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務院印發《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將現行探礦權采礦權價款調整為適用于所有國家出讓礦業權、體現國家所有者權益的礦業權出讓收益,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確定為4:6;二是將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整合為根據礦產品價格變動情況和經濟發展需要實行動態調整的礦業權占用費,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確定為2:8;三是在礦產開采環節,做好資源稅改革組織實施工作;四是將現行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調整為管理規范、責權統一、使用便利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
4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對營改增試點運行中的混合銷售、建筑工程轉包、銷售電梯安裝服務、銀行卡清算等10項征管問題進一步明確。其中,自2017年6月1日起,將建筑業納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自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確認,并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財政部日前發布《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配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明確,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分別按照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方式不同,單獨測算。新增限額分配管理應當遵循立足財力水平、防范債務風險、保障融資需求、注重資金效益、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新增限額分配選取影響政府債務規模的客觀因素,根據各地區債務風險、財力狀況等,并統籌考慮中央確定的重大項目支出、地方融資需求等情況,采用因素法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