穩定和老百姓金融消費者權益,需要處理好行業發展中的重大方向性問題。
自2013年互聯網金融概念誕生以來,互聯網以一種極具穿透力的力量突破了金融服務的時空界限,促進了金融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像一條鯰魚一樣激活了傳統金融服務僵化的死水,創新產生出七大新金融板塊,成為了大力服務實體經濟的一股新生力量,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鼓勵。
整治與監管并重
繼2014-2015年整個行業在“三無”市場過度寬松的環境下粗放型野蠻成長,非法集資、惡性跑路、違規放貸等風險事件頻發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和影響。互聯網金融風險積聚不容小覷。在此背景下,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公布了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指導意見,一場浩浩蕩蕩的由國務院牽頭、十余個部委共同行動的針對行業的亂象進行為期一年的全面摸底排查并清理整頓工作。
《整治方案》既是整治工作標尺,也為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經過近半年的整治推進工作,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日漸由野蠻粗放發展向合規穩健發展轉變,綜合整治成效凸顯,為未來進入常態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監管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對各地的發展情況摸底排查,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數。一些小而亂的平臺在整治過程中逐漸退出,市場亂象得以有效清理,市場去濁還清,行業得以凈化。廣大老百姓投資理財的專業化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升。無規矩不成方圓,各地相關部門還不斷出臺相關制度,完善行業發展制度。但是現階段行業還存在著一些難點、痛點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解決,比如市場對行業的認知仍存片面,偏見較大,沒有客觀認識理解行業;行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部分地方監管趨嚴等等。
整體而言,互聯網金融整治工作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有效地對市場亂象進行了摸底排查并清理整頓,為行業的健康陽光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行業越整治越健康。
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問題,一直在“收”與“放”之間徘徊。為正確處理發展和監管的關系,擺脫“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需要拿捏好“收”與“放”的度。也就是說,監管要處理好力度、范圍大和小,監管與發展的順序問題。行業監管的“收放自如”需從以下六個方面提升對行業的理性認識和實踐探索:
首先,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還未成熟的新生事物,應給予一定的包容性,如管理力度過大過猛就會影響行業整體創新動力,不利于行業的穩健發展。二是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有了互聯網這個加速器后會放大了互聯網金融風險,要透過業務表象看透風險本質,不能被表象所遮掩。三是行業每個細分領域的經營模式不同,宜采取分類分工管理。四是要用互聯網手段進行管理。只有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才能針對數據及數據背后所代表的交易行為進行專業化監管。五是充分發揮社會多方力量。比如e租寶、中晉系等都是由老百姓舉報才發生的案件。六是以開放的態度多借鑒學習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和教訓,取長補短。
互聯網金融發展任重道遠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時間還不長,尚處于摸石頭過河階段,而其金融屬性關系到整個金融秩序的穩定和老百姓金融消費者權益,需要處理好行業發展中的重大方向性問題。
互聯網金融滿足了老百姓隨時隨地的金融服務需求,拓寬了服務范圍,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同時有效幫助企業發展壯大,這也是互聯網金融的價值所在。市場要有積極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的態度,不能因為行業亂象而“一棍子打死”。目前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只不過是發展中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否認互聯網金融本身的市場價值,絲毫掩蓋不了未來的成長空間。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說只是發展的成本,對于存在的問題只有通過更快更好的發展來解決。
行業發展環境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金融行業也不例外。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第一,要給予市場一定的容錯空間,要抱著“試錯迭代、小步快跑”的思路處理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新問題。第二,政府部門對優質企業要保護并給予一定的發展空間,而對不合規企業要嚴格限制并引導退出市場。第三,新聞媒體要營造公正的新聞輿情環境,遵循客觀性原則,避免片面性和傾向性的報道,既不能報喜不報憂,更不能只報憂不報喜,多傳播行業正能量,營造良好的輿情環境。
當前,全國各地呈現出明顯的小而散的分布特點,不利于整個行業發揮規模效應,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赏ㄟ^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大型企業主動兼并重組、設立互聯網金融產業集中園區、打造長三角互聯網金融中心列入國家新金融發展戰略,促進行業的集約化發展。
當前,傳統金融發展相對成熟,而互聯網新金融尚處于初創時期。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新業態之間處于相輔相成的共生狀態。傳統金融互聯網化和互聯網企業金融化實質上分別是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在共同做一件事,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兩大主體目標都實現時,一種全新的金融生態圈就已形成。因此,無論是傳統金融互聯網化或互聯網企業金融化都要同樣支持,充分發揮兩大主體的先發優勢和后發潛力,真正實現金融的普惠性。
人才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ヂ摼W金融創新能力和活力強,市場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相關部門應樹立“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人才理念,重視和加大對復合型高端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搭建出與“產業鏈”相配套的“人才鏈”。既要大力推動以區塊鏈、AI、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育,保證人才的充足性;又要注重引進國外高端人才,并提供全方位“保姆式”人才服務,讓高端人才充分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