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平
摘 要:民航業的發展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飛機作為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機場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機場網絡的設計需要根據機場規模及用戶的需求來設計和規劃。本文就民航中大型機場網絡系統典型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民航中大型機場;網絡系統;典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V3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041-02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也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民航業的發展中,信息化建設也是現代民航業發展的主要目標,而民航機場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來使機場的運行效率得到提高,保障機場運行安全,提高機場為旅客服務的水平,促進民航機場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升[1]。而對于民航中大型機場的網絡系統典型設計不僅需要結合機場規模,還要滿足用戶的網絡需求。目前我國民航大中型機場中的網絡布局一般于工作區、航站區、飛行區與貨運區這4大片區中,是機場中網絡的骨干節點。由于機場園區內用戶的需求十分復雜,不僅需要滿足機場自身的運營需求和業務需求,還要滿足各級用戶需求,因此網絡系統的典型設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網絡系統典型設計方案特點
(1)機場網絡系統的典型設計需要根據機場園區內不同業務需求及用戶需求,對網絡基礎設計進行統一配置,對園區內的各類業務系統提供支持,對機場內資源信息進行部署和整合,促進智能智慧機場的實現,同時滿足低碳排放和降低能耗,是建設綠色機場的重要基礎。
(2)網絡系統設計中的網絡接口管理需要統一設計,避免對業務需求相同的接口出現分散的現象或重復建設,從而使機場網絡的運行安全得到增強。
(3)機場網絡系統典型設計支持數據中心的統一部署,有利于實現虛擬化技術和云技術應用,也是實現智慧機場的重要基礎。而5A網絡是實現智慧機場的重要基礎,雖然目前我國尚未有機場實現,但已經有充分的技術支持,對機場網絡的運行成本及擁有成本進行評估,從而貫徹落實5A網絡規劃目標[2]。
(4)機場園區實現網絡全覆蓋可以為園區內的各級用戶提供全面服務,并帶動商業化運營,從而提高機場的非航收入。
2 民航中大型機場網絡架構的典型設計
2.1 綜合業務網網絡架構
民航中大型機場網絡架構的設計主要采用層次化和模塊化的網絡結構,加強機場對故障的隔離能力,有效節約成本。其中綜合業務網的網絡架構是大型網絡典型的核心層,這一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數據快速交換的目標實現,從而提高快速路由的可靠性[3]。綜合業務網是跨整個機場園區的核心網絡,這一核心層主要分為片區核心和骨干核心,其中片區核心主要是負責各自片區與骨干核心的連接和匯聚。骨干核心主要是負責各個片區中的核心數據與數據中心的連接與匯聚。分布層主要是實施網絡的智能服務,具有優化應用和安全控制功能,匯聚接入層的執行策略與流量,而第三層的協議主要是在分布層獲得路由的負載均衡,具有擴展性和快速收斂性特點[4]。接入層主要是為存儲設施、用戶終端與服務器提供接入功能,如安全標識等。在機場園區內全面覆蓋綜合業務網,將網絡骨干節點中的核心層、片區層與匯聚層進行重復利用,通過虛擬交換技術將核心層、片區層與匯聚層的相關設備進行虛擬化,組成兩套交換機,分別用于綜合業務網與安防網,對更多的業務提供支持。
2.2 地面運行網網絡架構
地面運行網網絡架構的網絡負荷較小,按照綜合業務網的模式進行設計,通過虛擬網絡技術將地面運行網的架構與離港網的匯聚層與核心層等相關網絡設備基本重復應用。
2.3 航站樓子網
航站樓子網是機場的終端網絡,也是機場內弱電子系統基礎網絡提供網絡運行環境,在機場網絡系統的典型設計中建設具有可靠性良好、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站樓子網,為航站樓內的弱電子系統提供物理鏈路傳遞與信息數據共享,滿足機場用戶及業務需求[5]。根據機場中的不同業務需求對網絡運行安全問題進行綜合考慮。一般航站樓子網系統會有多個相對獨立網絡,分別是綜合業務網、辦公網、地面運行網、設備網、商業網、及無線網、離港網等,航站內設置骨干節點,將多個獨立網絡系統終端連接到骨干節點中,負責機場與航站樓的信息交換。
3 網絡系統典型設計的技術要求
3.1 整合能力
在民航大中型機場的網絡系統典型設計中,需要具備將多個獨立的網絡設備功能進行整合,便于對集中資源的跨平臺調用,在未來民航的大中型機場中,網絡系統的典型設計應包括有網絡設備的智能化管理、保證服務質量與安全訪問系統控制;以及對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信息進行數據應用、數據存儲與交換及高性能計算等資源網絡。
3.2 虛擬化能力
虛擬化能力是通過非物理形式對資源進行整合及調用,而這些非物理形式主要包括有物理位置、物理狀態及物理存在等,是將其向服務形態進行轉換的質變,不僅可以使管理維護難度降低,還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重復利用,提高網絡設備的重復利用率,是實現資源配置與自動協調的基礎[6]。在大中型機場的網絡系統典型設計中應該在傳統虛擬網絡的基礎上,還應提供交換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及智能服務虛擬化的多種方式。
3.3 自動化能力
自動化能力是實現虛擬化與整合化的基礎前提,服務的部署工作不需要開展物理動作,在虛擬化的平臺上將資源與相關物理設施進行整合與分配,在智能網絡的服務器中輸入了業務策略,將業務工作通過網絡系統進行優化計算,實現業務資源的信息調配與業務決策、業務評估工作。
3.4 綠色低碳要求
綠色低碳要求是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而這種綠色低碳的生活模式已經收到多個領域的關注,在機場網絡系統的設計中要保障能源的最大限度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從而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使用效率,未來的網絡系統及數據中心應具備高穩定性與高性能的特點。
4 結語
總而言之,民航大中型機場的網絡系統典型設計是隨著我國的信息化進程加快,虛擬化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與創新,而民航作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人們對機場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民航大中型機場的網絡系統典型設計十分必要,從而使機場的運營模式發生改變,機場網絡的標準要求提高。在機場網絡系統的設計中,主要是基于機場的規模及用戶需求、業務需求而開展網絡系統的設計工作。本文首先闡述了機場網絡系統設計特點,然后對民航大中型機場的網絡架構設計及技術要求方面進行分析,在網絡的總體設計方案中有效落實虛擬化技術,提高網絡系統的穩定性與性能,從而實現機場網絡的各項業務之間的資源配置與自動協調,促進機場網絡系統中信息數據交換與共享。此外,通過虛擬化技術中的防火墻設備,將網絡接口中設置防火墻,減少能源的消耗,有效節約相關設備的投入。
參考文獻
[1]廖必凱,代軍,王巍,吳進軍,賈國興.民航機場公共用戶旅客處理系統及其典型設計[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7,04:48-49.
[2]王健,孫凌宇,田冰.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在民航機場建設中的設計和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3,13:62-63.
[3]蔡湃,陳佳實,胥川.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總體設計[J].智能建筑,2008,07:59-63.
[4]萬健,李敬,王衍洋.基于徑向基函數(RBF)網在線建模的民航安全風險監測仿真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0:45-49.
[5]羅捷.網絡系統設計中的程序設計并發復雜性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6:253.
[6]劉丹.基于ART2網絡的民航氣象服務器業務維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1:155-15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