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振興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中國企業的發展遇到諸多難題。在黨中央的引領下,逐步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已成為當下中國企業的發展潮流。本文采用SWOT理論,針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索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中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方法。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企業 轉型 財務管理 SWOT理論
一、“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由來
提到混合所有制企業,要從“混合所有制經濟”一詞說起。早在1997年,“混合所有制經濟”就出現在了十五大報告中:“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苯涍^十幾年的總結與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被重新定義為:“財產權分屬于不同性質所有者的經濟形式?!辈⑶矣泻暧^、微觀兩個層面的意義。宏觀上指在所有制結構中,除了國有和集體等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允許包括擁有公有制經濟成分的合資合作經濟的個體、私營和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微觀上指,由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共同出資組建的企業。因此,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由來可以歸根于微觀層面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二、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的必要性
(一)國家導向
“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后,國家極力倡導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多種經濟形式企業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旌纤兄颇苁蛊髽I在決策科學性、治理結構透明化、核心競爭力培養、經營效率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集體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于“混合所有制”再次提到:“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016年在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再次重申:“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會議要求電力、天然氣、鐵路等壟斷型企業一定要在各項要求下,邁出堅實的一步。由此看來,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為企業轉型指明了方向。
(二)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多發
多數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已日趨現代化、信息集中化,但仍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財務制度建設尚需完善;財務管理目標設定還需更加明確;管理理念未能與時俱進;預算管理形如虛設;資產管理缺乏有效性等。由于企業自身的特點不同,財務管理的諸多問題有待于企業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中逐步完善與正規化。
三、基于SWOT理論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的分析
所謂SWOT理論,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在我國,由于經濟體制的特殊性,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也大為不同。下面從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分別進行對比分析。
(一)Strength(優勢)角度分析
國有企業:①由于投資主體和所有者的特殊性,在融資方面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②員工的歸屬感更為強烈,薪水及隱性待遇高,知名度高,在人才招聘方面具有一定優勢;③中央及地方國資委不斷強化財務審計及監督機制,有利于財務制度趨于完善;④充足的資金支持,使財務信息化建設和升級能夠得到保證。
民營企業:①資金流轉、存貨及應收賬款的周轉相比之下更具有優勢;②民營企業在降低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控制方面比國有企業有成效,同類產品具有一定價格優勢;③民營企業規模較小,在轉型過程中更具有靈活性。
(二)Weakness(劣勢)角度分析
國有企業:①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企業長期發展的情況時有發生;②財務人員基本技能存在差距,關系錯綜復雜;③財務風險管理意識較低,財務指標失控,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等現象經常出現;④財務內控制度執行力不夠,有些甚至形同虛設。
民營企業:①財務監控失利,財務人員看似是領導親信,但往往專業技能欠缺,導致財務信息不真實、財務監控失利等問題的出現;②籌資難,由于民營企業缺乏擔保,資信等級不夠高,抵押不足和監控成本高,銀行放貸困難;③由于資產管理過于薄弱,導致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差。
(三)Opportunity(機會)角度分析
國有企業:①就財務人員而言,國有企業晉升渠道規范,升遷或培訓機會多;②國家政策上具有一定傾向性,在財務管理的提升及資金支持上具有一定機會。
民營企業:①國家正在鼓勵建設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體制,通過設立不同形式的服務機構,鼓勵民間借貸,化解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因此民營企業在融資上有一定機會;②民營企業經營靈活,易于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③相對而言,民營企業的“包袱”輕,財務歷史遺留問題少。
(四)Threaten(威脅)角度分析
國有企業:①在易于融資的同時,威脅就是財務指標失控,財務成本過大,財務風險也相應增大;②由于各部門之間職責不清晰,經常互相“踢皮球”,對資金回收造成威脅;③歷史遺留多,財務“包袱”重。
民營企業:①融資成本過高,為企業財務風險帶來威脅;②資金管理不到位,容易引發資金鏈斷裂;③產品不能及時更新換代,銷售收入難以保證。
從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按照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排列組合,通過對比分析,為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財務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導方案(如圖所示)。
四、分析結論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一旦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經濟形式就會轉變,管理模式相應隨之而變。下圖正是從財務管理角度,為轉型后的新混合所有制企業提供了兩大策略:一方面通過轉型,放大國有股東及民營股東各自其內部優勢,縮小其劣勢;另一方面通過轉型,從外部環境中抓住機遇,消除由于種種原因帶來的威脅。
(一)放大優勢,縮小劣勢
(1)利用國有企業融資優勢,保障混合所有制企業資金支持。通過轉型,國有股東可以利用身份的優勢和國有資產作為強大的后盾,為新企業提供擔保,可以大大降低融資難度系數,保障資金來源,降低企業的融資費用。
(2)以國有企業完善的人力資源體系為依托,保證財務部門隊伍建設。以人為本乃是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之道。民營企業往往處于人工成本及崗位敏感性考慮,拒絕高水平的“外人”。通過轉型,可以利用國有企業完善的人力資源制度,招聘到合格的財務人員,并且能夠為在職員工有計劃地實施培訓及繼續教育,通過績效考核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從而保證財務隊伍建設。
(3)通過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和內控制度,規范財務工作。由于國有企業投資主體的特殊性,無論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國企,其監督機制越來越完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通過轉型,可以利用監督機制這把雙刃劍,促進企業財務工作的規范化。另外,國有企業一般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套內控制度,在與民營企業結合后,利用民營企業執行力上的優勢,同樣也可以使財務工作達到規范化的目的。
(4)利用民營企業經營的靈活性,使財務管理理念與時俱進。財務管理理念的滯后不單單會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甚至會決定企業的命運。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財務管理體系相對比較完善,但在理念上的滯后著實有待改善。而民營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束縛少,在經營上存在很大靈活性。企業轉型過程中,結合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優點,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創建一套與時俱進的適合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
(5)利用國有企業的研發力量及民營企業運作方式,有效控制產品成本及費用。在研發力量上,國有企業完全可以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強大依托。這不僅表現在技術研發團隊建設、研發資金支持上,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技術研發使產品工藝得到優化,從產品的設計開始降低成本,而民營企業很難辦到。對于費用的控制,就國有企業而言,各項費用年年都在控制,卻難以見到效果。通過轉型,可以采納民營企業運作的一些方式,使企業各項期間費用得以有效控制。
(二)抓住機遇,消除威脅
(1)明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點亮明燈。企業經營有多種目標,財務管理目標對于財務管理活動而言,是起點亦是終點。財務管理目標在設立財務管理組織、設置財務指標體系、制定原則方面起到指導作用。財務管理目標,大致可以歸納為四種形式: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每一種財務管理目標,特點都十分鮮明。通過轉型,可以避免有些領導盲目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把握價值導向原則,將目光放在企業長期發展上,并且能夠公平地兼顧更多利益相關者,穩定大局。
(2)甩掉財務“包袱”,使企業輕松上陣。國有企業在特殊的歷史發展階段,承載了眾多社會責任,在這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財務“包袱”也十分沉重。而大部分民營企業成立時間較短,不存在歷史遺留問題。通過轉型,為國有企業剝離優質資產創造機會,甩掉“包袱”,輕松上陣,重新散發企業活力。
(3)緊跟產業政策的律動,調整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在產業政策變動方面,國有企業往往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是由于規模大,運作靈活性不足。民營企業似乎更加關注市場需求,瞄準市場就會全力跟進,一旦發現產業政策變動時,很難及時調整產品。因此,通過轉型,新企業更能及時有效的跟隨產業政策的變動,利用政策支持,快速調整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
(4)完善財務監控機制,避免財務指標的失控。銷售及渠道一般都是民營企業領導最關心的,財務指標的好壞常常被忽視。如果財務管理者對各項財務指標不加以重視,各種財務風險造成的嚴重后果會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國有企業因為有各級主管單位的監督,加之領導的激勵政策與財務指標緊密相連,因此在財務監控機制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通過轉型,使企業財務監控機制得到補充與完善,避免財務指標失控的發生。
五、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深化改革的前進步伐,在國家和黨中央的倡導和推動下,混合所有制經濟體現了一定的優越性,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加入到向混合所有制企業轉型中來。經濟體制從不同走向相同,財務管理需要各取所長,揚長避短。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措施和科學的管理意識,加之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混合所有制企業定能適應市場的風云變幻,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1]謝魯江.國有資本的資本化運營之路[J].國企,2014,(3):62-63.
[2]王蘭.混合所有制怎么混?[J].新世紀周刊,2013,(49):93.
[3]劉泉紅.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載體深化國企改革[J].前線,2014,(2):16-18.
[4]陳向榮.基于企業價值系統方法論的企業發展戰略分析方法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4,(11):7-8.
[5]吳迪.錫商民企如何破解融資難題?[J].今商圈,2012,(8):12-13.
[6]孫彥杰.企業財務管理目標[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7):32.
(作者單位: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