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雯 王以華 蔡姝寧 蘇鑫悅 張漢蓉
【摘 要】校園文創產品現今在高校老師、校友、學生等相關人群中頗受歡迎,但目前在市場上售賣的校園紀念品呈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價格昂貴,頗具設計價值的高端禮品:另一種則是成本低廉、創意不足的批量化生產產品。而本文論述的這款嘉院校園文創產品,致力于平衡這一現況,用創意設計將獨特的校園文化與本地地域文化巧妙結合,并以竹為主要原料與重要意象,在傳遞精神文化內涵的同時兼顧美觀趣味與實用價值來吸引更多的目光。
【關鍵詞】校園文創產品;設計;竹
0 引言
當前,全球文化創意產業風起云涌,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階段的形態,是產業發展到相應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一種有高附加值,有高成長性,當然也是高風險的產業。[1]當前發展形勢下,各大學也積極把握這個發展機遇,設計、開發校園文化創意產品。校園文創產品是面向師生、校友及社會開發的,可以滿足學院官方饋贈、校友個人收藏及師生日常生活、學習、辦公等所必需的特殊商品,同時也是傳遞校園文化、弘揚辦學精神的載體,因此,校園文創產業是片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沃土。本文針對的文創產品是以“四君子”之中的竹為主要材料和重要意象,因為竹材取材便利,同時該材質也象征謙虛、堅韌、奮進的品格并與嘉院“方正為人、勤慎治學”的校訓相呼應,將獨特的校園文化作為創新設計來源,滿足本校師生群體的需求的同時不落后于時代的需求,使產品具有極高的價值、豐富的內涵和市場競爭力。
1 現狀分析
在文化創意產品火熱發展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目光投向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但就目前市面上的校園文創產品來看,存在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校方用于出席會議、互訪贈送的校園文創產品一般是由專業團隊精心設計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禮品,但這些產品往往立足于精神與品質的高層,而拋開了校園文化的真實需求和廣大師生的真正需求;二、以“貼標設計”為基礎的一些毫無設計理念,缺乏創新創意價值的種類單一、形式單一的批量化文化創意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價格不高吸引了一部分師生購買收集,但用長遠的眼光來看,這類產品遲早落后于時代的價值需求而漸漸失去其競爭力。通過前期的調研我們也發現,現今大學生對校園文創產品任保持著極大地熱情,大部分的同學表示十分期待具有設計理念、有內涵又有質量、美觀又實用的創新校園文創產品,并會在開發出來后進行購買。可見校園文創產品的市場前景還是十分可觀的,而把握這一機會的關鍵在于以創新創意的方式將獨特的校園文化融入產品中并兼顧消費群體、市場和時代的價值與需求。此外,校園文創產品的銷售模式也有許多可以改進,業績不理想的線下銷售往往歸咎于缺乏有效地宣傳與推廣和缺乏正確有利的營銷方式,也有產品自身的問題——設計落后、創意匱乏、難以代表校園文化,而線上銷售的經驗更是少之又少。這方面可以結合優秀原創品牌的線上營銷進行借鑒學習。
目前,就一些普通高校校園文創產品的現有情況來看 ,在校的學生多數并沒有購買校園文創產品的經歷,尤其對本校校園文創產品是否已經開發毫不知情。在校園里的報刊亭、超市、文具店等等也沒有相關產品售賣的情況。但是,國內眾多高校中也有做的比較好的典型例子: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這些高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因素、百年的校園歷史和一定的社會知名度,而其校園文創產品也頗受師生、校友、游客群體的歡迎。雖然校園文創產品的市場一定程度上受到高校知名度的影響,但這并不是關鍵所在,作為設計研發者應該把重點放在探索產品的真正價值所在,讓產品成為代表每一位本校師生的生活、工作、學習的真實感受,讓文創產品成為承載學校文化內涵與精神的載體。
2 嘉院校園文創產品設計
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開拓其中“創意”是產品的靈魂,“內容建設”是產業生存的命脈。本文以嘉興學院的校園文化為探索點,設計了一款針對禮品盒的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說明,本產品以“方正為人,勤慎治學”的校訓為文化基點,取竹為主要材料和重要意象,寓意做人如竹一般謙虛坦誠、堅韌刻苦,在學習、工作生涯節節高升。竹文化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中國古今文人墨客,嗜竹詠竹者也眾多,而由竹子形態特征總結成的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漢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征,因此將竹作為設計的來源再合適不過。本團隊設計開發的嘉院校園文創產品為創意辦公用品,在銷售時可以禮盒整體售賣,也可拆分開單獨標價銷售。禮盒的包裝設計以中心鏤空處的竹編為設計亮點(見圖1),整體以簡潔大方的形態呈現,不做過多的裝飾。打開禮盒,臺歷、筆筒、筆筒座、竹筆有序擺放,一一呈現在眼前(見圖2)。
本設計的產品主要在于深入深析挖掘嘉院的校園文化、精神內涵,并以創新創意的設計使之擁有現代審美和實用價值的同時貼近嘉院生活。各產品的詳細介紹如下:
1)臺歷(圖3-圖5):臺歷的設計來源于嘉興學院越秀校區的校門,經過元素的提取以彎曲的形態保留了校門的設計美感。整個臺歷的框架用竹制成,竹的氣質雖不如石門有著厚重的氣勢但卻不失韻味。此外,不同于傳統翻頁式臺歷和一般的日歷使用方式,本設計的臺歷創新的亮點在于:①參考相框放置相片的方式,采用插入的方式將12張日歷卡片放置在框內。②一般我們在使用日歷一般都是用筆圈劃,而本設計的日歷卡上的每一天都做成一張小貼紙,過去一天即撕下一張,同時也有配套的標注貼紙可由使用者DIY。每一張日歷卡的背景都是當月嘉院的校園一景,隨著貼紙一天天撕下,這美景也隨之慢慢呈現。
2)筆筒座及筆筒(圖6-圖8):由市場上泛濫的“貼標設計”的校園文創產品得來的靈感,同樣是用校徽作為設計基礎,本設計的重點在于如何用創意的設計手段賦予產品新的生機和活力。嘉興學院校徽標志中“風帆”造型的寓意既代表了“南湖紅船”也是校名拼音首字母“J”的變形,代表嘉興學院。風帆有大風大浪奮力拼搏和一帆風順等意義。風帆之下三組平行的造型漸變折線,加強了標志的空間延伸感。折線形似書本,又象征著知識的海洋。在本設計中,以筆筒切口的虛面構成了“風帆”的形態,而似書似波紋的平行線也立體化,以等差的數理規律一級級變寬、變高,用作放置名片、便簽本、手機等,十分方便于辦公、學習使用,同時不失美觀和趣味。此外筆筒座的座面另外增設了一層吸鐵石片,十分便于吸引、收集零碎的大頭針、曲別針等辦公用具。
3)竹筆(圖9):“古筆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筆,故字從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即謂之筆。”宋代的馬永卿在其《懶真子》一書卷一中寫道。可見竹筆同毛筆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如今很少有人使用甚至知道竹筆,其原因可大概總結為兩點:竹筆使用起來并不十分方便,其儲墨的量和時間十分有限,和毛筆相比,顯而易見的毛筆更為方便,因而其逐漸被淘汰;二、竹筆不同于毛筆是一種硬筆,其筆尖可任意削成所需的粗細,這也是其優勢所在,在傳統工筆畫中也少不了竹筆,因其筆尖可比毛筆細致,硬筆也比軟筆更好控制減少筆誤。但這也是其劣勢的根源,筆尖容易磨損造成使用的不便。在本設計中,我們旨在將竹筆的文化傳承下去,同時對其缺點進行彌補,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解決儲墨和筆尖的問題。竹作為一種纖維植物,中通外直、堅硬挺拔,具有極強的吸水性,本設計的竹筆通過切削、鉆孔、開槽,并利用竹節的隔膜在筆尖自然處理出儲墨的墨囊,增加了書寫的時間,提升了書寫的流暢感。竹筆的外部則經過打磨拋光,使得使用時更加舒適。
顯然,本產品的應用,不僅使得辦公、學習更加方便又有趣味,而且在傳遞嘉院獨特的校園文化內涵的同時,貼近校園生活,滿足廣大師生、校友等群體的需求也使得嘉院校園文創產業煥發新的生命力。
3 小結
本文創產品具有一定的嘉院文化特點,這款針對在校師生、畢業的校友、到訪的客人這些群體的嘉院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承載著濃郁的嘉院文化內涵與核心精神品質,通過竹材質的使用將竹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之中,也將竹的高風亮節一并寄予產品之中,真正滿足了師生外出訪問、國際交流饋贈禮品的需求,對校友回憶母校、熱愛母校的情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渲染力,使得產品更貼近消費群體。
【參考文獻】
[1]金元浦.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梯與三種模式[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20-24.
[2]李瑞梅,孫迎欣.校園紀念品設計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0,09(32):22-23.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