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海 叢廣宇 程丹 孫國輝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驗表明學生在校時對大學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而很多學生在學習大學物理時不能很快、較好地適應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在民辦本科院校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本科;大學物理;中學物理;課程銜接
0 引言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以不可替代的地位推動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物理教育提供了建設人類發展所必需的科學基礎設施的工具[1]。在高校中,大學物理課程也是理工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是學生接受科學素養訓練的開端。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驗表明學生在校時對大學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而很多學生在學習大學物理時仍舊保留著從前中學生的特點,不能很快、較好地適應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2],尤其是在民辦本科院校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差且不能達到能力目標,因而如何促進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銜接,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不可回避的問題[3]。
1 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及知識掌握情況, 我們對我校11個非物理理工科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90份,回收490份,有效問卷485份。
2 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銜接的對策
2.1 強強、改善學生課前預習狀況
調查中發現,預習情況好的學生在課堂聽課、期末考試中均有較好的表現。預習作為課程伊始在中學、大學銜接上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是扭轉大學物理學習惡性循環的突破口,且是學生容易忽視的薄弱環節。解決這一問題時,我們主要采用課前預留相關知識簡答題,且在課上收取的強制法、改變教學模式、先導材料給予以及觀看微課等方法。
2.2 教學內容改革
針對學生認為的內容較難、不清楚專業課之間聯系的問題,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根據不同專業對內容進行了側重。例如對機械工程專業更側重于力學部分的講解和訓練,而對電子信息類專業則更側重對電學、光學部分的講解和訓練。同時,對內容進行簡化,簡推導重應用。
2.3 教學模式改革
改革傳統的“現將后學”到“先學后講”,并在部分章節采用翻轉課堂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了幫助學生“先學”我們編制了與課節配套的預習材料。學生通過對預習材料的閱讀,將已有知識與以后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另外同期給出課后練習題,部分程度好的學生在預習時便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從而達到有的放矢,逐步適應大學物理的學習。
3 結語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仍舊沿用他們在中學時的學習習慣,而大學物理較中學物理在內容上、思維方式上都有所變化,極易出現適應不良的情況。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內容改革也要注重不同專業上的側重,在教學上也要注重逐漸從“先講后學”轉為“先學后講”,使學生能盡快適應大學物理的學習,順利實現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銜接。
【參考文獻】
[1]袁曉麗.工科專業課堂教學改革淺析[J].中國冶金教育,2009,4.
[2]吳欽,周雨青,丁萍,陳澤中.淺談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銜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3]張春華,范仰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工科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探索[J].物理與工程,2012,4.
[責任編輯:朱麗娜]