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雷
摘 要:軌道運輸在交通運輸行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更是最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但城市軌道交通也有一些常見問題,尤其是接觸網偏磨問題,影響著設備的運營安全和質量,鐵路工作者必須就此做深入研究和改造。
關鍵詞:輕軌;雙導線;接觸線;偏磨;使用壽命;電力機車
中圖分類號:TZ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067-01
1 軌道交通簡述
電氣化鐵路介紹。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城市輕軌交通的建設和運營,城市軌道交通架空接觸網技術取得長足發展。麥加城市軌道交通架空接觸網采用直流1500v供電制式,其正線接觸懸掛則由雙接觸線和雙承力索。接觸網是給電力機車供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接觸線更是接觸網的重中之重。接觸線直接與電力機車受電弓接觸磨耗、取流,接觸線能否正常磨損,直接關系到接觸網使用壽命及運營安全。
客流量集中的城市軌道交通尤為明顯,為適應電力機車大電流工作模式,一般正線接觸網設計為雙導線(即雙接觸線)。在運營過程中發現,部分區段接觸線存在偏磨現象,即:電力機車受電弓在部分區段只與雙導線的其中一根接觸摩擦,在嚴重地段,甚至出現拉弧現象。這種情況是與采用雙導線供給電力機車大電流的初衷是違背的,這很容易造成電力機車受電弓取流不穩定,接觸線偏磨嚴重甚至會影響接觸線使用壽命及運營安全。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對雙線接觸線偏磨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善偏磨的見解。
2 雙導線的張力不一致是導致雙導線跨中偏磨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
導線線架設質量對設備性能及架設工藝依賴性強,雙導線偏磨誘因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施工因素。現歸結如下:(1)導線架設張力控制是否一致。在新線架設過程中,雙導線一般同時進行架設。如果兩個線盤的張力控制不同,接觸線在架設過程就會起伏抖動,彼此兩根接觸線的初延伸量也會不同。由于雙導線架設過程中造成的初延伸量不同值無法確定和檢測,即使下錨時兩個接觸線的張力一致,馳度相同,但等兩線各自延伸到位后(雙線各自的總的初延伸量可以認為相等)雙導線線總長會由相等變為不等,導致兩線承受張力不同,兩線的馳度也就會不同。(2)雙導線是否始終處于等高位置。在架設過程中,雙導線始終處于等高很關鍵,懸掛點等高尤為重要。(3)放線滑輪的摩擦力是否相同。放線滑輪的摩擦力會抵消一部分的張力,在同一懸掛點處,如果放線滑輪對兩線的摩擦力不同,兩線的承受張力也就不同,那么兩線的馳度也就不同了(馳度與張力成反比關系)。
3 定位器坡度不足是直接導致雙導線定位點偏磨的根本原因
定位點處接觸線由雙導線線夾固定,定位點坡度的設定直接決定接觸線與受電弓接觸質量。
3.1 直線區段
定位器坡度過大或者過小會導致電力機車受電弓不能和雙導線完全接觸造成偏磨。定位為坡度在2/10-3/10時,導線不會存在明顯偏磨現象;當定位器坡度小于2/10時,定位器方向側導線磨損嚴重;定位器坡度大于3/10時,定位器反方向側導線磨損嚴重。接觸線區段尤其是在曲線定位處及兩側接觸線,機車受電弓只與曲線內側接觸線磨耗而與曲線外側接觸線完全接觸不到。
3.2 曲線區段
在曲線地段機車受電弓隨著軌道超高而傾斜,如果雙導線仍然處于水平狀態,會導致電力機車受電弓不能和雙導線完全接觸造成偏磨。
4 解決雙導線偏磨的方法
4.1 解決雙導線在架設過程中的張力不一致的辦法
(1)采用聯動控制張力的放線架組。在雙導線架設的過程中,兩線盤的張力控制應始終相同,即用同一張力操作機構,同時控制兩個不同線盤.兩線盤的張力在任何時候都是相同的。(2)采用槽放線滑輪。采用雙槽放線滑輪的優點是使兩根接觸線在同一懸掛點懸掛高度相同,并且滑輪對兩線的摩擦力也基本相同。因此在放線架設控制張力相等,跨距相同的條件下雙線在每跨距中的實際線長也相同,兩線在架線過程中始終保持張力,馳度相同。(3)平衡下錨張力。為了平衡兩根接觸線的張力,可以用張力計測定,但比較麻煩,且所需機具較多。利用滑輪平衡原理,制作一套下錨張力平衡裝置以平衡兩根接觸線之間的張力差,使兩線張力值始終相等,保持兩根接觸線馳度相同。
4.2 針對雙導線偏磨制定檢修措施
(1)接觸網檢修工隊查找出每一個偏磨的地點并做好記錄。(2)列出針對偏磨檢修計劃。(3)定期測量偏磨處接觸線磨耗狀態并做好記錄。(4)日常檢修多觀察接觸線偏磨處接觸線狀態。(5)直線區段定位器坡度設定在2/10。(6)曲線區段定位器坡度根據曲線超高,適當增加定位器坡度,設定在2/10-3/10之間。
5 結語
本文通過對接觸線雙線區段雙線接觸線與機車受電弓偏磨現象詳細敘述,目的在于對目前雙線接觸線這種普遍偏磨現象有更加詳細的了解,以便在日常檢修中更加仔細的關注以及整改,從而延長雙線接觸線實用壽命減少斷線事故發生。另外關于制定的整改措施通過大家認真研究以便早日實施。
參考文獻
[1]于萬聚,劉潤田.接觸網設計及檢測原理[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3.
[2]鐵道部電氣化工程局勘測設計處.電氣化鐵道設計手冊接觸網[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3.
[3]Kiebling.Puschmann.Schmieder[德].電氣化鐵道接觸網[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