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濤
【摘 要】針對我校光電專業學生在學習固體照明課程時呈現的問題,基于當前大學生的上網習慣,借助大眾化的手機通訊軟件建立了固體照明課程教學的網絡平臺。相比于傳統的課程網站,該平臺不受時間、地點的任何限制,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和網絡上的教師。
【關鍵詞】手機通訊軟件;固體照明;輔助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學資源已從傳統的紙質資源發展成立體化資源[1]。基于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是教育發展的趨勢。這種突破學習時間和學習場所的方式,不但延伸了課堂教學,而且擴展了學習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2]。然而,目前高校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設的精品課程資源其真實利用率很低,師生交互很少。如何產出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學習資源并提供有效的學習渠道,推進立體化教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本論文,以我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固體照明課程為例,淺議了手機通訊軟件在課程輔助教學中的應用。
1 固體照明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固體照明課程是我校理學院根據市場調研,并結合長三角地區光電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一般在第五、六學期開設。致力于培養能夠在生產、服務及管理第一線從事產品的生產、測試、應用設計、工程設計、銷售服務等工作的專門人才。通過前期的課程教學,我們遇到下列主要問題:
1.1 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比較吃力
固體照明課程的特點主要在于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為了呈現真實器件、燈具的結構,剖析功能和設計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采用多媒體教學,而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再加課時較長,學生很難及時消化吸收所有的教學內容。
1.2 教學資源匱乏,學生缺少必要的訓練
教材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是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保障和基本依據[3]。雖然市面上有很多關于LED照明相關的圖書,但大部分圖書主要面向科研人員和相關從業人員,并不適合本科教學的需要,而且缺少配套的習題集。此外,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課程,大部分現有實驗儀器設備是高度限制性的,導致相關實驗基本停留在抄實驗數據的階段,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3 學生主觀能動性差
我校光電專業學生的物理基礎普遍較差,自學能力也差,又很少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討論。諸多因素導致一旦出現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部分學生干脆放棄學習。
2 現有網絡教學平臺的利與弊
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能夠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文本、圖片、動畫、視頻等不同媒體類型教學資源的運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原理庫、訓練庫、測試題庫等素材的開發,利于行動指導教學的實施[2]。
當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網絡教學模式主要是借助課題立項來建設課程網站。雖然通過項目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如1)課題立項的局限性決定了不是所有的課程都能夠建設課程網站;2)教學資源雖多,但大量網絡教學資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3)師生交互少,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學反饋并不理想。
3 大學生的上網習慣和啟發
2009年1月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上網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的主要生活內容之一[4]。但遺憾的是,大學生的上網時間主要用在了與朋友溝通,了解資訊和消遣娛樂等方面,很少有學生意識到在網絡世界中還可以進行專業的學習。另據《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5》》的調查結果顯示,當代的大學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超過了5個小時[5]。顯然,教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大學生喜好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習慣,有效引導學生進行不受時間、場所限制的網絡學習與實訓,對于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 手機通訊軟件用于固體照明課程的輔助教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QQ作為一款通訊軟件,不但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通話,而且可以共享文件。相比于傳統的課程網站建設,QQ學習群無需任何建設成本,而且每個學生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很方便的參與進來。下面是我在固體照明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輔助教學措施:
4.1 基于QQ群提供成員交流討論的平臺
教師作為管理員建立課程討論學習群,邀請所有學生加入該討論學習群。針對學生的問題和疑惑實時在線解答。同時,發動其它同學參與解答,特別是群內的畢業生同學可以根據自己在工作一線的切身體會,給出書本和課堂上無法提供的答案。
4.2 基于QQ群提供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平臺
上傳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課堂練習題目及多媒體教案等教學材料,便于學生提前了解課程信息和課后復習。更重要的是,利用簡短的音頻或視頻形式將課程的重點、難點在群內再現,使學生能利用手機隨時聽講,通過“移動的教師”實現教學的隨時性和連續性。
4.3 基于QQ群提供學生拓展學習的平臺
在群內經常發布與課程相關的實際案例及參考的解決對策,將教學向廣度延,向伸度擴展,鍛煉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通過提出新的問題,向學生征集解決方案完成實踐教學,擴展考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輝,李軍,丁淑杰.以學生為本的立體化教學資源生態系統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09,3:54-55.
[2]李麗霞.以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推進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電子制作,2014,19:87-88.
[3]任佳佳.《電子商務綜合實訓》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7:119-121.
[4]郭旭穎,劉威,付巍巍,王江.以教學網站為核心的立體化教學實踐與思考[J]. 中國電化教育,2009,6:81-84.
[5]徐丹,王逸,錢露露,王夢怡,張江偉.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時間的調查報告——來自經驗取樣的證據[R].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5),2015,1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