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
摘要:本文結合財務管理理論、預算管理理論和國庫支付相關理論,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創新和完善進行了一些思考,以期為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縣級財政 國庫集中支付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傳統的國庫支付管理制度下,財政資金集中于各個預算單位的多個賬戶中,資金管理較為分散,存在多頭存放,國庫資金較為緊缺,無法統籌安排財政資金的使用,導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監管不到位、資金流向監督困難。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是新形勢下國家預算制度和國庫管理的重大創新,對于構建完善的公共財政體制具有基礎性作用,與此同時也是我國財政收支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借鑒財務管理、預算管理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對我國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進行了再思考。
二、縣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級財政收支分類改革不徹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健全
我國在2006年就實行了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規范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其中有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和經濟分類。在縣級財政中,部分縣級財政改革相對滯后,與收支改革同步的預算改革、政府采購改革有些地方還不完善,為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埋下了隱患,不利于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推進。部分縣級財政部門對于預算單位采取包干的辦法,不利于財政集中支付對機關和事業單位采用包干使用的管理辦法,多了自己留存,少了不補的原則,此種方法對于貧困縣能夠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可以節約資金,加強資金管理,但是不利于調動預算單位積極性,預算編制就會很不詳細,導致國庫集中支付形同虛設。
(二)縣級財政部門預算不詳細,預算改革滯后于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我國縣級財政對于財政預算編制不詳細,對于預算重視程度不夠,在預算編制上由于預算是提前編制,有些時候確實無法準確估計收支計劃,列的預算也就不可能非常詳細,這也就導致了預算編制與集中支付之間的不銜接,有時會因為無預算或預算編制不準確而導致無法支付。此外,預算外收入管理也較為混亂,導致預算執行效果不好,追加預算的現象較為普遍。采購預算不完善、不系統,導致國庫集中支付與政府集中采購存在銜接不當的問題。
(三)信息化建設不完善,財政集中支付程序較為復雜
當前縣級財政部門與各預算部門之間信息化建設還不夠完善,導致部分憑證需要紙質傳遞,造成了支付效率的低下。雖然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各級財政都建立了財政資金集中支付平臺,我國“金財工程”有了明顯進展,但是部分平臺仍需要紙質審核傳遞,無法從平臺上一個系統統一審批授權,導致部分偏遠的鄉鎮無法及時授權,資金使用和支付較為復雜,周期較長。縣級財政由于接口、平臺等軟件問題,有的無法跟市級財政相連接,給工作帶來不便。
(四)公務卡改革不徹底,使用管理存在弊端
在推行財政集中統一支付后,對于現金的提取更加嚴格,各預算單位開始推行公務卡,但是仍存在許多的問題。一是公務卡是實行個人實名制的,如果單位消費后財務沒有及時還款,將計入持卡人的信用記錄,所以就存在單位公職人員不愿辦理公務卡的問題。二是公務卡刷卡額度的問題,在公務中,公務卡額度設定較低,存在刷卡消費一張卡額度不夠的問題。三是部分貧困縣或者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公務卡消費存在無POS機的問題,還是習慣于用現金結算,這也就導致了公務卡推行受阻。
(五)缺乏相關專業人才,人才隊伍建設無法滿足改革需要
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人才短缺,尤其是專業人才,部分高學歷專業人才到縣級財政部門后熟悉完業務也就被上級部門借調或者直接調走,有的通過遴選等考到市級或者省級單位,縣級財政部門業務繁雜,而人手短缺問題一直影響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落實。對于現有人才由于缺乏相關業務培訓,導致財政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無法適應財政改革的需要。
三、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完善和創新
(一)加快財政收支分類改革,健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加快推進縣級財政收支分類改革,加快收支改革與預算改革、政府采購改革相同步。建立公共財政收支目錄和多級預算科目體系,做到支出科目詳細準確,與預算單位預算編制相銜接,做到一一對應,規范財政收支行為。建立縣級財政激勵與約束機制,改革經費包干方式方法,建立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機制,充分調動各預算單位的積極性。
(二)合理編制部門預算,加快預算制度改革
加大對縣級預算單位預算編制的指導,做到預算編制與集中支付相銜接,給預算單位留足時間,充分征求各科室和領導意見,將預算細化、科學化,提高預算編制水平,建立嚴格的限額制度,加強對預算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預算追加或變更。要盡快將預算外收入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將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統籌納入財政資金集中管理支付體系。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預算改革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同步進行。
(三)加快信息化建設,簡化財政集中支付程序
加快建立縣級財政部門與各預算部門之間財會信息的互聯互通,減少紙質審批程序,提高支付效率。進一步完善財政資金集中支付平臺,增加接口,與辦公審批軟件相銜接,實現辦公、審批、授權、支付“一窗式”解決,縮短財政支付周期,簡化相關程序。加大直接支付力度,進一步縮短支付時限。加強與市級財政系統的銜接,加大財政資金監管,明確監督管理職責,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加快公務卡改革,建立完善公務卡制度
在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制度,與合作銀行溝通,為各預算單位提供以單位零余額賬戶開設的信用卡或者公務卡,與財政資金相關聯,財政部門能夠隨時監控公務卡刷卡情況,對于不符合規定或者刷卡額度較大的要及時終止,經財政部門審核批準后方可繼續交易。實行大額刷卡提前報批制度,加大對公務卡的管理和控制。與金融部門合作,實施定點集中采購,在全縣推行POS結算體系建設。刷卡確實有難度的要及時報批,從零余額賬戶授權提取備用金。
(五)引進專業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為切實解決機關事業單位人才短缺,尤其是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要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用待遇和發展環境留人,提高專業人才工資待遇,積極落實相關人才政策,在落戶、住房等方面提供服務。要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力度,扎根基層、服務基層。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人才專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樂安縣財政國庫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